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直在去漢化,為何他們的身份證上,還得特別加中國名字?

我們和韓國曾經也是很長時間沒有什麼交流,不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建立了外交關係,兩國之間的交流也在慢慢增加,不僅拓寬了合作領域,同時也將層次加深,從我們普通人的感受來說,前些年韓流偶像席捲中國,也慢慢帶動起了中國的娛樂事業,但是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兩國關係再次變緊張,人民之間也不再那麼友好了。

韓國一直在去漢化,為何他們的身份證上,還得特別加中國名字?

歷史上朝鮮半島曾是我國的附屬國,所以韓國也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但是後來因為我國經歷了一段低谷期,這些曾經的“小弟”紛紛撇清關係,甚至有一段時期認為,使用漢字就是落後,去漢化的運動風靡一時,而如今韓國也一直標榜著文化自信,但是不論是從考古還是生活方面都經不起推敲,像考古那些我們就不說了,就說在韓國最常見的一個現象,他們的身份證上至今還要特別加上一個中國名字,這是怎麼回事呢?

韓國一直在去漢化,為何他們的身份證上,還得特別加中國名字?

韓語的使用其實從幾千年前就開始了,不過這種韓語並不是成熟的語言體系,因為它是表音字,也就說和我們的拼音很相似,但是同一個音對應著無數的意思,在正篇文章當中還能結合語境理解,但是如果光是出現在名字裡,或者一個小短語中,還真看不懂到底是指什麼,這也就是韓語的不方便性。

韓國一直在去漢化,為何他們的身份證上,還得特別加中國名字?

所以即便是有了專屬的語言文字,但是他們從上到下都還是在使用漢字交流。大概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韓國還是去漢化,當然也不止這一個國家有過這樣的想法,他們先將漢字廢除,同時還將漢城改名為首爾,因為國家態度比較強硬,所以大概幾十年之後,韓國的年輕人們基本就可以脫離漢字交流了。不過依然像我們上面提到的那樣,正常交流當然沒有問題,但是一旦遇到相同音的字就只能靠猜測,而且後面的專家也沒辦法研究曾經的歷史,因為他們的古書籍也都是漢字書寫。

韓國一直在去漢化,為何他們的身份證上,還得特別加中國名字?

所以很快,社會各界開始提出質疑的聲音,最終政府不得不將基礎漢字的學習加入到教學當中,而且也允許在一些正規材料當中,加註漢字。而身份證自然需要,如果光是用韓語來書寫名字的話,那他們會發生大面積的重名事件,為了區分開,所以才不得不加上中國漢字書寫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