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為什麼知道勾踐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范蠡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他幫助勾踐臥薪嚐膽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

在這陪勾踐臥薪嚐膽過程中,范蠡與西施產生了感情,並私訂終身。在打敗吳國後,他卻急流勇退,毅然離開越國,帶著戀人西施泛舟江湖。據《越絕書》記載:“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這是說范蠡與西施,離開了越國,來到了理想的樂土,過上了美滿的生活。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後定居於定陶(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為什麼知道勾踐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成功之後,他從齊國寫信給文種說:“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大意是說:飛鳥射殺完了,好的弓箭就會被收起來。狡猾的兔子捕完了,獵狗就會被煮掉。越王為人陰險,工於心計。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你為什麼還不快離開呢?文種在收到信後便稱病不上朝,但最終仍未逃脫賜死的命運。而范蠡卻早早料到這一點,不得不說,是他的過人之處啊!而鳥盡弓藏自此以後便成為了一個成語,比喻事成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或加以消滅。

那麼范蠡是怎麼看出勾踐可共患難不可共安樂的呢?

范蠡為什麼知道勾踐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1,勾踐早年德行不佳——白居易詩說“越國政初荒,越天旱不已”,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國語》、《吳越春秋》為佐證,比如《國語。越語》中勾踐回憶自己的早年是:“先人就世,不穀即位。吾年既少,未有恆常,出則禽荒,入則酒荒……”;《吳越春秋》中說:“寡人不慎夭教,無德於民”、“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大約范蠡心裡清楚那個富貴時荒唐的君王才是勾踐的本來面目,貧賤時的忍辱負重,只是‘非常態’而已。

2,勾踐有親近小人,不敬大臣的舉動——越語說勾踐即位三年就想著伐吳,范蠡苦勸他說時機不成,然而勾踐的反應是“王弗聽”、“果興師而伐吳,戰於五湖,不勝,棲於會稽。”又有記載,道勾踐寵幸一位名叫石買的大夫,聽信他的話而疏遠范蠡,連文種也為忍不住為范蠡力爭。對於文種,勾踐早年大約也是不夠尊敬的,不然文種不會在他戰敗時指責他道:“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骨子裡剛愎自用,根本不聽這一班賢臣的意見,等到打了敗仗了,又拉得下臉皮來求他們為自己收拾殘局。這種前倨後恭的態度,文種是老實人,並不在意,但精明的范蠡則是暗記於心了。

范蠡為什麼知道勾踐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3,面相——這也許是後人看起來很荒唐的一點,但也是范蠡原話中順理成章能推出來的一點。他的全話是:“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我們不清楚在當時的面相家看來,‘長頸鳥喙’代表著什麼,但一定是不夠好的面相。正如秦始皇是‘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與勾踐很有相似之處,且歷史證明,他們後來的行事也同樣刻薄寡恩——面相之說,今天看來當然無稽,但在古代迷信的氛圍中,不僅范蠡尉繚會深信,就是勾踐、嬴政本人也難免不去‘自我應驗’。

范蠡為什麼知道勾踐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然而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飛鳥盡良弓藏,這是千古不斷重演的歷史悲劇,這是人性本然?

若是你我,是否也能逃脫這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