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被人陷害打入死牢,他為何拒絕學生營救,主動喝下毒藥

蘇格拉底

是古希臘三賢之首,另外兩位是他的徒弟

柏拉圖

,以及徒孫

亞里士多德

在蘇格拉底身上,有兩樣東西最為令人匪夷所思。一是他雖然貴為西方哲學奠基者,卻一生反對使用文字。二是他被敵人汙衊並判處死刑後,徒弟們想將其從死牢救出,但卻被他當面拒絕。隨後,蘇格拉底主動慷慨赴死。

蘇格拉底被人陷害打入死牢,他為何拒絕學生營救,主動喝下毒藥

一、反對文字的老師

文字是文明傳播的重要工具和載體。但蘇格拉底卻反對使用文字。

歷史記載,蘇格拉底長得醜陋無比,他有一張大臉龐,還生了一個朝天鼻,整日衣衫不整、邋里邋遢,有時甚至赤著腳不穿鞋。

儘管蘇格拉底這樣不修邊幅,身邊卻有一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其中不乏大量貴族青年。

這是因為,蘇格拉底特立獨行,能夠給青年人以嶄新的思考方式。特別是他反對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智慧,質疑民主投票等當時最受歡迎的制度。

熱衷於與青年人辯論智慧問題的蘇格拉底,為何會反對使用文字呢?

蘇格拉底被人陷害打入死牢,他為何拒絕學生營救,主動喝下毒藥

在他看來,文字雖然可以改善記憶,是人們通往知識和智慧大門的金鑰匙。但正因為有了文字,人們便不會再去費心去記住一些事情;

而且正因為有了文字,人們就會過度依賴它們,反而喪失了思考問題的能力。

蘇格拉底將文字比喻成為一臺精巧的機械裝置,它在能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極大的技術缺陷,那就是文字無法回答問題:

詞語會被從它們被說出的語境中抽離,由此給讀者帶來各種各樣的誤解。所以,詞語比說話的人活得更久,說話的人將無法回答那些可能在以後出現的錯誤解讀。

蘇格拉底所說的這個問題,其實在生活中非常常見,

那就是我們所說的望文生義或者斷章取義:一些話離開了它本來所在的語境,可能意思就與原意大相徑庭。

所以,蘇格拉底拒絕用文字寫下任何東西,他那廣博深邃的思想,全部透過其弟子柏拉圖記錄並傳遞給後人。

蘇格拉底被人陷害打入死牢,他為何拒絕學生營救,主動喝下毒藥

二、主動迎接死亡的聖者

求生是人的本能,聖人也不例外。但蘇格拉底肯定是個另類。

因為特立獨行的觀點,蘇格拉底召來了許多仇敵。公元前399年,他的敵人們用法律的武器來對付他,以藐視傳統宗教、引進新神、腐化青年和反對民主等罪名判處其死刑。

他忠實的學生們當然不會坐視自己的老師就這麼死掉,他們賄賂了監獄的看守,準備將蘇格拉底救出,帶到海外的殖民地或者城邦。在那裡,蘇格拉底可以繼續自由地傳播自己的觀點。

但是,意外的是,明知已經被人迫害的蘇格拉底,拒絕了這些學生的好意,他準備接受法律的審判,迎接死亡。

蘇格拉底把即將到來的死亡比喻成為

“天鵝之歌”

:天鵝們在死之前,會吟唱出最美的歌聲。蘇格拉底認為,這是因為它們嚮往和讚美死亡。

這世上,真有人會嚮往和讚美死亡?螻蟻尚且貪生,他們難道是傻子嗎?

蘇格拉底被人陷害打入死牢,他為何拒絕學生營救,主動喝下毒藥

蘇格拉底解釋道:

哲學就是探討如何將人從肉身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的學問,那麼,死亡不就是一個人終極的解放嗎?

如果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過是在演一場皮影戲,那麼一個人從影子之中解脫出來,這不是天大的好事嗎?

蘇格拉底想讓自己的學生相信:其實死亡是在他身上能發生的最好的一件事。

看到學生們依然不能理解,甚至因此極力強忍淚水,蘇格拉底不忘最後展現一把自己的幽默:

“你們會像孩子似的恐懼,當靈魂離開身體時,風會把它吹散蕩盡,特別是一個人碰巧死於一個大風天氣,而非風和日麗。那你必須每天唱歌哄他,直到你驅散他的恐懼。”

行刑時間還沒到,蘇格拉底就當著學生們的面叫來看守,要過毒藥,一飲而盡。

蘇格拉底被人陷害打入死牢,他為何拒絕學生營救,主動喝下毒藥

在毒藥麻痺他身體的過程中,蘇格拉底仍然在講述毒藥是如何在他的身體內運作的,直到自己最後不能動彈,永遠低下了頭。

他最後的遺言是:

“克里同(蘇格拉底的老朋友),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藥神)一隻雞,記得替我還上這筆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