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兩軍對戰,第一排直面敵軍鋒芒,為何還有士兵願站第一排!

翻開中國5000年的歷史,幾乎能總結為這麼一句話,即: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中華民族才真正的戰鬥民族。古往今來,世界上還有比中國更戰鬥不息的民族嗎?

然而,在歷史上無數的戰鬥之中,卻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兩軍對戰時,第一排士兵直面敵軍鋒芒,卻為何還有士兵願意站在第一排呢?

古代兩軍對戰,第一排直面敵軍鋒芒,為何還有士兵願站第一排!

對於這一問題,相信大家都知道一個答案,即: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所以,長官要求他站在第一排,不願意也不行,只能乖乖的在第一排,直面撲面而來的死亡氣息!

站在第一排計程車兵,先不談死亡率如何,但說看到千軍萬馬直面而來的場景,可能就讓很多人腿發軟,場面可謂非常恐怖!

然而,除了長官命令之外,其實還有二個原因!在揭開這兩個原因之前,先解答一個問題,即:第一排士兵從何而來?關於這一點,有二個事跡可以說明!

古代兩軍對戰,第一排直面敵軍鋒芒,為何還有士兵願站第一排!

(1)《三國演義》中,呂布麾下有一個悍將高順,他指揮的就是陷陣營,每一次出站,幾乎都是他打前鋒。對一支軍隊來說,陷陣營就相當於處於“第一排”!

史書上對高順陷陣營的評價是:“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所以,由此觀之,第一排士兵可能來自“悍卒”,能做到“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效果。如果找弱雞,第一排就被人輕易殺掉,對士氣打擊太大了。

古代兩軍對戰,第一排直面敵軍鋒芒,為何還有士兵願站第一排!

(2)後世很多朝代有一個習慣,就是把充軍的罪犯,或抓來的百姓等,放在第一排。一方面罪犯比較悍勇,死了也活該,一方面第一排死亡率相對較高,消耗對方實力。

看過宋朝電視劇的朋友,相信對此都有些印象,宋朝名將狄青,就曾被充軍,正是在屢次衝鋒之中脫穎而出,最後成了樞密副使——國防部副部長!

元清兩朝打仗,特別喜歡用百姓消耗對方實力。元清進攻中原王朝的城池,經常會抓一大批百姓做擋箭牌,也消耗守城的實力,比如江陰八十一日!這屬於長官命令,不從即死!

古代兩軍對戰,第一排直面敵軍鋒芒,為何還有士兵願站第一排!

那麼,為什麼第一排士兵不逃呢?或者說,甚至有部分士兵願意站在第一排呢?在血腥的戰場上,將軍一生下令,士兵不得不從,否則就是死!除此之外,還有二個原因!

第一,死亡率相對較低!處於戰場上,站在最後一排,死亡率通常最低,這個不必說!但如果和站在中間的相比呢?出人意料,第一排死亡率卻反而更低一些。原因很簡單,第一排有盾牌,所以敵軍弓箭射不到,中間人反而倒黴。當然,短兵相接之後,生死有命吧!

第二,近水樓臺先得月!站在第一排,就意味著離功勳更近一步!比如上述的“悍卒”,可能第一個登上城牆,可以第一個斬將奪旗,可能第一個破壞敵陣等,從而立下大功勞。對於小兵來說,拿到一個大功勞,這一輩子可能就衣食無憂了,這算是搏命吧。

古代兩軍對戰,第一排直面敵軍鋒芒,為何還有士兵願站第一排!

由此可見,士兵站在第一排,不一定死得快,反而更容易建功立業。尤其重要的是,對充軍的罪犯來說,一旦立下功勞,不僅能抵消罪行,還能升官發財,衣錦還鄉。可以說,對於充軍的重刑罪犯來說,沙場搏命是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