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簡稱“晉”,又稱“三晉”,古稱河東,省會太原市。山西東依太行山,西、南依呂梁山、黃河,北依長城,與河北、河南、陝西、內蒙古等省區為界,柳宗元稱之為“表裡山河”。山西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目前,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其中,就陽高縣來說,人口超30萬,建縣歷史超2300年!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該地區可謂兵家必爭之地。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陽高縣,隸屬於山西省大同市。在地理位置上,陽高地處山西省東北部,北隔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鄰,南與渾源、廣靈為界,西與大同縣毗鄰,東與天鎮縣、河北陽原接壤,總面積1726平方公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陽高縣地處長城附近,為當時的兵家必爭之地。就陽高縣的歷史來說,早在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劃分為古九州,該地區屬古冀州之地。春秋時期,該地區屬晉國。到了戰國時期,今陽高縣一帶屬趙國。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戰國這一歷史階段,趙國在該地區設立高柳縣。“高柳”一名最早見於《山海經》,據《山海經》記載,“雁門水(今陽高黑水河)東南流經高柳縣故城北”。高柳縣在趙武靈王二十年(公元前306年)開始建縣,名高柳,屬代郡。由此,對於該地區來說,建縣歷史已經超過2300年了,可謂山西省最悠久的縣之一。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高柳縣仍屬代郡。西漢建立後,今陽高縣一帶屬幷州代郡高柳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今陽高縣一帶成為魏國的疆域。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北魏時期,在高柳縣的基礎上設立高柳郡。 北齊時郡縣俱廢。遼國佔據該地區後,設立長青縣,屬大同府。金大定七年(1167)改名白登縣,以白登河流貫其間,故名。公元1265年,也即元朝建立後,廢白登縣為鎮,入大同縣,今陽高縣一帶屬之。不久之後,又恢復白登縣這一建制,屬大同路。朱元璋建立後,白登縣廢,故治在陽高縣南二十五里白登村。公元1393年,在今陽高縣一帶設立陽和衛,屬山西行都指揮使司。

山西省一個縣,人口超30萬,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最後,宣德元年(1426)徙高山衛來此同治,屬大同府。清朝建立後,改陽和衛為陽高衛,屬大同府。公元1725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將陽高衛改為陽高縣,山西省屬大同府。由此,對於陽高縣這一地名,已有接近300年的歷史了。1913年5月,陽高縣隸屬於山西省雁門道。1927年,陽高縣直屬於山西省。1993年7月,陽高縣為大同市屬縣至今。截至2017年,陽高縣轄7個鎮、6個鄉,總人口約為31萬人。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