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鄉名更改;用儒家思想引導民眾加強君權統治,更好地籠絡民心

隨著時代的變遷,鄉的寓意也發生著變化。在現代,鄉在人們眼中是鄉村的代名詞,也寓意著自己土生土長的地方即是家鄉的一種表現。在宋代,鄉所表達的含義卻是一個最基本的行政單位,處於社會行政單位中的中間環節。鄉這種行政單位的形成,最早出現在秦朝,一直延續至今,可見它的重要性,鄉名的更改也必然產生特殊的社會寓意。

宋代鄉名更改;用儒家思想引導民眾加強君權統治,更好地籠絡民心

在歷史中,宋朝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朝代,歷經三百一十九年的發展,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宋朝時期,儒學復興,出現程朱理學,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

由於晚唐時期,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導致唐朝的覆滅,因此,宋代的統治者取消了藩鎮,主要行政設定固定為路、州、縣三級,而鄉是縣之下的第一行政單位,鄉也是我國最悠久的一個行政單位,《周禮》中曾記載到:\“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州為鄉,使之相賓\”;《莊子》中也有過記載:\“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在宋朝,鄉村社會的權力幾乎完全掌握在鄉村職役人員手中,即鄉村行政人員手中。鄉村在行政組織職能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職能有催繳賦稅、維護社會治安、戶籍編制、參與司法訴訟、社會救助、政令下達等,覆蓋了鄉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重要性因此可見不一般。鄉村行政組織在鄉村社會生活中無處不在,正是有了鄉村行政組織的廣泛參與,國家對鄉村社會的各項措施才得以很好的實施。鄉村行政組織是國際行政體系最末端的執行人代表,他們經由國家授權,代表國家行使管理人民的權利,是鄉村社會的真正統治者。

宋代鄉名更改;用儒家思想引導民眾加強君權統治,更好地籠絡民心

而另一方面,鄉多是有地緣性的,即一地一族,同一鄉族多是有同樣血緣關係的大家族所組成,家族裡的每個成員,在家族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身份和社會地位,因此每個人都被家族所緊緊掌握和控制。國家政權對社會的控制,除了行政方面的控制,還有對鄉族小社會的控制,只有讓這兩種系統互相沖突和互相利用,才能更好的讓政權集中到國家手中,讓社會更加穩定和諧。

宋代的鄉村社會因此形成了多元權利結構,也有學者稱之為“鄉村精英”,即鄉村社會中有影響、有聲望的社會階層,主要包括對鄉村進行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員和宗族、家族裡的族長、家長和房長,一部分居住鄉村的形勢戶、士人和僧人等,這些人在宋代鄉村社會的管理和控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處理鄉民們的一般矛盾和基礎社會矛盾中,這些鄉村精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也是社會穩定的基本力量。這些雖然在整個國家的統一中微不足道,但是它是組合成整個宋代國家發展的基石。

古代地方名稱組成通常由通名和專名兩部分組成,地名對於古代的中國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地名是不同時代的人類同自然作鬥爭以及與其他人、其他民族、其他國家相互交流之後得到的一種歷史文化。因此,地名不僅是自然環境變化的體現,也是社會歷史變遷的一種表現,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

固定的鄉名,也是統治者對縣級以下機構的集中管理的體現。一個地方的名字,無論這個地方是城鎮還是鄉村,是繁華都市旁的一個小鄉村還是偏遠地區的一個村鎮,它的名字都有非同一般的意義,絕對不能隨意更改的。

宋代鄉名更改;用儒家思想引導民眾加強君權統治,更好地籠絡民心

兩宋時期,鄉名進行了一次大的修改,有大量的鄉名被修改了,除了鄉名的重要性外,還有就是鄉與其他行政機構相比,鄉的性質更加強烈。鄉並不是最小的行政區域,鄉之下還有很多更小的行政區域,鄉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即可以同上級保持很好的關係,可以直接同當權者對話,又可以對下級行政單位進行很好的管理,而且鄉的可操縱性也相對更強。

