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高廟山,梵音繞樑,泉水叮咚,最美的風情就在此地

鐵爐大廟梁的傳說

在秦州區耤口鎮鐵爐坡雲臺觀對面有一座東南走向的山樑,鄉人呼曰大廟梁,此山是傲白山南支諸峰的餘脈,迤東止於吳家崖村西部,隔金河與河灘裡、劉家莊相望,峁梁下略東有一村子叫廟壩,與西三里許叫高廟山的村子處於同一條山脊線上,三地皆以“廟”冠名,且大廟位於三地的中心點上。

據鄉民代代相傳,“大廟”曾為古代神廟,香火旺盛之時,建築群落曾佔據整個山樑,屆時大廟可是鐵爐坡周邊人眾眼中的聖山 。廟壩之所以稱為“廟壩”,因為壩子原為香客聚集朝會的地方,每到廟會之日,四鄰八鄉香客湧聚而來,從壩子起,他們五步一鞠躬,十步一叩拜,直拜至山頂廟宇,因此,壩子也屬於廟的一部分。

大美高廟山,梵音繞樑,泉水叮咚,最美的風情就在此地

大廟梁遠景

長者傳曰,古之風俗 ,凡有廟宇之處,需備一寺一觀,因而,大廟既有和尚,也有道士,是一個儒釋道三大教整合之地,廟內僧道各有去處,分域而居,互不干涉。不過,由於僧道人口眾多,他們除化緣、募捐香馬錢供寺觀開支之外,主要靠自給自足來維持廟內的一切度用,當時寺廟周圍土地皆歸廟觀所有,稱為尚書地,地裡五穀雜糧一應俱全,僧侶、道士除了修身誦經及每日功課之外,還參與農事,廟壩西側山地是廟觀種麻之處,至今仍稱麻地灣。

僧侶、道眾平時吃齋唸佛、為鄉里穰災祈福,遇上天災人禍,自發賑災救民,恩濟鄉里,廟中高僧皆受皇家敕封,與後世遁入空門之說有別。

當時,大廟四周綠樹成蔭,廟後泉水叮咚,僧眾朝誦晚歌,梵音繞樑。最為神奇的是廟前有兩棵高與天齊,濃蔭四蔽,虯枝上遏,相互糾葛的千年古槐,由於樹齡太過古老,誰也說不清它到底栽於何年何月,但兩樹樹齡相當,樹態相似,鄉親們稱之為姊妹樹,每有信士弟子造訪,必先於樹前焚香進裱,然後進廟朝聖,如此這般,以致於槐樹也有了靈氣,姊妹樹便成了十里八鄉的神樹。

不知何年何月,天下大亂,江山易主,新任皇帝發出昭文,勒令僧道還俗,嚴禁百姓求神問道,一時廟宇香火冷清,寺廟也無人問津。

大美高廟山,梵音繞樑,泉水叮咚,最美的風情就在此地

一日夜晚,女媧娘娘託夢於鄉民,言說寺廟香火太過冷清,無以為度,且大難將至,她將徙居於吳獄山中暫避禍災,希望鄉人警惕腋夾扁擔之人。第二天鄉人互相傳語,所言夢境、偈語竟然相同,鄉人莫不稱奇,但苦思冥想,始終無法拆解“腋夾扁擔之人”究竟為何人,人們心中揣著心事,一晃幾個月就過去了,在當年夏天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約莫三更時分,忽然天空電閃雷鳴,烏雲翻滾,大廟上空降下三個火球(有人說是燈籠),說來也蹊蹺,火球竟點燃了廟前姊妹樹,火借風勢,大火迅速蔓延開來,點燒了廟宇,周圍人眾迅速趕到了火災現場,但由於火勢太猛,民眾近前不得,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廟化為一片灰燼,大火過後,鄉民始悟“腋夾扁擔之人”竟指“火”字,娘娘爺是讓人們謹防火災。

也有人說,鄉民的不敬,有悖天道,惹怒了上蒼,老天派雷神降下天火,收去了諸神道場。就這樣不知過了多少年,人們時常惦記著女媧娘娘的恩德,就另擇福地,在大廟對面,龍頭山山頂重塑仙眾金身,與土地爺合祭一處,共享一祠,形成了現今雲臺觀宏偉的規模,不過現今寺廟規格小於大廟,也沒有女媧娘娘塑像,自那時起,原先鐵爐坡湫至溝河的女媧娘娘的神湫俱已荒廢,大廟也變成了祖祖輩輩心中的念想。

