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鎮建築】紹興安昌寧安橋,橫跨安昌古鎮三里街河,東首為廣濟橋

寧安橋,位於紹興市柯橋區安昌街道安昌古鎮清風橋居委會,南北走向,橫跨安昌古鎮三里街河,南與安昌西街157號民居相連,北接安昌鎮西街238號民居,東首為廣濟橋。南北走向三孔石樑橋。橋全長17。50米,寬1。90米,高3。20米,中心孔標高2。75米,三孔跨徑分別為1。45米、5。20米、1。00米。

【古鎮建築】紹興安昌寧安橋,橫跨安昌古鎮三里街河,東首為廣濟橋

寧安橋南北兩橋臺用條石縱橫錯縫疊砌,中間兩橋墩均由三拼條石豎立並列砌置,下部插入基礎底盤石的凹槽中,上部壓置伸頭臺冒石,伸頭臺冒石上擱置石樑及石欄。三拼石樑鋪設而成橋面,橋面分為三級,總長9。18米,其中中間一級特長,有5。70米,橋面淨寬1。48米。橋面東西兩側置實體素面石欄,欄高0。42米,厚0。16米,欄間無望柱。橋南置十級石臺階,長4。00米,橋北置十一級石臺階,長4。30米。橋北臺階邊有石欄,疑為後來補置,橋南臺階邊置有鐵桿欄,也是後來補置。

【古鎮建築】紹興安昌寧安橋,橫跨安昌古鎮三里街河,東首為廣濟橋

【古鎮建築】紹興安昌寧安橋,橫跨安昌古鎮三里街河,東首為廣濟橋

【古鎮建築】紹興安昌寧安橋,橫跨安昌古鎮三里街河,東首為廣濟橋

寧安橋南橋臺西側金剛牆上嵌有民國十三年十月吉立的“修橋碑記”一方,東湖石質,寬0。83米,高0。90米。碑上刻記:“橋名寧安,梁式石橋,建自清康熙丙戌,復歿舊跡,道光十八年……由晴峰公監修。民國六年,踩步逐損,安庭等極力換築,今易二百寒暑,陸……圮……同人等,勉承先志,庚續興修,幸告……厥功,勒石以示……監修者,有顧鬱文謹識……發起,共收洋貳百念伍圓九角壹分九釐……於民國十三年十月,發起人顧鬱文……重修。”碑記記載了寧安橋的歷史,募捐數額和修橋過程。也記載著先人的古道熱腸,善慈之心,是我們後人學習的榜樣。在河中南邊豎立橋墩西側面,還刻有“顧宗祠河蕩”字樣。

由此可見,寧安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清道光拾捌年(1838)曾整修,民國十三年(1924)再次重修。

【古鎮建築】紹興安昌寧安橋,橫跨安昌古鎮三里街河,東首為廣濟橋

【古鎮建築】紹興安昌寧安橋,橫跨安昌古鎮三里街河,東首為廣濟橋

【古鎮建築】紹興安昌寧安橋,橫跨安昌古鎮三里街河,東首為廣濟橋

寧安橋設計合理,結構巧妙,古樸堅固,歷來是連線安昌古鎮西市街街河兩岸繁華的店鋪、民居的重要通道。我們從該橋的碑記中雖然不能全部辨全部文字,但也大致瞭解了募資和修橋的過程,從中看到了先人慈善的公益古道熱腸,為後人樹立了效仿的榜樣。寧安橋雖然沒有列入文物保護單位或文物保護點,但在2008年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登記表之內,我們也應該合理加以保護。

作者(陳樹堯)簡介:中國古橋研究與保護委員會秘書處秘書,紹興市古橋學會理事,紹興市古城民俗文化攝影協會組長,紹興市鄉土文化研究會成員,紹興市浙東唐詩之路研究會成員,紹興市關工委科普團成員。2018年著《紹興橋鄉》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