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起“您貴姓”時,常人都說“免貴”,但有三個姓不必說免貴

中國是個禮儀之邦,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叢古至今,莫不如是;即便如相互問候這樣細枝末節的問題,同樣烙有禮儀的烙印。例如,一方問另一方姓什麼,會問:您貴姓?以示尊重,而另一方則回答:免貴某某,表示謙遜;那麼,你知道中國有三個姓氏是不用說免貴的,它們是哪三個姓?又為什麼可以不用說免貴,讓人們同樣的尊敬呢?

有人問起“您貴姓”時,常人都說“免貴”,但有三個姓不必說免貴

張姓的人,可以不用說免貴,直接說姓張就可。

據統計現在全國有張姓人口9000萬,在我國人口姓氏數量中排名第三,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姓氏。但是,免貴絕不是姓張的人口眾多的原因,而是有著歷史的淵源。當然,在現在看來,這個原因純粹就是個笑話,然而在古代,誰也無法辯駁,並且很認同。傳說中,天上的玉皇大帝姓張,他是神仙中的帝王,他的尊貴無人能及,凡人中的張姓人,因與玉皇大帝同姓,也尊貴起來,因此,張姓人在回答自己姓什麼的時候,也以去掉“免貴”二字,直接說姓即可。

有人問起“您貴姓”時,常人都說“免貴”,但有三個姓不必說免貴

神仙在古人的眼裡是高智慧,大能力的存在,戰天鬥地,無所不能。而玉皇大帝是他們的帝王,自然更是法力無邊了,古人尊重張姓,實質上是對玉皇大帝的尊重,是對他超群能力的尊重。那時候,生產力低下,人的生存條件惡劣,人們渴望改變環境,讓自己生活得好一點,便幻想出了玉皇大帝這個大神仙。人們尊重他,反映了當時人們改天換地的一種渴望。我們的古人也是蠻有情懷的。

有人問起“您貴姓”時,常人都說“免貴”,但有三個姓不必說免貴

第二個字是“孔”。

在中國,到僻野鄉村,問一個老農某個帝王他可能不知道,但提到“孔子”這個名字,每個人都能說出他的幾段故事,並且充滿了尊敬的神情,稱他為“孔聖人”;有大智慧,做事極公允,並且學識淵博,在社會上影響極大,口碑極好的人,被稱為“聖人”,因此,“孔子”的地位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不亞於一位皇帝,他姓孔,這個姓氏自然受到尊重,姓孔的人在回答別人問姓什麼時,也就不用在“孔”前面加上免貴二字。

有人問起“您貴姓”時,常人都說“免貴”,但有三個姓不必說免貴

孔子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尊重,主要是他的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他制定的維護社會秩序的“三綱五常”,深受上至帝王,下到普通百姓中的強權者的吹捧。他的“師者解惑釋道也”,被知識分子視為座右銘,仁,義,禮,智,信更是為人際交往提供了標準,深受大眾的歡迎。雖然他也說“婦者,服也”這類壓低女性的話,但當時女性處於被主導作用,根本憾不動他山嶽一樣的地位。

有人問起“您貴姓”時,常人都說“免貴”,但有三個姓不必說免貴

另一個,則帶有強權性質的姓了,這個具有時間的侷限性,我們且稱它為“國姓”。

所謂的“國姓”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帝王的姓氏,普通百姓和帝王同一姓氏,也是不用在前面加上“免貴二字”的。例如,漢朝開國皇帝是劉邦,“劉”姓則為國姓,天下姓劉的人前面都不用加“免貴”二字。再如唐代開國皇帝李世民,“李”姓則為國姓,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則“朱姓”為國姓等等。

有人問起“您貴姓”時,常人都說“免貴”,但有三個姓不必說免貴

“國姓”之所以免貴,原因在於帝王們對自己權威的維護,誰觸犯了帝王權威,就會受到嚴懲,而百姓們雖然內心極不認可,但在強權面前,免得受到傷害,不得不委屈自己,以求安全。“國姓”反映了帝王和百姓之間主導和被主導的關係,是那個時代的特定印跡。

有人問起“您貴姓”時,常人都說“免貴”,但有三個姓不必說免貴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一句相互問候之中,就能窺出許多東西;看完文章後,這三個姓不用免貴的原因你明白了嗎?你是不是能從中悟出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