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T結果普遍偏低,原因竟然是這個……

作者 | 張曉榮

單位 | 鄭州茗仁醫院

案例經過

一日稽核報告單時,發現當日凝血四項結果APTT普遍偏低,其餘三項無異常,檢視當日質控無異常。首先懷疑標本問題,目測試管中的血液無凝集,詢問採血人員當日標本採集過程也無異常,離心也是按照要求的3000轉12分鐘離心的也無異常,檢測前標本放置也未超過2小時,未換新批號試劑,操作人員也沒有變。

於是進一步查詢原因,

1。更換了桶內的純淨水進行測試,APTT仍然偏低。

2。新開了一盒APTT試劑及氯化鈣,進行測試仍然偏低。

3。新開了一支質控品再次做質量控制,依然在控。

透過上述兩點基本排除試劑、儀器及質控品問題,那麼剩下的就是標本問題了,繼續查詢原因。

4。抽了科室2人的血測APTT仍然偏低,便懷疑採血管問題。

5。更換了另一個廠家的採血管抽血,測APTT仍然偏低。

透過上述兩點基本排除了標本和試管問題,那麼還有什麼原因呢?繼續查詢原因。

6。難道是離心的問題?目測離心機也未發行異常情況,難道是離心力不足?

APTT結果普遍偏低,原因竟然是這個……

於是將測過的血液重新離心一遍,再次測APTT結果果然都正常了,為了進一步驗證是離心機的問題,將剛抽的標本拿到生化室的離心機上離心後進行測試,APTT結果也是正常的,果然是離心機的問題,這臺離心機確實用了好幾年了,也未進行過檢測過,隨後將所有標本再次離心後測量APTT,發出報告單。

原因分析

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的檢驗原理是待檢血漿加入鞣花酸啟用劑及腦磷脂(部分凝血活酶),37℃溫浴4分鐘啟用內源性凝血因子Ⅻ,Ⅺ等,再加入氯化鈣,在鈣離子參與下,最終使纖維蛋白原轉變為不溶性纖維蛋白,在光學儀器上測定加氯化鈣後血漿凝固所需時間。

標本要求採集靜脈血,立即按9份血1份抗凝劑比例與0。109mol/L枸櫞酸鈉充分混勻。室溫3000rpm離心12分鐘,取上層乏血小板(<10×109/L)血漿進行測試,宜在2小時內檢測[1]。

本案例APTT縮短普遍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離心機老化,轉速達不到,離心力不足,導致血漿中會有殘留的血小板參與反應,為反應提供了過量的催化表面,造成APTT縮短[2]。

總結

隨著檢驗醫學的高速發展,檢驗結果在臨床診斷治療過程中越來越重要,在實際工作中,避免不了各種原因導致檢驗結果與臨床症狀不相符的情況。

而如果報告此類結果,不僅會對臨床醫生的診斷造成干擾,引起臨床醫生的不滿,同樣患者也會懷疑醫院的診斷水平,影響患者就醫依從性。

分析前質量控制好壞是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最難控制的,但必須要控制的環節。

有文獻報道,分析中產生的誤差佔總誤差[3]。

檢驗人員作為醫院偵察兵,出具一份準確及時的檢驗報告對臨床診斷至關重要,遇到問題應該積極的系統性的排查並解決問題才能體現檢驗人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測定試劑盒(凝固法)使用說明書。

[2]陸如嶽,張雪斐,葉黎紅,等。富含血小板血漿對PT、APTT檢測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06(2):207-207。

[3]盧其明。臨床檢驗分析前質量控制的影響因素[J]。中國醫學檢驗雜誌,2010, 011(003):P。150-150。

END

說明:本文為原創投稿,不代表檢驗醫學新媒體觀點。轉載時請註明來源及原創作者姓名和單位。

APTT結果普遍偏低,原因竟然是這個……

歡迎關注

編輯:徐少卿 審校:陳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