疲勞分種類,經常感覺累,需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徵

經常感覺累,要當心慢性疲勞

累,是很多人的體驗。但是,這樣1件稀鬆平常的事兒,卻常常會難倒大夫。因為,所謂累,是主觀感覺,而醫學界的描述需要以客觀指標為基礎。累,怎麼測量呢?累到什麼程度,是疾病的表現?咱們現在來解析。

疲勞分種類,經常感覺累,需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徵

普通百姓所說的累,在健康界的正式定義叫疲勞。2007年時,有學者在著名的《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論文,嘗試給疲勞弄個學術範兒的解釋,將疲勞描述為it feels like my boby is just worn out。Worn out,精疲力竭,呃,疲勞就是感覺身體像是精疲力竭?差不多相當於搗漿糊嘛,難道精疲力竭不是感覺特別疲勞嗎?

疲勞分種類,經常感覺累,需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徵

學者們並不是想開玩笑,而是努力闡釋,將疲勞概述為主觀無力感,即行動啟動困難或無法啟動;容易疲勞,即活動耐力下降;或者是精神疲勞,出現注意力集中困難,以及記憶力和情緒穩定性下降。疲勞,按出現時間長短,可分為3類,疲勞感覺少於1個月,稱為急性;1到6個月,是亞急性;疲勞感覺達到或超過6個月,是慢性。總體而言,疲勞,是指身體機能下降,原本可以輕鬆應對的事情,現在咬著牙努力也難以完成。

疲勞分種類,經常感覺累,需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徵

急性疲勞,被認為由3類原因導致。首先是糖原消耗過多,造成能量缺乏,使得機體的細胞,特別是大腦裡的神經細胞效率下降,因為,大腦是咱們身體內的耗能大戶,能量供給不及時,就會鬧情緒;第2個原因是缺水,水分丟失達到體重的2%時,就會影響細胞功能發揮,出現疲勞感覺;第3個原因是劇烈運動後,產生乳酸堆積,阻礙新陳代謝,引起身體機能下降。短期疲勞,通常是生理性的,只要進行針對性地糾正,比如補充水分,睡個好覺,就可以得到恢復。

疲勞分種類,經常感覺累,需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徵

亞急性疲勞,通常認為與皮質醇水平相關。這種激素由腎上腺分泌,與壓力水平相關,壓力增加時,皮質醇水平就升高,帶來血管收縮、血糖升高、食慾增加等,皮質醇水平居高不下時,就會帶來機體不適,出現疲勞感。咱們經常提到的熱詞,職業倦怠,因為工作壓力,帶來效率下降,總是感覺累,多數屬於這種情況。此外,亞急性疲勞,也可能是貧血、感染、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現。因此,疲勞感覺超過1個月,應該進行相關檢查。如果只是職業倦怠,而且自己無法克服,可以尋求心理專業幫助。

疲勞分種類,經常感覺累,需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徵

慢性疲勞,目前在醫學界是1個熱度較高的研究課題。2015年的《內科學年鑑》曾對此進行系統評價,提出使用肌痛性腦脊髓炎ME,或者慢性疲勞綜合徵CFS,來定義這種疾病狀態。專家們認為,疲勞是1種睏倦、衰竭、缺乏能量的感覺;疲勞本身是非病理性的,休息後可以得到改善;疲勞可因工作時間和壓力超過能力而引起。但是,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的專家小組則發現,ME或CFS,是1種具有生理基礎的疾病,而不是單純的心理問題。

疲勞分種類,經常感覺累,需要警惕慢性疲勞綜合徵

慢性疲勞綜合徵,以較為嚴重的、長期疲勞為特徵,還可能有頭痛、低熱、淋巴結腫大等症狀。目前對這種綜合徵的形成原因有多種解釋,免疫學說認為,因為感染、過敏等,出現免疫功能障礙,引起症狀;內分泌學說認為,長期壓力,會導致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分泌異常,引起疲勞。對於慢性疲勞綜合徵,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通常建議多休息並注意飲食,如果同時患有頭痛或失眠,則可以針對性地進行鎮痛和助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