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多次戰爭均失敗收尾, 中國軍工業真的那麼差嗎 其實不然!

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促進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的興起,目的是學習西方的技術來挽救大清朝的統治,而洋務派首先學習西方的就是工業。據流傳下來的影視資料來看,中國當時的堅船利炮也是十分的令人震撼。並且有資料記載中國在甲午戰爭之前軍事實力排在了全世界的第13名,那麼令人疑惑的問題就出來了:既然中國的軍工業這麼強,那甲午戰爭為什麼還會以慘敗收場呢?

清末多次戰爭均失敗收尾, 中國軍工業真的那麼差嗎 其實不然!

奕?、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等人就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他們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的打擊之下,開始認清自己的短板,並呼籲僱用外國工匠,學習西方的技術,拯救處於危難當中的國家。曾國藩一馬當先,創立了中國本土第一家軍工廠安慶軍械所。

清末多次戰爭均失敗收尾, 中國軍工業真的那麼差嗎 其實不然!

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結束,像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湖北槍炮廠這樣的大型軍事企業如雨後春筍一般的紛紛興起。不久,就有44個兵工廠建立了起來,令人欣喜的是兵工廠不僅有數量,還有技術。雖然蒸汽機鐵甲艦這樣的大型軍事產品中國無力生產,還需要購買,但是生產槍炮等武器,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卻是小菜一碟。

清末多次戰爭均失敗收尾, 中國軍工業真的那麼差嗎 其實不然!

曾經在戰場上吃過虧的大清朝對於槍炮等的生產十分重視。首先中國在炸藥研製上獲得了驚人的成就,其次 ,洋務運動中的槍械生產也是十分令人自豪,“賽電槍”、“快利槍”等等都是當時的優秀成果,再次,火炮的生產更是叫西方人連連稱奇,中國生產者們甚至可以在沒有西方人的情況下,自己進行生產。

清末多次戰爭均失敗收尾, 中國軍工業真的那麼差嗎 其實不然!

那這樣強大的生產技術為什麼還是沒能挽救甲午戰爭失敗的局面呢?原因就在於:雖然中國的技術跟上了,但是產量卻跟不上。看到這個,有人就會發出疑問了,當時44家軍工廠,怎麼會在產量上吃虧呢?原來只有江南機器製造局等六家軍工廠有能力生產槍械,而他們加在一起最高的產量也不過年產八萬餘支,怎麼供應的上晚清數量龐大的軍隊呢?火炮的生產同樣如此,因為這些工廠是向全國的軍隊供應,其實根本就不夠分,軍隊的配給跟不上,那失敗也就成了自然的事了。

清末多次戰爭均失敗收尾, 中國軍工業真的那麼差嗎 其實不然!

晚清有那多家軍工廠,為什麼產量還跟不上呢?原因在於當時幾十家產業的分工並不合理,都是自行生產,沒有考慮過整體協作,並且產業並不完整,資源也十分有限。但即便如此,當時的工人的心血也是讓我們後代的敬仰欽佩的,他們的智慧與力量為拯救危難中的國家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