宋代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前有唐代繁盛發展,後面的卻是一個戰亂不停的年代,宋代在中間時期,卻是相對穩定發展的一個時代。宋代的人口劇增,因之前的戰爭影響,人口流散,舊的鄉里制度發生了很大改變,一些制度得不到好的執行,或者執行緩慢,新的制度就會應運而生,來取代舊有制度,為嶄新的時代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在唐宋的變革中,鄉名的更改是其中最小的一個改革,但是其中的作用卻不容忽視,鄉名的改變,不僅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也滿足了統治者更好的加強集權管理的需求,同時,宋代的儒家思想得到進一步昇華,鄉名的改變,也將當時思想文化的雅化和儒化趨勢表現的淋漓盡致。

每個朝代都有其鮮明的特點,而宋代的時代特點就是變革,從政治方面到經濟方面,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變革一詞很好的體現在宋代的歷史大潮中。在宋代,生產工具進步,農田水利發展,精耕細作的生產方式,畝產得到提高;手工業方面也取得了很大進步,紡織業,礦業,造船業,制瓷業等產業技術和規模都得到很大的發展;商業和商品經濟也繁華髮展,市場自由化程度得到提高,貨幣金融業快速發展;財產私有制制度逐步建立,表現為土地私有制的鞏固,租佃關係發展和對市場主體財產的保護。正是這些社會產能的發展,大力推進了鄉名的更改。

宋代鄉名更改;用儒家思想引導民眾加強君權統治,更好地籠絡民心

首先,鄉名的更改體現出一種雅話和儒話的趨勢。在鄉名更改之前,好多的鄉名都是地理話的特徵,一聽名字就大概知道當地的地理特徵,而改名之後,更多的是對美好願望的憧憬,也是儒化雅化的體現。而儒家最重要的內容包括“仁、義、禮、智、信、賢、孝、善、德”等內容。

而更改過後的鄉名幾乎都被冠上了這些儒家的傳統思想內容, 比如歸安縣就有一個鄉被改成至孝鄉,其中所體現的就是一個孝字。另外,宋寧宗在下詔更改鄉名的時候,曾說道過:\“平江府新創嘉定縣,分置五鄉,可以依仁、循義、服禮、樂智、守信為名,從守臣所請也。\”裡面的內容是說,鄉名的更改,可以根據儒家的這些內容進行修改。上行下效,皇帝都這樣下命令了,下面的人肯定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來辦。在這場鄉名的改變中,儒家思想的風氣始終貫穿其中,體現了當時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和廣泛性。

自漢武帝開始,儒家的思想就成為社會中的主流思想。當時的儒家思想不僅是皇權集中制的思想工具,也是教導人民大眾忠君愛國的思想基石,同時也是對民眾人心的控制工具。

其次,鄉名的更改,也體現了當時宋代對文教事業的重視,宋朝的文學氣息特別濃厚,重文抑武成風,宋太宗打壓武將,讓文官在朝廷中獨大,而同時文教只是一種手段和方法,皇權的最終目的,還是大肆進行科舉制度,讓宋朝在文風鼎盛的時代中,繁盛發展。

宋代鄉名更改;用儒家思想引導民眾加強君權統治,更好地籠絡民心

再次,鄉名的更改,也讓一些界限不明的鄉鎮,從新界限明朗起來,方便當時的政府更好統計轄境內的人口數量和財產狀況。當時的宋朝,由於前朝戰亂和人口流散,再到後來人口的增長,整個國家的戶籍制度都需要重新完善,同時,也讓統治者對國力情況有了更清晰的瞭解。最後,當時的鄉村執役人員的身份特徵也發生了改變,原來單純的政務管理,發展到更加多元化的管理者身份。

歷史上的歷朝歷代,總是會用一些方式,來讓皇權統治更加牢靠,或者是讓民眾對國家更加信賴。在宋代,統治者用儒家思想引導民眾,加強君權統治,更好地籠絡民心,方便當權者的管理。其中,鄉名的更改,只是這個歷史洪流中很小的一個部分,但是又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它不僅體現了統治者對國家昌盛的願景,也體現了廣大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願景。透過這樣的一件小事,也體現出了宋代的時代特徵,就是在改革中不斷髮展和壯大,也體現出來儒家思想在宋代的日趨成熟,逐漸成為全民的思想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