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一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古代時期的中國,一直以儒家文化為中心,孔子更是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孔子在《論語》中寫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為。這些言論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與此同時,我國的儒家文化也在中南亞流傳開來,並且影響周邊的很多小國。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一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不過有些國家卻不願意繼續受中國的影響,甚至為與中國撇清關係,一度更改國家的漢字以及首都名稱,如今這個國家還想更改國名,在這背後,該國又與我們有什麼“深仇大恨”?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一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中國是東南亞的大國,在周邊許多的小國中,

朝鮮和韓國一直深受我國的影響。在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半島之前,朝鮮半島是統一的國家,並且一直是中原的附屬國。雖說朝鮮半島被中原統治,但也有非常高的自主性,在眾多的歷史記錄中,也都能看出我國與其之間的淵遠關係。我們對於朝鮮半島的政權,更是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一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漢武帝為開疆拓土,先滅了衛滿朝鮮,後設立了樂浪、玄菟、真番和臨屯四郡。當時,辰韓、馬韓和弁韓被稱為朝鮮半島的“三韓”。此外,

高句麗原本發源於我國的東北,在中原分裂時期,高句麗擴張到半島中部,當被隋唐打敗並滅亡後,最終朝鮮半島沒有強大的政權,使其中的各個小政權也開始四分五裂,最終與高句麗“一字之差”的高麗,統治了朝鮮半島。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一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時間推移到了

明朝。當時高麗企圖攻打大明,此時李成桂推翻高麗政權,隨後向

朱元璋稱臣,並且希望明朝為其賜新國號。此時,朱元璋便稱之為“朝鮮”,明朝也將衣物賜給了朝鮮,此後朝鮮就一直奉行著大明朝的規矩和各項制度。明朝更是對其照顧有加,直到清朝入關之後,漢人的衣服被取代,並且推行“剃髮政策”。不過由於朝鮮的特殊身份,屬於它是中原的附屬國家,卻沒強行更改服裝和剃髮,因此朝鮮的衣物也被得以保留。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一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朝鮮一直對大明朝忠心耿耿,並且將清朝稱為“蠻夷”。隨著時間的流逝,由於清王朝的閉種種政策,導致西方列強開始侵入我國,更是用強大的武器開啟清朝的國門,此後經過“明治維新”的變革之後,日本希與清朝一較高低。隨著甲午戰爭勝利之後,日本更是強制的透過《馬關條約》,使朝鮮成為自己的“保護國”。在統治朝鮮這段期間,日本極力想將中國從朝鮮的歷史中抹去。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一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不過朝鮮人一直使用漢字,能讀懂史料,日本對此狀況也只能束手無策,直到美蘇佔領朝鮮之後,情況發生扭轉。此後,當韓國脫離了奴化和殖民統治之後,他們也並沒有重新接受漢文化,反而認為:長時間的被奴化以及統治是一種恥辱。韓國極力的想與中國獲得平等,並且認為以前是明朝的“附屬國”很屈辱,甚至覺得那段時光是“黑歷史”。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一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直到上世紀60年代,

韓國更是直接廢除了漢字,如今韓國的年輕人甚至不知道那段歷史。韓國以往的首都叫“漢城”,也在被美國佔領之後改成了“首爾”。直到2005年1月份,“首爾”這個名字也正式確定。除此之外,韓國也特別不喜歡現在這個名字。韓國認為,這個“韓”字是漢字的載體,因此想盡各種辦法更改。這一系列變化,皆是韓國不想承認曾經的歷史。

不僅如此,韓國的“聯合通訊社”還曾經發表報道新聞,他們認為韓國的名稱不符合當下的趨勢,如果改成“考瑞亞”則更合適。看來,為與中國撇清關係,韓國不僅不僅廢除了漢字,更改首都名,如今更是想要改國名。

為了和中國撇清關係,一國廢除漢字、改首都名,現在還想改國名

韓國曾經有被統治的歷史,中國曾經也有過一段黑暗的時刻,但是真正的強者,不應該對以往的歷史逃避,而應該正視歷史。只有勇敢的回顧過往,才能夠更造就更強大的自己,並且讓更多年輕人向上。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國家,需要未來一代代的年輕人努力,而那些不堪回首的歷史,也將成為我們的動力。也許,未來我們還將遇到更多波折,但我們從來不會退縮。

參考資料:

孔子 《論語》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