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對於拿破崙遠征俄國戰敗後世人眾說紛紜,特別是在他篡奪法國的政權以後,歐洲各國都對他的稱帝表示極為不滿,而其中有一個代表那就是沙皇俄國。其實在波旁王朝時期,沙皇俄國與法國的關係還算不錯,並且在法國遇到政治危機時,沙皇俄國還曾表示希望自己能出手相助,以緩解神聖羅馬帝國對法國產生的政治壓力。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但後來法國發生了重大的政治變革,國家的體制得到了完善。這也讓拿破崙篡奪法國的實際控制權後,便開始啟動了法國這臺戰爭機器,使得法國國內動員能力空前增強,這也是它能在短時間內就能擊敗神聖羅馬帝國的原因。但就在拿破崙橫掃歐洲之時,沙皇俄國便站了出來表示明確反對法國的無理性擴張,並加入到了反法聯盟之中,這也不免之後法國要與沙皇俄國刀兵相見。

其實最初拿破崙在結束與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決戰以後,就決定要繼續向東進攻沙皇俄國,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沙皇俄國沒有履行封鎖英國的義務,相反還繼續與英國貿易。雖然都是反法聯盟的一員,可是英國和沙俄的目的和出發點卻完全不一樣。沙皇俄國主要在政治問題上多一點,而英國則是出於非常實際的經濟目的。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原本在大航海時代開始後,英國順利的佔領了印度,讓不少歐洲國家感到眼紅,而其中便有法國。雖然波旁王朝沒有明確表示反對英國,但因為英國大量搶走了法國的貿易份額而引發法國的強烈不滿,而到了拿破崙時期,這種怨氣被徹底釋放了出來,法國與英國的刀兵相見使得法國在橫掃歐洲大陸的背後也多了一個敵人。

一、拿破崙遠征俄國時期的戰略目的並不明確

雖然拿破崙遠征沙皇俄國表面上是為了切斷沙皇俄國與英國的貿易鏈,但實際則是希望藉助沙俄陸上的優勢,透過陸路入侵印度。而這個算盤其實早在拿破崙稱帝開始,就深深植入了他的心中。但在他南征北戰以後他發現歐洲不過如此,於是他便萌生了一統歐洲的想法,可擺在他面前的不僅僅只是軍事上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有經濟上的問題。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若法國一直忽視航海貿易的話,那麼法國必然敗於現代化程序當中,而英國在發展金融體系已經大有超越這些傳統歐洲國家的勢頭,並且英國在航海貿易上賺取的豐厚收入可以說讓拿破崙早已羨慕不已。於是拿破崙在稱帝伊時就提出要把英國控制在地中海中,使它在後來的貿易程序中都不具備與法國競爭的實力,而這也是拿破崙遠征沙俄的真實目的。

1、遠征沙俄希望就此停止諾曼諾夫王朝的譏諷

早在波旁王朝出現動亂的時候,法國就曾希望向俄國借兵來平息法國大革命,可是神聖羅馬帝國從中作梗,它並不希望法國再次形成強有力的凝聚力,相反一個統一的法國會直接威脅到德意志諸侯們。所以此時的德意志在面對法國大革命時居然空前團結,並一起阻撓俄國向法國運送補給,因此這也讓法國大革命得以延續,不過這樣的局面並沒有讓革命延續多久,不久波旁王朝便在革命中消失了。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可繼承波旁王朝的卻是拿破崙這樣的非貴族的平民皇帝,於是曾經與沙俄關係緊密的波旁王朝不在,取而代之的法國卻在過去的種種合作條件上加碼。於是沙皇俄國便開始不斷向法國施加政治壓力,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在整個歐洲皇室內提出了禁止與法國通婚的請求,當然這最終也成了歐洲王室的共識。而不斷在輿論上給拿破崙造成壓力也使得他惱羞成怒,不得不與俄國開戰,當然這僅僅只是讓俄國預設一個已經發生的政治事實。