雖然傳說總歸傳說,但我堅信,廟是存在過的,因為高廟山、大廟、廟壩等一系列文化元素是活生生的歷史標本,誰也抹殺不了它的存在。那次天降大火,應是雷擊姊妹樹而引起的一場自然火災,並非什麼雷神下凡。

據廟壩村民講述,2000年,鐵爐鄉未撤併之前,鄉政府在大廟梁修建電視轉播塔,曾於廟址附近挖出神像殘片及青磚灰瓦,神像殘片光豔照人,鮮豔奪目,青磚、灰瓦做工簡陋、粗燥,與家用磚瓦規格有別,仔細觀察,瓦片上瓦布經緯清晰可辨,布紋線條粗細不一。

大美高廟山,梵音繞樑,泉水叮咚,最美的風情就在此地

廟壩風光

從磚瓦做工程度判別,製陶技術較為拙劣,歷史十分悠久。並且,當人們挖土挖至一米見方時,土中確有灰燼餘碳,由此可見,大廟傳說並非空穴來風,至於廟觀毀於何朝何代,由於未見具體物證,無從考辨。

不過,關於龍頭山一干眾神從大廟搬遷而來一說,我也持不同見解,因為從雲臺山有1800年樹齡的古柏、古槐來看,雲臺觀最遲建於東漢時期,此處應為古人立樹別社的社壇,雲臺山自東漢起就為社神(土地神)神祇,並且按雲臺觀現存其它神像出身來歷來看,他們都要遲於漢代。那麼,高廟、大廟、廟壩是否還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果不其然,在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後發現,原來大廟也稱太廟,是古人祭祀祖宗的地方。並且,古人對廟的規模大小有嚴格的限制,“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見《禮記》)帝王的祖廟稱為太廟,大夫、士人的廟稱為家廟。漢代以後,廟逐漸與原始的神社(土地廟)混在一起,形成了現在眾人祭祀的道觀廟宇。然而,雲臺觀對面廟宇焉何稱為大廟呢?

清江沅《說文釋例》曰:“大者古之通‘太’,古只作‘大’,不作‘太’。”《漢字源流字典》曰“太,會意字。太與泰、大同源,是篆文泰(成人雙手捧水洗浴形)的簡化,是“大”的分化字。古文從大,下邊一點是水滴的省略。隸變後楷書寫作“態”,俗簡化作太,在“大”下加一點,是為了與“大”字相區別。”

大美高廟山,梵音繞樑,泉水叮咚,最美的風情就在此地

太字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出,太本義為大,太是大字的演變分化字,太字是隸變後的產物,產生時間當在漢代以後,從而可知,古代太廟也稱為大廟。《禮記·祭統》曰:“君致齊於外,夫人致齊於內,然後會於大廟。鄭玄注:大廟,始祖廟也。”《風俗通》記載,太廟原為古代皇帝的宗廟。

最早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後來功臣神位經皇帝批准也可以供奉於太廟之中。就鐵爐歷史而言,鐵爐周邊沒有立帝建國的記載,但多部天水方誌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秦州區為邽戎棲息地、耤河上游隸屬冀縣,那麼,鐵爐坡處於冀縣、邽縣交叉點上,定為邽戎、冀戎、畎戎散居之地,加之鐵爐西通武山、南達西禮、北接甘谷,漢代也是西羌的群聚地,大廟或許為古代某位功臣的宗廟,或許為羌戎方國部落棲息繁衍的故土,所以建立太廟也有可能。

大廟西稱為高廟山,迤西有一村莊叫高廟村,就“廟”而言,高廟與大廟定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經我多方查證,原來,高廟是古代高禖廟的簡稱。

大美高廟山,梵音繞樑,泉水叮咚,最美的風情就在此地

高廟村遠景

遠至商周時期,人們在上巳節(三月三)當天有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的習俗,佳節一至,少男少女便齊聚水濱,談天說愛,摘偶求子,除災避邪,祈求生育,所以,上巳節相當於古代的求偶節、求育節。《說文解字》曰:“禖,祭也,從示,某聲。高,尊也。禖,祀也。吉馬先見之象也。”古人為了迎接這一際天盛會,常於郊外立樹而祭,故稱高禖,又稱郊禖,因此高禖廟多稱之為“高廟”或“娘娘廟”。

