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一家太厲害,“一門三公,父子同宰”,後輩能人層出不窮!

劉墉是山東諸城人士,家族顯赫,是名門之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親-劉統勳比劉墉的官職還要高,但是,他究竟官至何處,史料沒給出一個具體的說法。《宰相劉羅鍋》是很早的一部電視劇,一度達到了萬人空巷的地步。觀眾們被劉墉、和珅之間的“鬥法”所深深吸引,紛紛拍手稱讚。劉墉因身材佝僂,被乾隆皇帝叫成“羅鍋”。

其中,聽過“君臣鬥”這段曲藝作品的觀眾,應該記得這樣一個描述:每逢劉羅鍋的“羅鍋”一動,就說明他腦中又湧現出了一個計策。當然,此人究竟是因為身體有疾,還是另有隱情造成的駝背,目前眾說紛紜。民間有傳言,劉墉個子很高,常年躬身讀書寫字,背看上去有點駝,因此,就產生了“劉羅鍋”的說法。

劉墉一家太厲害,“一門三公,父子同宰”,後輩能人層出不窮!

劉門是清朝望族,先後出了十一位進士,七位二品以上的大官。乾隆爺為表彰劉門的忠孝,特賜字“海岱高門第”。劉統勳與劉墉這對父子同朝出任大學士,一度被人所熟知,當然,這也是劉門至高無上的榮譽。此後,劉統勳的孫子-劉鐶之在嘉慶年間任尚書。劉家三代忠臣孝子的美名,也因此傳播開來,被稱為“一門三公,父子同宰”,實乃劉門的榮耀。

據清朝末年震鈞所著《天咫偶聞》記述:“劉文清公故地在驢市衚衕西頭,南北皆是。”即劉家府邸位於禮士衚衕西邊最頭處,佔地面積比較大,南北院落均是。而根據清朝禮親王昭槤所著《嘯亭雜錄》記述,清朝原規定內城為八旗轄區,漢官住在外城,但皇帝會特批一些受寵信的官員在內城居住,並賞賜宅院,稱為“賜第”,劉統勳的住宅就是典型的“賜第”。

劉統勳曾出任過刑部尚書、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內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要職,但最終官居何位尚且不明。他從政四十餘年,是個清潔廉明的好官。而且,在吏治、軍事、治水患方面都有著出色的政績。乾隆三十八年,他在早朝的路上突然猝死,被皇帝追為太傅,以示惋惜。第二年歸葬家鄉山東諸城白家莊祖墳,沿途二十里文武官員均至柩前弔祭。

劉墉一家太厲害,“一門三公,父子同宰”,後輩能人層出不窮!

漕運和治水一直是朝廷的大事,劉統勳年輕時特意學過治水之法。此後,他受命主持疏通運河、督建水道等工作,這一做就做了三十年。這期間,劉統勳一直秉公執法,懲治了不少貪官汙吏,挽回了國家損失,而且,治理水患有功,按時完成了修堤建壩的工作。此人一生廉政,曾參與多次貪腐之案的主持工作,且能秉公執法。

據說,劉統勳此人非常耿直,從不因對方的身份而左右自己的判斷。他曾彈劾三朝元老張廷玉徇私枉法,處處體現了劉統勳的剛正不阿和不畏強權,更是被乾隆爺譽為“真宰相”。

劉墉是劉家的長子,他與父親有著一樣的品質,非常清廉而且善於文墨,被大家稱為“濃墨宰相”。劉墉在嘉慶九年時去世,是名副其實的書香門第。劉墉之所以能走上仕途,也與這個家族有著不解的淵源,他一生為官五十載,幾經沉浮,最終,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繼承了父親衣缽,成為大清要臣,也被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

據說,劉墉在乾隆十六年時高中進士,他的成績位列前十名之內,而且,他在殿試上的表現,應該就是當年的狀元。可是,乾隆有意提拔一位平民才俊,所以,劉墉才與狀元失之交臂了。嘉慶皇帝稱他為“劉羅鍋”,完全是當時的劉墉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了,身材佝僂自然是人之常情。所以,真實的歷史是:劉墉既不是羅鍋,也不是狀元。

劉墉一家太厲害,“一門三公,父子同宰”,後輩能人層出不窮!

他並沒有跟和珅鬥一輩子,因為,他比和珅大了三十多歲,沒有太多交手的機會。很多人認為:劉墉的政務水平遠不及父親,並不像網傳的那般優秀。

劉鐶之是劉統勳的孫子,次子劉堪的兒子,劉墉的侄子,乾隆四十四年時中了進士,後來,擔任了順天府尹一職。他始終心懷百姓,經常開倉放糧,救百姓於危難之中。從康熙到嘉慶年間,劉門一共出了十四位知縣以上的官員,而且都作出了政績,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愛戴,為劉門爭得了不少榮耀。

劉家人要求後世必須清廉,因此,在渾濁的官場裡也靠著劉家的做派保持著一股廉政之風。劉統勳身居相位,可是,他居然沒有私產,也沒自己的田產。友人看不過去,贈與他錢兩,都被他一一分給了百姓。劉墉也十分樸素,甚至便服都是打補丁的,絲毫沒有當朝重臣的奢侈作風,這些都與乾隆末年的奢靡之風形成了鮮明對比。

劉墉一家太厲害,“一門三公,父子同宰”,後輩能人層出不窮!

劉家人非常重視教育,認為讀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從順治年間開始,劉家就有劉必顯中了進士,從此,格外重視子孫的教育,這也是造成劉門不斷中舉的一個原因。據記載,劉必顯是逄戈莊劉氏考中進士第一人,自此之後,逄戈莊劉氏人才輩出,可謂清朝山東第一高門第。即便劉氏一族在乾嘉時期備受皇帝寵信,可是,他們依然把讀書視為頭等大事。

高密文友墨水河就曾寫過《頌劉墉世家》:

劉墉故里逄戈莊,簪纓世家出農鄉。

詩書繼世建偉業,代有賢達振家邦。

參考資料:

【《清史稿·劉統勳傳》、《清史稿·劉墉傳》、《頌劉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