2、透過遠征俄國來繼續轉移國內的尖銳矛盾

雖然拿破崙橫掃歐洲,並且稱帝,可是他依舊改變不了在大革命之前法國就已經存在的一些社會尖銳問題。比如法國雖然剷除了貴族勢力,可是資本主義想要發展依舊面臨著不少困難,其中原材料來源困難以及市場狹窄是擺在法國面前的兩個關鍵問題。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於是拿破崙在奪權後立即進行了擴張,這有效緩解了國內市場狹窄的問題,可是這還是隻能將法國的社會財富進一步聚集在新型資產階級手中,而民眾並沒有就此收益。所以拿破崙為了轉移國內矛盾選擇將戰爭繼續下去,但毫無意義的入侵沙皇俄國是沒有任何收穫的,不過遠征俄國至少能給法國帶來足夠的人口,這樣也能穩定消費市場,從而也能維持目前法國的現狀。

3、遠征俄國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與沙俄談判並穩固後方

從踏上遠征俄國的第一步起,拿破崙就沒有放棄過與沙俄進行談判,也是希望藉助談判來既解決兩國之間的矛盾。另外此舉其實也是拋磚引玉,一方面向俄國展示軍事實力,一方面則希望與俄國聯姻來將俄國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雖然這樣的如意算盤最後落空了,可這並不代表剛開始時拿破崙是沒有信心,相反方時拿破崙此時信心十足,準備在軍事和政治上雙重下注,不僅以60萬大軍之眾遠征沙皇俄國,還積極的通知俄國駐法國大使希望能與沙皇對話,並希望能與沙皇的公主結婚並與俄國結成聯盟。

面對法國給予的雙重壓力,俄國並沒有馬上服軟,而是繼續以東羅馬帝國繼承者身份直接拒絕了法國大使釋放的善意,並表示將與法國進入戰時狀態,這也讓拿破崙的計劃基本落落了空。於是他也不得不踏上了遠征俄國的旅途,但就與沙俄談判的目的而言,其實無非也就是希望俄國能不要與英國結盟,並停止與英國進行商貿。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這樣一來拿破崙有了穩固的後方,法國就能全力以赴拿下英國,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國際貿易中的主角,雖然簡單粗暴,可是十分有效,如果拿破崙真的做到了,那麼英國就將從此在世界版圖上消失,法國自然也成了國際貿易中的主角。

二、遠征俄國僅僅只是方便法國開闢入侵印度的通路

雖然入侵俄國後便與俄國陷入了邊打邊談的地步,可實際上英國卻非常著急。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俄國妥協了,拿破崙帶領的法軍則可以透過中亞直逼印度,這也算是英國的一道命門了,一旦失去印度,那麼英國將直接被打回原形,英國說什麼也不能讓法國的這場談判成功。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於是英國在反法聯盟中極力做梗,所以作為反法聯盟的一員,俄國也不能輕易接受法國丟擲的橄欖枝,只能且戰且談,拖延時間。而拿破崙遠征沙皇俄國其實本身並不是為了征服俄國來的,而是希望藉助俄國盤踞的中亞來入侵印度。

因為在海軍方面法國並不佔據優勢,法國拿的出手的也只有騎兵,於是拿破崙更傾向於從陸上開闢一條通路直逼印度,倘若法國拿下了印度,那麼將對英國財政構成重大打擊,當然這也是法國喜聞樂見的。在經濟上獲得主動權同時在貿易上讓歐洲它國更加依賴於法國也是拿破崙出征前所做的打算。

1、印度是英國重要的原材料來源國也讓其他國家眼紅

自從18世紀後期,英國逐漸佔領印度後,印度便成為了英國的原材料主要來源地,不僅提供大量紅茶和蠶絲,還給英國帶來大量黃金等貴金屬,所以英國經濟瞬間變得異常活躍。從以前的原材料進口改為了今天的原材料出口,同時它也為英國提供了大量廉價的勞動力,這也極大刺激了英國的經濟。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當然這也看紅眼了其他的歐洲國家,比如法國就希望能像英國一樣有一個穩定的原材料提供方。到了法國大革命後,拿破崙執政時期發動的對外戰爭一直也沒有解決根本問題,這都無法幫助法國在經濟上實現逆襲。

於是拿破崙想到了印度,並且是從英國手裡將印度搶過來,而關鍵則在於俄國是否願意借出中亞給予法軍借道而行,但這也正中了拿破崙之所以要與俄國談判的理由,所以進攻俄國雖是真但意在借道中亞。