就此而論,大廟傳說中的姊妹樹應是立祭的產物,所祭之神定為女媧娘娘,這也與女媧託夢傳說相符,與高廟為娘娘廟記述吻合。不過今人對高禖祭祀之說持兩種觀點,一說高禖指人類的先祖,這種說法最早見東漢蔡邕的《月令章句》:“高禖,神名也。

高猶高也,煤猶媒也。吉事先見之象。謂人之先,所以祈子孫之祀也。”依此說,高禖廟也是古代帝王或大臣的先祖廟,這與前面所述大廟本義不謀而合,充分說明,大廟、高廟實為一廟,都是古代朝臣、方國的祖廟。這一資訊告訴我們,在漢代前後乃至以前,鐵爐坡有一割據勢力,或羌戎部落,或重權大臣曾在此立樹別社,立廟祭祖,因為只有這樣詮釋這種離奇的歷史現象,並且雲臺觀1800年前東漢古槐、古柏及太廟、高廟之史實才能自圓其說。

雲臺觀遠景

又有人認為,高禖即“郊禖”,是古人祭祀求子的場所,也稱“高腜”,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腜,從肉某聲,婦始孕腜兆也。”聞一者認為:“古代各民族所祭祀的高禖之神是該民族的先妣。”《風俗通義》曰:“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行媒始行明矣。”也就是說,“高禖神”就是女媧娘娘,之所以高禖神成了女媧娘娘,主要是因為女媧別婚姻,立嫁娶,為繁衍華夏兒女立下了不朽功績,所以後世才尊她為大地之母,高禖之神,婚姻之神。

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以及道教、佛教的出現,人們的文化心態和文化追求發生了變化,在祈求子嗣觀念的導引下,眾多的送子神仙也應運而生。如流行於東南沿海金花夫人、慈航真人、月老,西北一帶的三宵娘娘等諸神也相繼出現,所以,女媧娘娘作為高禖之神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不過,無論祭祀何路禖神,他們都與生育有關,統稱為送子娘娘,鐵爐坡乃至天水周邊都供奉三宵娘娘,且稱三宵娘娘廟宇為娘娘廟。

大美高廟山,梵音繞樑,泉水叮咚,最美的風情就在此地

每年三月二十三宵娘娘華誕,十里八鄉婦女都會赴娘娘廟求子祈福,廟會當日,婦女們淨手焚香,手拈各色紙花,跪求於娘娘廟前,向娘娘傾訴心願,無子者,求娘娘降子降福,早生貴子,有孕者,祈求母子康健,家道平安。兒孫滿堂者,祈求娘娘普渡眾生,保佑閤家幸福安康。屆時婦女獻上紙花,將往生、裱紙化於神前,祈求子嗣從金斗及時轉生。至於婦女所獻紙花,俗稱搧花,“花”實指胎兒、嬰兒,獻花有祝願開花結果之意,白花指男孩,紅花指女孩,轉花是指女轉男。

也有把紅頭繩系在娘娘所抱小兒身上、小雞雞之上的,叫拴娃娃,娃娃多為泥做的,追根究底,這一習俗來源於女媧摶土造人,雖說此舉迷信色彩濃厚,但也是人們的一種念想,據說屢試不爽,頗多靈驗。

從雲臺觀流傳至今的求子習俗來看,高禖廟從大廟搬來之說也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因為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就出現了太廟與神廟合祭的風俗。不過也有一種可能,大廟最先祭祀女媧娘娘,曾為高禖廟,後又變為方國太廟,最後毀於天火,這應該是大廟、高廟、廟壩的前世今生。另外,姊妹樹相互糾結而生不也是伏羲兄妹造人的偶像嗎?

時光荏苒,大廟的傳說隨著年輪的飛轉已逾千年,時光只在在人們心中留下了記憶的碎片,要將這碎片剪輯整合還需要具體的物證加以支援,我想,只要有了那份誠意,時間是最好的良藥,屆時,大廟真像必大白於天下。

作者簡介:韓拜生,甘肅天水秦州人,教師。熱愛文學,尤喜對地方民俗、方言、地理、人文景觀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