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派心腹探望司馬懿,他病的吃粥也會撒一身,一年後卻追悔莫及

司馬懿的威名得到許多人追崇,尤以對抗諸葛亮成名。其實,司馬懿不僅有智慧,亦有忠心,雖有

“狼顧之相”

,卻無狼子野心,如果沒有最後的高平陵之變,恐怕司馬懿後世可稱

“曹魏諸葛亮”

,鞠躬盡瘁又豈會獨諸葛一人。

曹爽派心腹探望司馬懿,他病的吃粥也會撒一身,一年後卻追悔莫及

曹爽捧殺奏效

景初三年正月(239年),時任太尉的司馬懿正率軍從遼東遷往河內郡駐紮,卻在途中得到明帝急召,遂火速返京。

當司馬懿趕到時,魏明帝曹叡已到人生最後時刻,曹叡頂著一生無子的遺憾,對床邊的司馬懿與曹爽囑託身後事,令二人為輔政大臣,輔佐其8歲養子曹芳為帝,至天明,駕崩於洛陽宮嘉福殿,僅三十六歲。

曹芳年幼,實際掌權者自然成為司馬懿與曹芳二人,所謂

“一山難容二虎”

,權力這東西,能一人獨掌,誰願意二人分食?

司馬懿與曹爽之間的權爭也就此展開,而在這過程當中,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實一直處於下風。

曹爽作為曹真之子,少年有為,又深得明帝寵愛,“

明帝在東宮,甚親愛之

”,在曹家第三代的年輕人中,無出其右者。

曹爽派心腹探望司馬懿,他病的吃粥也會撒一身,一年後卻追悔莫及

起初,曹爽與司馬懿的關係屬於互相制衡,二人權力分攤平均,互相掣肘,相互協力共進容易,互相制約打壓卻並不容易,這也是明帝最後的安排。

二人同樣是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即便是對禁軍的掌控,也都是可領一半,統精兵三千人。

司馬懿此時雖然已60有餘,然其老邁,多年關係尚在。司馬懿雖然老謀深算,曹爽身邊也不乏青年志士。

曹爽對付司馬懿的策略,堪稱高明。

起初,“

爽以宣王年德並高,恆父事之,不敢專行。

司馬懿可能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一生謀算,沒想到60多歲了卻被曹爽這樣的小子給來了一招“捧殺”。

曹爽開始對司馬懿就像對父親一樣尊敬,隨後又上疏“

言於天子,徙帝為大司馬

”。

不僅對司馬懿情感足夠,還給司馬懿實惠,上奏天子,為其升官。

曹爽派心腹探望司馬懿,他病的吃粥也會撒一身,一年後卻追悔莫及

曹爽就真的對司馬懿這麼好嗎?當然不是,隨後曹爽對司馬懿的“關心”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司馬懿被任命為大司馬以後,曹爽又在朝議當中,提出歷任大司馬都累死在崗位上,這太不吉利了,又將司馬懿升為太傅。

曹爽一番“捧殺”操作,將司馬懿從太尉就“升”到了太傅,奪了實權,成為一個榮譽高 官。

司馬懿自己也不得不承認,他與曹爽的博弈中,栽了跟斗。

司馬懿失去最後底牌

不過司馬懿還有一個倚仗,他依然“

持節統兵都督諸軍事如故

”,最重要的是對禁軍的掌管,統精兵三千人,依然讓他有了不少底氣。

曹爽自然也明白這“

統兵都督諸軍事

”的意義所在,既然對司馬懿動了手,又怎會輕易罷手。

在禁軍當中,有三個官職最為重要,武衛將軍、中領軍、中護軍。

武衛將軍是守衛皇帝的貼身力量,許褚任職第一任武衛將軍;

曹爽派心腹探望司馬懿,他病的吃粥也會撒一身,一年後卻追悔莫及

中領軍,禁軍的最高統帥,掌管皇宮中的內軍與外軍,對於皇宮安全來講尤為重要,對於保衛皇權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任職中領軍的人名為蔣濟,是一位老臣,與司馬懿交好,是一位老實人。

中護軍,掌管禁軍外軍的軍官,官職雖然沒有中領軍高,但是它有一個特殊的權力,可以任命低階武官。

武衛將軍曹爽不擔心,因為他被明帝託孤前,便任職武衛將軍,他升遷以後,順理成章的將武衛將軍交給了自己的三弟曹訓,牢牢掌控。

中領軍蔣濟,屬於一個不確定因素,因為他與司馬懿走的比較近,曹爽自然不願意冒此風險,便將蔣濟升為司馬懿空出來的太尉,又將空出來的中領軍職務交給自己的二弟曹羲。

貼身侍衛與禁軍統領,其實在此刻都已經掌控在曹爽手裡,他自己又是輔政大臣,可以說,他此刻對於朝政的把握十分牢靠。

唯一令人不解的是,便是中護軍的人選,竟然是司馬師順位提上來。

曹爽派心腹探望司馬懿,他病的吃粥也會撒一身,一年後卻追悔莫及

曹爽掌控中領軍以後,又發起對中領軍旗下的中堅營與中壘營奪權計劃,因為這兩營的兵權,很可能包含在司馬懿

“統兵三千”

