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我們都理解,為什麼之前年代叫“春秋”?

中國朝代的名字都是朝代自己取的,後人稱呼起來其實很方便,但面對那些分裂時期就還是有點無措,不知道是以誰的名字為主。

不過最終還是以最為顯眼的魏朝,延續了一段時間的晉朝,和在南、北分別發展的南北朝,合稱為“魏晉南北朝”。

把站上過C位的5個政權稱為“五代”,剩下一堆搶奪了半天而不幸落選的10個國家稱為“十國”,合併為“五代十國”。

“戰國”的名字也很好理解,意思就是戰事激勵,國家禮制走向崩潰,因此有了司馬遷《匈奴列傳》:“冠帶戰國七,而三國邊於匈奴。”

然而“春秋”為什麼要叫“春秋”,應該是迷惑住了很多人,那麼這篇文章就來告訴你答案。

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我們都理解,為什麼之前年代叫“春秋”?

春、秋有時間概念

儘管古人的自然知識有限,但根據糧食和植物的生長規律,他們知道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對於沒有什麼比溫飽更重要的古代人來說,春和秋就變成了很重要的時間概念。

商朝和西周前期甚至把一年就分為春秋兩個季節,並漸漸演化成說“春”或“秋”,都是在說“年”,代指“一年”的意思。

像“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不是說一天不見就像隔了三個秋天不見了一樣,而是指多(三有多的意思)年不見;“一臥東山三十春”,也不是說在東山睡了三十個春天,而是指睡了很多(三有多的意思)年。

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我們都理解,為什麼之前年代叫“春秋”?

又因為“春”和“秋”很重要,古人就常常在這兩個季節幹些重要的大事,而“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就是說他們比較喜歡在春天和秋天祭祀、打仗。

《禮記·王制》說:天子、諸侯宗廟之祭:春曰礿,秋曰嘗。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

雖然每個季節都有祭祀,但一般都是在春天和秋天,夏商春天舉行的祭祀一般是“礿祭”,周朝是“禘祭”,秋天叫作“嘗祭”,前面兩個都是對祖先的大祭,後面那個是品嚐糧食的祭祀。

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我們都理解,為什麼之前年代叫“春秋”?

至於打仗,商周的君王一直都提倡“冬夏不興兵”,這是從馬的角度來看的,冬天的時候馬跑不動,腳容易打滑,夏天的時候馬又容易缺水,走不了多遠。

所以一直都在春天和秋天的時候打仗。

春天的時候打仗可以干擾敵國播種,讓他們當年顆粒無收,秋天的時候打仗可以搶奪敵國的糧食,同樣讓對方顆粒無收,特別損。

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很後面,直到這些問題都被技術征服之後。

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我們都理解,為什麼之前年代叫“春秋”?

孔子整理修訂《春秋》

既然很多大事都在春、秋兩季發生,那記錄的時候也多半會發現很多事情都發生在春、秋兩季。

即便魯國的史官是按年、季、月、日記錄春、夏、秋、冬四季的歷史,但發生大事的時間還是春、秋。

像隱公元年,春天會盟,秋天7月來使,8月會盟;隱公七年,春天社交,秋天打仗……

當然也有不少是事情是秋冬突然發生的,但國家自己會主觀選擇在春秋進行,這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

即便孔子因為“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花費大量時間整理修訂這部編年史,還是一樣的感受——大家都更喜歡在春天的時候搞事情,其它的時間休養生息

所以這部編年就被確定為“春秋”二字。

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我們都理解,為什麼之前年代叫“春秋”?

加上孔子的《春秋》記載了,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魯國242年間發生的事情。

就有人突然發現它的起止時間,剛好與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這一轉折點,到公元前476年這一點時間點,總共295年相吻合。

所以就有史學家都把這段時間叫做是春秋。

把這一時期劃分為“春秋”,由於孔子的聲望,大家也沒有太多的意見,之後左丘明註解也是《春秋左氏傳》。

而且孔子寫《春秋》時的寫作手法,一度得到推崇,誕生了“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也就加深了大家對於春秋的認知。

以上就是“春秋”時期被稱為“春秋”的原因,你瞭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