2、迫使俄國聯姻並使得中亞成為穩定的原材料運輸通道

不光是要俄國借出中亞,還必須要讓中亞成為一個穩定的運輸通道才行,因為一旦法國拿下了印度,那麼這個原材料的產出地最可能的運輸通道就是途徑中亞運往歐洲,於是與俄國長期的合作便成了首要問題。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當然拿破崙不排除使用武力迫使俄國割讓中亞一帶,可是他並不希望這麼做,因為一來難以管理,二來單純依靠武力迫使俄國屈服還是不夠的,所以要想與俄國建立長期合作就必須迫使俄國進行聯姻,也只有透過聯姻這一政治手段才能最大程度的穩住俄國,並實現俄國與法國長期的合作。

可是無論拿破崙怎麼寫希望引娶俄國公主的信件,沙皇那邊就是不予理會,這也讓拿破崙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對俄國是耿耿於懷,便希望能儘可能的多撈到一些利益,可事與願違,入侵俄國非但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反而徹底將法國帶入了深淵。

3、透過擊敗俄國來證明法國有能力繼承羅馬帝國的正統地位

在與神聖羅馬帝國關係緊張前,法國還僅僅只是羅馬教廷冊封的一方諸侯,而在與羅馬教廷關係緊張後,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進入了長時間的對峙,可到了拿破崙時代,這樣的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法軍橫掃歐洲,神聖羅馬帝國也必須屈服於它的軍威之下。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因此這一時期的法國開始為了政治利益開始賭博,既然法國已經完全併吞了西羅馬帝國,為何不繼續高歌猛進將東羅馬帝國也一道收拾了呢?此時的拜占庭帝國早已滅亡,而繼承者正是沙俄帝國,於是拿破崙執意出兵沙俄更深層次的政治含義便是希望將羅馬帝國整合起來,將過去的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整合起來,從而重現羅馬帝國時代的輝煌。

這樣一來也與他自稱亞歷山大大帝一稱吻合,所以拿破崙執意進攻沙俄可不是僅僅為了貪圖亞洲的利益,還有實實在在的政治利益。當然也有不少人說拿破崙之所以執意入侵沙俄也與拿破崙希望借俄國的領土入侵北歐的幾個小國,同時也平定北歐的局勢安全。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但種種跡象表明,其實除了被俄國完全佔領的芬蘭以外,其他兩個國家比如挪威、瑞典等根本無心與法國繼續打沒有實際利益的戰鬥,於是北歐多半在站隊上選擇中立,而不是傾向於反法聯盟。相反北歐的丹麥卻是堅定的反法聯盟,可隨後不久便迫於法國的壓力選擇站在法國一邊,但法國所謂恢復羅馬帝國的政治目的無非也就是希望能讓自己建立的新法國能有足夠的合法性而已。

總結:抱著多重目的發動的戰爭勢必難以達到政治目的

總的來說,拿破崙率兵聚全國之力入侵沙俄表面上是有備而來,實際則是抱著多重目來沙俄的,至少與俄國進行聯姻就是拿破崙在稱帝之前就有的小目標,而在稱帝后更是反覆寫信催促俄國什麼時候能把公主嫁過來。

可事與願違,羅曼諾夫王朝對這樣一個非貴族出生的皇帝天生就有一種鄙視的感覺,於是眼看著計劃就要落空,拿破崙果斷下令親征沙俄。而隨後雖然遭到了失敗,可是前期法軍還是所向披靡的,這也給俄國造成了極大的政治壓力,但拿破崙在關鍵的戰略節點上因為戰略目的太多而造成了衝突,導致沒有明確的戰略進攻部署,甚至有些戰略部署還反覆延遲,這便給了俄國喘息之機,也成了後來法軍戰敗的關鍵。

從法國革命到兵敗俄國,拿破崙是如何使法國由繁榮到衰落的?

可拿破崙抱著如此多的目的為何還要持續在正面戰場上保持進攻呢?這主要還是因為談判遲遲沒有成果,反倒是法軍在俄國境內消耗巨大,倘若糧草一斷,那麼法軍很有可能全軍覆沒。因此拿破崙不得不命令法軍繼續對俄國重鎮採取進攻,以換取談判所需的時間。

可後來俄軍且戰且退,最終利用靈活的戰術擊敗了法軍,可以說在這一過程中,法國軍事實力的真正水平還是令人不寒而慄的,畢竟60萬大軍的實力可肯定不是蓋的。但法國在戰略上的一再失誤且在談判中對敵方抱有希望,引發了戰略的全盤皆輸,而拿破崙的教訓放到今天也不顯得過時,同樣值得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