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史話丨名醫範清修

界首史話丨名醫範清修

名醫範清修

於中舉

範清修,原名範吉士(1913年一1968年),系界首縣光武區範寨鄉人。出身於書香門第,幼年隨父範慶岑讀私塾,後受“實業救國”思想影響,1929年考入太和縣初級蠶桑學校學習。1930年因故退學返里習醫,先習外科、眼科,後專修內科。1945年攜眷來界首力行街開設“德濟堂”診所,1951年參加界首中醫診療院,聘為中醫師,1959年調縣中醫院工作。

青年時期,刻苦攻讀醫學書籍,博覽古今醫學名著,對《傷寒》、《金匱》等頗有研究。他繼承了朱丹溪的滋陰學說,接受李東垣“重脾胃”的原理,師古而不泥古。力求創新、靈活地運用於臨床治療。他在“四時為本”、“胃氣為本”的基礎上。在使用多種滋陰藥物中適當新增一二味“動”藥及健胃藥,做到滋陰而又健脾胃,往往收到藥到病除的效果,深受廣大患者的稱許,前往求醫者絡繹不絕。

1954年界首城鄉麻疹流行,患者多達九千餘人,華東局衛生部曾委派上海市兒科傳染病專家翁俊前來指導防治,省、地也派出醫療隊支援,但始終未能控制其蔓延。範清修大膽提出用紫草根方劑預防麻疹收到良好效果,基本控制了麻疹的流行。因此受到省衛生廳的表揚,1956年參加了省第一次衛生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並得獎金300元。後翁俊曾將紫草根預防麻疹的藥理效能整理成文,推廣到山東、上海、遼寧等省區。

1959年在縣中醫院任職期間,併兼縣中醫學校教師,培養了一批中醫、藥人員,遍佈全縣城鄉。

界首史話丨名醫範清修

範清修平時還酷愛書法藝術,初習柳體,後學魏碑,成年後又臨摹張裕釗體,並吸收了鄭板橋的書法精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1960年前後,在附近城鄉頗具影響,1966年曾參加阜陽地區文教局組織的書法展覽。親筆書寫的岳飛《滿江紅》詞,現仍珍藏在後人手中。

一生為人謙和,工作認真負責,對病人關懷備至,曾先後被推薦為一、二、三屆政協委員、常委,選為縣三屆人民委員會委員,一、二屆縣(醫)衛協會常務理事、城關醫協會主任等。他行醫一生,頗多建樹,是深受群眾稱讚的地方名醫。

界首史話丨名醫範清修

資料來源:《界首史話》第二輯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編印

文字錄入:柴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