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去勢"的司馬遷遭遇了什麼一篇《報任安書》訴盡淒涼

文|冰凌讀書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司馬遷的一篇《報任安書》千古絕唱,這句名句也是千古流芳,它曾經激勵著多少仁人志士為了家國大義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寫給好友任安的回信,這篇精彩文不僅闡述自己不能“推賢進士”的原因,而且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地抒發了自己的憤懣和遭遇宮刑的悲涼!遭受不測以及受刑後的痛苦從來不為人所知,在這篇散文中卻如滔滔之江水,一瀉千里。

被"去勢"的司馬遷遭遇了什麼一篇《報任安書》訴盡淒涼

01: 任安鋃鐺入獄,求助司馬遷。

任安本是一介草民,經過自強不息的努力,加之偶然機遇進入大將衛青的府邸當了門客,但出身貧賤不受衛青賞識。皇帝下旨讓衛青推舉郎官,衛青讓少府趙禹幫著選拔,於是,趙禹就代勞了:

《史記》記載:於是,趙禹召衛將軍舍人百餘人,以次問之,得田仁、任安,曰:獨此兩人可耳,餘無可用者。

就這樣任安和田仁進入朝堂,並得到嘉賞,任安被任為北軍護軍使者,之後的任安一路開啟晉升模式,做到刺史的職位

任安是在太子劉據的“巫蠱事件”中受到牽連的。

受牽連的過程也很奇怪。先是公孫賀之子被告發以巫蠱詛咒漢武帝、與陽石公主通姦,漢武帝則大怒,大批人下獄,連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亦坐。

而後是江充受命查案,手段用盡,酷刑無數,大臣們互相攀咬。江充因與太子劉盈有隙,於是安排定計,陷害太子。

太子恐懼,起兵誅殺江充,後遭武帝鎮壓兵敗,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相繼自殺。

可見漢武帝是對太子的行為很惱火的。當時幫太子的人,幾乎都受到株連。

但任安在當時可算是太子的對立面。太子起兵時,田仁把守城門,放太子出城。太子下詔讓任安跟隨起兵,任安接詔後卻按兵不動。並且拒太子入城作亂。

被"去勢"的司馬遷遭遇了什麼一篇《報任安書》訴盡淒涼

按照漢武帝這個處置思路,任安算是有功之人。

但太子死後,漢武帝變心了。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漢武帝一聽,有道理。於是突然翻臉,太子變成有功的,當時反對和抗拒太子造反的反倒成了罪人。江充是活該,夷三族沒得說。但反過來株連當時太子的對立面,就過分了,當時牽連者達數十萬人,史稱巫蠱之禍。任安就在其中。

這不是玩麼?

帝王心思,可真是善變啊!

但漢武帝理由看似很堂皇——

武帝曰:是老吏也,見兵事起,欲坐觀成敗,見勝者欲合從之,有兩心。

漢武帝震怒:這是老油子啊,隔岸觀火,有二心。

任安下了大牢!

而且很是莫名其妙,估計這些人到死都沒想清楚,漢武帝的心思怎麼就變了呢?自己明明是站在皇帝這一邊的呀?

入獄後的任安也想不通,他覺得漢武帝也許會“回心轉意”。於是寫信給司馬遷,以“推賢進士”為由,讓司馬遷幫忙說話。

只是,他不知道司馬遷當時比他還慘。而且都受罪於漢武帝莫名其妙的“脾氣”。但司馬遷還是認真回信了,這就是有名的《報任安書》。

02: 司馬遷,同樣被莫名其妙的心思坑了,一句話葬就了一生

漢武帝在位時,時常和匈奴有戰事,衛青和霍去病經常去圍剿匈奴。李廣的孫子李凌和司馬遷同朝為官,司馬遷因為從父親那裡繼承的太史令,不是自己憑本事掙來的功名,所以自己就發奮努力工作,以報皇恩。

司馬遷因為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交往什麼朋友,他和李凌也就是一般的同事關係,“未嘗銜酒杯接殷勤之歡”。連一頓飯的交情都沒有,一文一武本來就是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

司馬遷觀察李凌是個不錯的國之棟樑,又是將門之後;李凌在攻打匈奴時,帶領5000精兵深入敵人腹地,被單于包了餃子,彈盡糧絕,“轉鬥千里,失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李凌被單于擒獲。

訊息傳到朝中,皇帝暴怒,大臣們紛紛落井下石,說李凌的壞話,司馬遷這時忘記了自己是個“卑賤”之人,想盡愚忠,前面說過,司馬在寫《報任安書》時,已經出獄,往回看他知道自己是盡愚忠(不客氣地說就是好心沒好報)可當時在朝堂上進言時,是抱著一顆愛國之心——至少是愛漢武帝的,因為他覺得“主上慘悽怛悼”,傷心過甚,於是想安慰漢武帝。

何況,李陵是名將忠臣,值得司馬遷為他說話。於是他說——

以為李凌素與士大夫絕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彼觀其意,且欲得其當而報漢。

這就是一句安慰話,讓漢武帝不必為這事兒傷心,因為李陵是當時環境所逼,不得已而投降,遲早會回來的。

被"去勢"的司馬遷遭遇了什麼一篇《報任安書》訴盡淒涼

但漢武帝大怒之下,一番好意,全當成驢肝肺,彌天大禍,從天而降。

因為漢武帝心思多,心思也怪,他覺得司馬遷說李陵並非真心反叛,有辱國體,言外之意那就是說自己任用的貳師將軍李廣利有意坑害李陵。那就是間接地“汙衊”自己。

帝王豈容臣下“汙衊”?