之中。

司馬懿得知此事並不肯輕易放手,雖然不停辯駁,卻對最終結果沒有絲毫影響,曹爽再次成功剝奪司馬懿的這一部分兵權。

司馬懿失去太尉之職,遠離權力中心多年,此刻的他感受到多年為官以來從未感受過的無能為力。

但是司馬懿沒有輕易放棄,他聞名於世的便是能忍,此刻的司馬懿眼看無力迴天,決定蟄伏起來,靜待時機。

司馬懿(裝)病了,“病入膏肓”……

一出好戲

司馬懿此刻位極人臣,貴為太傅,享受入殿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等一眾特權,既是人生最高光的時刻,亦是身臨懸崖之際,這表面光鮮的背後,是令人脊背發涼的鬥爭。

志得意滿的曹爽,面對已經古稀之年的司馬懿時,仍然拿出了一萬分小心,在司馬懿稱病在家以後,派了心腹李勝前去探望,他想看看司馬懿是真病還是假病,畢竟司馬懿深不見底。

正始九年(248年)冬天,李勝赴任荊州刺史,臨行前以辭行為由刺探司馬懿近況。

面對李勝的探視,司馬懿自然深知其意圖,在李勝面前上演一出好戲。

曹爽派心腹探望司馬懿,他病的吃粥也會撒一身,一年後卻追悔莫及

司馬懿當著李勝的面,命兩名侍女為其更衣,卻沒有成功,衣服脫落在地上。司馬懿又命婢女喂他吃粥,一口粥卻被司馬懿吃成兩部分,一半入口,一半灑在了前胸。

懿令兩婢侍。持衣,衣落;指口言渴,婢進粥,懿不持杯而飲,粥皆流出沾胸。——《資治通鑑》

隨後,司馬懿與李勝交談數言,言辭之中多鼓勵,猶如一位老者對後輩的囑託,期間又裝聾作啞,一副悽慘場面呈現在李勝眼前。

李勝不知司馬懿作偽,內心被感動,回稟曹爽時不禁垂泣而言,

“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

曹爽深信,不是他易於糊弄,是因為司馬懿即便是健康之人,此刻也難以對其產生巨大威脅,他對皇權和禁衛的掌控,又豈是遠離權力中心近十年的司馬懿能夠一朝撼動?

司馬懿雖然在此時的朝堂有一些影響力,但是那些中間派不可能在他如此狀態下對其全力支援,換句話說,司馬懿想翻天,他沒有那個實力,也沒有人會支援他。

然而,曹爽小看了一個人,他就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

曹爽派心腹探望司馬懿,他病的吃粥也會撒一身,一年後卻追悔莫及

被低估的司馬師

司馬師此刻因為母親去世在家守孝,但是他卻在之前做過三年中護軍。

做三年中護軍能對皇權產生什麼威脅?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惑,也正因如此,司馬師才能出乎所有人意料,在暗中“

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

三千死士散在人間,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期間無一人出賣司馬師,他如何做到的?

中護軍,還是中護軍!

中護軍有任命低階武官之權,蔣濟為中護軍時,想要做武官,需要拿錢疏通,

''欲求牙門,當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

換言之,在中護軍升職有兩條路,一條路拿錢捐官,一條路靠上頭關係提攜。

普通人家的漢子,憑本事混到中護軍也就到了頭,再想升職的錢,靠俸祿一輩子也存不夠。

司馬師來了以後,這種情況變了。

司馬師志向不小,又豈會貪圖金錢,至於上級的關照他更不用在乎,畢竟他的爹已在高不可攀之位。

司馬師在位三年,中護軍升職全靠軍功與本事,給貧苦人一個升職的通路。

曹爽派心腹探望司馬懿,他病的吃粥也會撒一身,一年後卻追悔莫及

絕處逢生之餘,必然是感恩戴德,司馬師能夠陰養死士三千,若不是如此,實難再做他想,即便是如此,也不得不佩服司馬師的能力,如果沒有他,便真如曹爽所想,司馬懿根本無力翻天。

就在曹爽派李勝去刺探司馬懿一年後,曹爽去高平陵時,得知司馬懿控制皇宮,知道自己被司馬懿欺騙,追悔莫及。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