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明節,出門在外的你,回家吧

01

清明節,讓人歡喜,讓人憂愁。

清明,既是節日,也是節氣。這一天,有懷念祖輩先人的悲傷與思念,也有親人團聚的歡欣和喜悅,還有徜徉在春和景明中遐想與展望,這是一個讓人歡喜也讓人憂愁的日子。

人們常說的“悲喜交加”,或許做為清明的主題詞,一點也不為過。

當清明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一場令人期待的“小團圓”也在很多人心中悄然醞釀。

回家,和爸爸媽媽、兄弟姊妹一起,給先人掃墓,再聚在一起吃飯、聊天,以最傳統的方式,來度過一個並不漫長的假期,留下一段關於親情的回憶。這樣的選擇,你會欣然赴約嗎?

或許,有人說,大老遠地轉車,還不如用來補覺;嘈雜的大家庭聚會,遠不如一個人聽聽歌、看看電影。

總之,成天忙忙碌碌,疲憊的身心需要放鬆,有太多的選擇都勝過“回家”:如此麻煩,如此沉重。

可你有沒有想過,當你自己老去的那一天,會不會也會在清明節,這個帶著濃濃親情色彩的節日裡,盼望著兒女的歸來。

這個清明節,出門在外的你,回家吧

02

清明節,在慎終追遠中體悟生命的意義。

千百年來,關於清明的詩詞不勝列舉,悲情類似乎最能貼合人們的懷念故人的心情。比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比如,“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來哭人”;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清明祭祖,是一種傳統。很多人不顧舟車勞頓,都要回到老家,給祖輩們掃墓、上香、敬酒。這莊重的儀式感,是每次家中提前一天就要準備好紙錢等祭祀物品中,就能感受得到的。

當一大家子老老小小,提著裝滿祭祀品的籃子,揹著掃帚,扛著鋤頭,走一段很長的山路去給祖輩掃墓,長輩們便又一次給晚輩們講述他們的父輩、祖輩。從他們的口中,我們聽到一個個陌生的名字,一個個久遠的故事。

這樣的講述,一年一次。有時,會因為某個人的追問而多講幾句,有時會講著講著就停頓下來。時過多年,我們也能接上話了,原來,那些從未謀面的親人,早已經在口口相傳中,延續為生命的記憶。

先祖們的勤勞、質樸、厚德、勇敢等等美好的品質,成為最寶貴的家風傳承,我們也會為自己某些方面有著他們的遺風而倍感驕傲與自豪。

及至到了他們的墳前,每一次打掃,清除雜草,都油然而生敬重與緬懷之情。燒一炷香,敬一杯酒,燒一堆紙錢,燃一串爆竹,嫋嫋青煙升起,濃烈的酒香散發,心中也暗暗許下願望,願先人護佑,願自己爭氣,一切順遂安康。

這個清明節,出門在外的你,回家吧

03

清明節,是一個嶄新的輪迴。

家,是生命的起點,也是生命的港灣,不管你走得多遠,總還有個牽掛的地方。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生就是一次旅行。

你總是匆匆忙忙,被憂愁和焦慮裹挾,日子過得膽戰心驚,咬緊牙關想要出人頭地,卻一次次折戟沉沙,生活陷入了困頓之中。

為此,回家,便成為遙遙無期的奢望。從古至今,遠離家鄉的遊子,誰不渴盼衣錦還鄉,誰不盼望光宗耀祖。可現實卻是,出走半生,依舊平淡無奇。

有人抱怨命運不公,有人感慨自己時運不濟,不想要讓家裡人擔心,也就習慣了報喜不報憂。只是,當不得不啟程回家的時候,更有“近鄉情更怯”之感。

其實,生活不是非黑即白,成功的反面也不一定就是失敗。做個尋常人,過著尋常的日子,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已經是莫大的福氣。

所以,別管自己有錢沒錢,事業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勇敢地回老家看看吧。家中的父母,年歲漸老,他們最盼望的就是團圓,哪怕只有一天的相聚,簡單吃個飯,聊會天,這種天倫之樂便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這個清明節,出門在外的你,回家吧

這個清明,踏上行程,回家吧!有父母在的老家,親情就還在。

不要說等自己有錢了,有時間了,才想起要回老家,等到物是人非,回去看到的,便只有無盡的遺憾。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