司馬遷好心辦了壞事,和任安一樣都是“城牆失火殃及池魚”的無辜者。

說到底,司馬遷和任安都為漢武帝奇怪而捉摸不定的心思付出了代價。千古一帝宰割天下的任性也表現的淋漓盡致。

司馬遷大概深有體會,因為在《報任安書》三番五次地陳述不能再說話之理由。心中一定經過了很大的煎熬的。

有對不起朋友之託的愧疚,也有為臣子而不能直言國事的無奈,更有身殘而志有所不能死的淒涼。

這番煎熬,恐怕漢武帝再活一輩子都未必能懂。

03: 司馬遷遭受宮刑,身心受創,支撐他苟活於世的是自己堅定的信念和擔當!

司馬遷入獄,他敘述到:

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家貧,財賂不足以自贖,交斿莫救,左右親近不為壹言。

人情冷暖,遇事自知。司馬遷因為誣衊皇上,司馬遷的罪名就是“誣上”,家裡一直都是管天官事物的,沒有實權,家裡特別貧窮,不能把自己賣出來。親戚朋友以及自己的隨從都不能辦這件事。所有人都愛莫能助,自己又不能自救,所以只能聽之任之了。

被"去勢"的司馬遷遭遇了什麼一篇《報任安書》訴盡淒涼

司馬家從祖上就是寫歷史的,這一點在司馬遷的《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有記載:

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犂以司地。

司馬家以前不姓司馬,在周朝時 因為掌管兵權做了大司馬,才改姓司馬的。兜兜轉轉,朝代更替,司馬家的一個分支又做了寫歷史的官 ,傳到了司馬遷這裡。所以後來司馬遷說得“有辱祖先”就是這個意思。司馬遷的父親在臨死時的遺言就是讓他完成寫史 的任務。

太史公執遷手而泣曰:餘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後世中衰,絕於予乎?汝復為太史,則續吾祖矣。……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也……

可見,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有多大,揚名後世,以顯父母!這就是你最大的孝!所以這是司馬寧可忍受宮刑,也要苟活於世的信念。

漢朝的刑法有判處死刑的可以有兩種辦法免死,一是拿錢買命,二是受宮刑。漢時大將李廣、張騫都曾經用錢自贖,自贖的錢應該數目不會小,我們現在的法律也有這方面的寬大政策,律法通古今,好的一面被延續下來。

我們言歸正傳,司馬遷前面說了自己家窮,親戚朋友都幫不上忙,如果要活命,只能接受宮刑!這是沒有錢的悲哀,也是當時清官的悲哀。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被"去勢"的司馬遷遭遇了什麼一篇《報任安書》訴盡淒涼

司馬遷認為自己死了對別人沒有什麼影響,就像“九牛亡一毛,與螻螘何異? ”他之所以遭受奇恥大辱還堅持活下來,一是為了完成先人的遺願,二是人死要死得其所,死的有價值。於是他暢抒胸意: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要選擇重於泰山,流芳後世,他真的做到了。

司馬遷在獄中受到的磨難是令人髮指的: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鬀毛髮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肢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

這些刑法司馬遷都嚐了一個遍,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最後遭受宮刑,失去了作男人的資本。

王侯將相在帝王權利面前,都被整得慘不忍睹,何況一個小小的太史公。但,司馬遷有使命在身,只能忍辱負重,忍辱苟活!

司馬遷遭遇如此變故,他怎麼還能夠完成任安的託付呢?

可見,司馬遷所遭受的苦難是從身到心全方面的,一個人腸子一日絞九次,冷汗不斷溼透衣服,精神經常恍惚,其苦痛可想而知。而他還要堅持下來,因為他承載著希望,那就是《史記》。

讀《報任安書》,讀者心裡都會充滿憤懣,鬱悶;司馬遷的遭遇從來都沒有給外人說過,在文中卻文字激昂,如黃河之水決堤,噴洩千里;如萬馬奔騰,波瀾壯闊;司馬遷的冤、怨、仇、恨全都吐出來,厚積而薄發!

被"去勢"的司馬遷遭遇了什麼一篇《報任安書》訴盡淒涼

司馬遷認為受宮刑是最大的恥辱,而他每每想到這些恥辱時,腸子就像被刀絞一樣痛苦,冷汗沒有不從脊背上冒出來而沾溼衣襟的。受這樣的奇恥大辱,忍受這樣的非常人忍受的痛苦,都是為了做“千古流芳”的大事。

司馬遷做到了,就和西伯王被拘禁而擴寫《周易》,孔子受困窘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書《離騷》……一樣,他遭受了苦難而著《史記》。

司馬遷最終做到了明耀華夏,在他之後,史書皆宗其脈絡,千古之人仰慕,而漢武帝呢?也不過就那樣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