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的郭子儀為何能得以善終?從不居功自傲,且以寬仁待人

郭子儀是唐朝中期的重要將領,他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中,曾先後指揮或參與了攻克河北諸郡之戰、收復兩京(長安、洛陽)之戰、鄴城(河北重鎮)之戰等影響頗為重大的戰役。安史之亂後,他又先後逼退吐蕃、說服回紇、威服叛將、平定河東。

功高震主的郭子儀為何能得以善終?從不居功自傲,且以寬仁待人

縱觀郭子儀的一生,其功勳卓著,被史書譽為“再造王室,勳高一代”,“以身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他不僅武功厥偉,並且堪稱官場典範,能以極高的情商和智慧在當時紛繁複雜的官場之中全功保身,是一位資兼文武的曠世名臣。

當然要說郭子儀是“再造王室”就顯得吹捧過頭了,但站在安史之亂後的朝廷視角上看,除了郭子儀之外,又有哪位將軍能夠做到絕對忠臣(募兵制下,許多將領早已擁兵自重)、戰功赫赫、為人處世極為老道(妥善處理與宦官集團的關係)。如此德才兼備並且還不結黨營私的帥才,莫說是縱觀唐朝僅此一例,即便是遍覽古今中外,也少之又少。

功高震主的郭子儀為何能得以善終?從不居功自傲,且以寬仁待人

正因為自身過硬的軍事指揮才能、優越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和顧全大局的做派,才使得郭子儀的聲望愈發高漲。然而當唐肅宗覺得郭子儀威望太高,並要收回兵權之後,他很識得大體的交出兵權;當唐肅宗致使局勢再度混亂之後,需要郭子儀的時候,他有能十分配合的出手清理。

當郭子儀退隱幕後之時,老部下僕固懷恩因受到宦官構陷,最終憤而謀反。要知道作為郭子儀麾下重將的僕固懷恩可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最終僕固懷恩藉助自己鐵勒僕固部的草原身份淵源,引來吐蕃、回紇、吐谷渾、党項、奴剌等部軍隊來犯,其中以吐蕃和回紇的勢力最為龐大。剛剛經歷了安史動亂的唐朝,又面臨了邊境上岌岌可危的局勢,最終還是由郭子儀出馬,說服回紇與唐軍聯合,共擊吐蕃,再一次幫唐朝消弭了禍患。

功高震主的郭子儀為何能得以善終?從不居功自傲,且以寬仁待人

當貞觀長歌人散曲終之後,天寶危機中的大唐再無半點盛世氣象。歷經唐肅宗、唐代宗兩朝的郭子儀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匡扶唐朝。此時的郭子儀可謂功高震主,頗有先漢權臣霍光權傾朝野的威勢,卻絕無霍光的跋扈行徑。戎馬一生的郭子儀雖戰功赫赫,卻從不居功自傲,不僅對待皇帝、同僚非常尊重,即便是對待叛將、降將也同樣以寬仁聞名,以至於其威名和賢名皆遠播至吐蕃、回紇,被草原各部尊為英雄、神人。

在安史之亂後的環境下,唐朝上下需要一個坦坦蕩蕩、大大方方的郭子儀。亂世之中爾虞我詐乃家常便飯,郭老帥的存在使得前線的將士不用擔心遭遇李光弼、僕固懷恩這樣悲慘的下場;促使回紇、吐蕃等外邦不敢貿然胡來;使得諸如魏州田承嗣、汴州李靈耀等強藩留存了最後一絲對朝廷的敬畏;也使得唐朝皇帝明白,這滿朝文武並非都是可恨的野心家。從這個角度來看,在郭子儀身上冠之以“再造王朝”的光環似乎又不那麼過分了。

功高震主的郭子儀為何能得以善終?從不居功自傲,且以寬仁待人

自古功高震主者大多不會有好下場,郭子儀也因經常遭到皇帝猜疑而被貶謫回鄉。然而其絕無僅有的特殊地位又使得朝廷有難之時,往往還是會再度啟用於他,這與三國時期曹魏被迫啟用司馬懿的情形頗為相像。二人都無可替代、二人都享有高齡,只是在官場上的沉沉浮浮並未影響郭子儀的心性,他終究不是司馬懿。

郭子儀的一生堪稱圓滿,後世也讚譽其為“國像凌煙為第一,名鐫金石永難磨”。不僅被歷朝歷代的讀書人引以為楷模,同樣被後世諸多帝王所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