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一位重量級老人走了

開年第一天,一位堅信科技沒有終點,戲稱自己是“80後”的老人,走向了生命的盡頭。

1月1日,四川大學釋出訃告: 我國著名材料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塗銘旌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月1日1時50分在成都不幸逝世,享年91歲。

新年第一天,一位重量級老人走了

“政事兒”(微信ID:xjbzse)注意到,塗銘旌曾在西安交通大學工作。1月2日,西安交通大學也釋出了訃告,稱 “塗銘旌先生的逝世,是我國材料學界的重大損失”。

塗銘旌教授1928年11月15日出生於四川省巴縣,1947年至1951年就讀於同濟大學,先後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鋼鐵學院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等地深造,1955年在北京鋼鐵學院獲碩士學位。 這之後,塗銘旌曾三度“創業”。

第一次創業是1958年,塗銘旌時年30歲,從上海奔赴西安,參與構建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專業。西安交通大學發文稱:當時,學校決定在上海和西安兩地同時發展工學類學科 。作為機械系重點培養的青年教師,塗銘旌放棄了留在上海的機會,登上了西去的列車。

在西安交大30年間,塗銘旌作為主要參與者,跟隨周惠久院士從事金屬材料研究,並和周惠久院士共同創立了金屬材料強度理論;1988年, 塗銘旌作為主要參與者的“發揮金屬材料強度潛力的理論研究”專案榮獲原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第二次創業是1988年,塗銘旌時年60歲,雖然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是塗銘旌再次收拾好了行囊,調入成都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前身之一)出任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白手起家開展功能材料研究。

當年的成都科技大學金屬材料學科基礎薄弱,沒有實驗室、沒有科研專案也沒有科研經費, 可僅用5年時間,他就建成了四川省稀土材料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四川省奈米科技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因在材料學領域貢獻突出,1995年,塗銘旌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四川大學材料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塗銘旌的兩項研究成果“室溫磁致冷材料”和“無釹稀土系鎳氫動力電池”,分別被評選為2002年和2003年稀土十大科技新聞。

第三次創業是2008年, 塗銘旌已經80歲,受聘擔任重慶文理學院名譽校長、發展戰略顧問。

當時,重慶文理學院實驗室只有4個人,裝置空缺,資金匱乏,也沒有材料專業。來校第一年,招人都很困難,沒有博士投簡歷,最後只招到6名碩士。從裝置的選型到安裝除錯,再到專案的構思,每個環節塗銘旌都親力親為,帶領重慶文理學院的科研團隊主持了1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1個國家科技部重大國際合作專案,參與1個國家“863計劃”專案和1個科技重大專項,獲得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10項,獲得國家專利30餘項。

事實上,第二次創業後,1993年,塗銘旌被查出直腸癌。據報道, 面對生死考驗,塗銘旌十分淡然,“生死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相互轉化。不懼怕死、不談癌色變,就不致增加身心負擔。積極治療,反而會起死回生”。

休養期間,塗銘旌仍然堅持給研究生上課。術後第二年,他開始指導調至成都科技大學後的首屆博士研究生。塗銘旌在川帶領的第一批博士生黃婉霞說, “他用生死考驗見證了崇高的師德、詮釋了教師職業的理想追求。”

年過八旬後,塗銘旌曾戲言自己是“八零後”。82歲時,他還在本科生上課;83歲時,仍然帶了2個博士生、五六個研究生。他的授課課件,是他自己做的PPT。

塗銘旌89歲生日時,重慶文理學院為他頒發了“終身奉獻獎”證書和獎盃。

接過獎盃,塗銘旌說: “這輩子我得過三個國家級科學技術成果獎、20多個省部級獎項,單單情有獨鍾兩個獎,一個是四川大學授予我的‘十佳師德獎’,一個就是文理學院授予我的‘終身奉獻獎’。這兩個獎激勵著我繼續奉獻。”

“塗老從來沒退出過一線。” 當地媒體報道稱,即便成為“九零後”,塗銘旌依然沒退出過一線。去年10月,他身體再度不適,只得暫別崗位幾日。去年11月,重慶文理學院校領導赴成都看望他,“他對學校及研究院未來的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和對策。他表示,目前學校正處於轉型申碩的關鍵時期,各方面發展勢頭良好,他對學校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