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非常鼓勵生育,為何百姓卻“生子輒殺”!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非常重視國民的生育問題,積極獎勵生育。可是為什麼,漢武帝時期的人口,不但沒有上漲,反而嚴重下降呢?

漢武帝非常鼓勵生育,為何百姓卻“生子輒殺”!

(千古一帝漢武帝)

我們先來看看,古代為什麼那麼重視生育問題。

古代一直是農耕為主,由於沒有機械化。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人力完成。這樣一來,生產力就很低下,家裡人口多少,意味著家庭的富裕程度如何。

對於國家而言,人口的興旺更是打仗的底氣所在。

如果國家強盛,人口必然發達,徵兵不是難事,打仗更不是難事。

所以,宋代蘇軾就曾就人口問題感慨:“古者以民之多寡為國之貧富。”可見在古代,人口多少對於國家的經濟軍事的影響極大。

越王勾踐戰敗後,越國人力和財力都極為蕭條。他在吳國做了三年奴隸回到越國後,一心想要復國,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鼓勵大家生孩子。

勾踐這樣做一點也沒有錯,一個國家如果人口不多,軍事就無法強盛,所以他回國後實行了頭胎“生丈夫,兩壺酒,一犬;生女子,兩壺酒,一豚。生二子,公與之糧;生三子,公與之母”的政策。意思是說,頭胎生兒子就獎勵兩壺酒和一條狗;生女兒就獎兩壺酒和一頭豬。如再生二胎就獎勵糧食。生三胎,國家就給請保姆。

由於生育有獎,越國國民喜大普奔。不久,越國人口大增,經濟和軍事都日益強大,最後滅吳興越,勾踐笑到了最後。

漢武帝非常鼓勵生育,為何百姓卻“生子輒殺”!

(越王臺上的壁畫)

咱們再來說說,漢武帝為什麼那麼重視生育問題。

早在漢朝初立時,由於人口銳減,大量土地荒蕪,可以說到了人煙稀少的地步。

劉邦想要國家昌盛,就必須增加人口,但是當時國民流離失所,根本沒有辦法在一個地方定居下來,更不要說成家立業了。

劉邦於是強制命令,凡年滿15歲的女孩子要徵重稅,徵到她結婚為止。

國民生活窮困,哪有錢交稅,可是不交稅就會坐牢,所以待女兒養到15歲,便趕緊把她嫁出去。

劉邦這種強制性生育政策,雖然不得人心,但是效果奇好,很快人口數量就蹭蹭蹭地往上漲。

劉盈繼位後,依然執行著劉邦的生育政策,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細化:“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五算是西漢時期的計量單位,一算值120錢,也就是一個成年人的人頭稅,五算則是五個人的人頭稅。也就是說女子年滿15歲,還不結婚,就要繳納5倍的人頭稅。

由於這前幾代皇帝的努力,到漢武帝繼位時,人口數量已經從西漢建立初的1500萬人達到了5000萬人。

漢武帝非常鼓勵生育,為何百姓卻“生子輒殺”!

(建立西漢的劉邦)

漢武帝自然明白人口眾多的好處,於是他繼續嚴格執行劉盈建立的那一套生育政策。

有意思的是,政策沒有變,人口卻年年銳減,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一方面,漢武帝在位時窮兵黷武,年年征戰。為了有足夠的兵力應對戰事,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年年徵兵出戰,死傷無數。

二方面,漢武帝在位時修建了許多宮殿,為了建成這些宮殿,徵徭役無數,致使民不聊生。

三方面,賦稅太重。據《漢書·賈捐之傳》中記載,當時的賦稅是按人頭稅來收。

起初尚能堅持繼續按120錢一個人的稅收徵收,後來由於年年征戰,百姓不得休養生息,國庫一度告罄。於是在大臣的建議下,將120錢的稅收漲到160錢。就算未成年人的稅收也一併上漲,從20錢漲到23錢,並且人早期7歲始徵改到3歲起重。

本來由於年年征戰造成死傷無數,就讓勞動力銳減。結果,漢武帝還橫徵暴斂,這下國民的生活真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許多國民因此交不出人頭稅,於是只能把牢底坐穿。更多的人則因為無力交稅只能生子輒殺。

一方面是壓在頭頂的重稅,一方面是達到年紀不婚的重罰。

最終導致許多國民實在無法生存下去,而舉家逃亡到別的地方,因此出現了“海內虛耗,戶口減半”的現象。

漢武帝晚年時,本來人丁興旺的漢朝國民,從5000萬人銳減致2500萬人不到。

後來,漢武帝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向天下作了一份深刻的檢討《輪臺詔》,可是,不撤銷重稅和重罰的政令,光是檢討又有什麼用呢?

(參考史料:《太平廣記》《漢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