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一招美人計,徹底降服高翰文,沈一石確實是大才

自從“改稻為桑”的國策落到浙江,先是遭到了胡宗憲的拼命抵制;然後,“嚴黨”又指示鄭泌昌、何茂才等人“毀堤淹田”,似乎為“改稻為桑”創設了必要條件,可胡宗憲用一道奏疏讓這項國策再次擱淺。逼著胡宗憲辭掉“浙江巡撫”以後,嚴世蕃精選了“探花出身”的翰林院編修——高翰文,接替只活了不到兩集的馬寧遠,成為新任“杭州知府”。

杭州知府,可謂“改稻為桑”的前鋒力量,嚴世蕃為何會選用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呢?

大明王朝,一招美人計,徹底降服高翰文,沈一石確實是大才

對於這個問題,嚴世蕃曾經給出過這樣的說明:

“翰林院那種清苦本就難捱,儲才養望本就是為了施展,他們這種人火裡水裡若真能掙出來,便不枉此生。”

翰林出身,急於建功立業,讓高翰文赴任杭州就等於給了他一個施展才能的平臺,他必定會倍加珍惜、認真對待。

“再說,這一次讓他去推行改稻為桑的國策,倘若引起民變,面對朝野也算有個遮擋。”

浙江“改稻為桑”的國策接連擱淺,屢次受挫,現在又要兼顧賑災,推行起來的難度更大。更重要的是,嘉靖皇帝還曾暗示過推行這項國策的底線,那就是絕不能逼反東南。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局面,嚴世蕃不能不給自己留條後路,高翰文就是他將來用以甩鍋的後路。

除此之外,出身書香門第的高翰文,還兼具“正義”和“剛正”的特點,只有舉薦這樣的官員出任“杭州知府”,嘉靖皇帝才會答應;只有這樣的人出任“杭州知府”,才能保證鄭泌昌、何茂才等浙江官員不至於斂財太過,不至於將上面的經唸錯得太離譜。

大明王朝,一招美人計,徹底降服高翰文,沈一石確實是大才

只不過,也正因為“書生本色”,高翰文初到浙江便和鄭泌昌、何茂才等人唱起了反調。再加上海瑞和王用汲的拼命反對,“改稻為桑”的國策再次擱淺。

為此,在詳細瞭解了高翰文的詳細資訊,得知高翰文不愛權、不愛錢以後,富商沈一石決定以“美人計”將其收服。

注意,沈一石的“美人計”並不是用芸娘將其拉攏,而是想掌握兩人“私會”的證據,用以要挾高翰文。

首先,高翰文的出身決定了他對清名、聲譽的重視程度,一個朝廷重點培養的青年才俊卻和一個太監的對食私會,這要是傳出去,高翰文就會徹底毀掉。

再者,芸娘畢竟是織造局總管太監楊金水的人,楊金水背靠皇宮,更是不能得罪。

所以,只要掌握了高翰文和芸娘私會的證據,高翰文就必定會被牢牢控制,絕不敢再對“改稻為桑”提出異議。

好,那我們就來看下沈一石如何設局,高翰文又是如何上套?

首先,沈一石以織造局的名義邀請高翰文“看絲綢”,讓高翰文不能拒絕也不敢拒絕。

然後,沈一石果真就帶著高翰文來到了製造坊,假模假式地向其介紹了製造坊的具體情況,用以放鬆高翰文的警惕;更重要的是,看完了織機,再看織出來的“綢樣”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大明王朝,一招美人計,徹底降服高翰文,沈一石確實是大才

來看沈一石的這道轉折:

“高大人,這裡太吵了,我看還是先帶您看看綢樣!”

只有前去看“綢樣”,才能聽到芸孃的琴聲,才能將“深通音律”的高翰文吸引,有鋪墊、有轉折,順理成章、步步為營。

只是,在看綢樣的地方,養了一個彈奏廣陵散的高人,確實有點突兀,也難怪高翰文會對此產生疑問,甚至懷疑沈一石的真正目的。我們再來看下沈一石的解釋:

“琴聲綢色皆乃我天朝風采,跟西洋人做生意不只為了多買絲綢,將口碑傳到異邦,也是我織造局的職責。”

對啊,織造局本就兼顧著外交的職責,沈一石的解釋無懈可擊,高翰文的疑慮被輕鬆打消。

接下來,沈一石繼續“介紹”絲綢,而高翰文早已被琴聲吸引,心不在焉。等到高翰文聽出琴聲中的一個錯音時,給出了“可惜”感嘆。對於高翰文如此突兀的兩個字,沈一石自然要問“為何可惜”。

好了,高翰文開始賣弄了,這是書生的特點,是“深通音律”之人的共性,更是高翰文必然會有的表現。正如旁白所言,高翰文“因為走了仕途,才抑住了吟風弄月的心思”;更何況,自從來到浙江以後,高翰文面臨著一個更為複雜、更為現實的官場,這勢必會讓其心中的清高之念,再次旺盛燃燒。

大明王朝,一招美人計,徹底降服高翰文,沈一石確實是大才

既然高翰文已經被琴聲吸引,沈一石開始展現自己高超的應對技巧:

“聽了大人這番高論,鄙人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大人可否賞臉,指點指點鄙處這位琴師?”

這裡牽扯到一個職場生存的關鍵問題,逢迎拍馬和請教問題,哪種方式更能拉近和領導之間的關係?

我們用一個例子予以說明:

領導,您這書法寫得太好了,力透字背,頗有古人之風啊!

領導會怎麼想?一般情況而言,你會立馬被定性為阿諛奉承,讓領導心生反感!

可如果你選一種方式呢?

領導,您看我這幾個字老是寫不好,麻煩您給指點指點吧!

領導又會怎麼想?最大可能就是笑意盈盈地指點一二,上下關係瞬間拉近。

好為人師,是人之天性,更是居高位者的共性!

沈一石正是瞅準了這一點,才會請求高翰文對這個“錯音”指點,高翰文還會拒絕嗎?

而後,高翰文來到了琴房之內,沈一石對這位琴師說道:

“你有福,遇到高人指點,好好請教吧!”

先把高翰文捧起來,讓其不好意思拒絕指點。

大明王朝,一招美人計,徹底降服高翰文,沈一石確實是大才

而後,芸娘重彈了一遍後,再次給予助攻:

“剛才大人說,這段應該是角音,我明白了大人說的意思,但所有的曲譜上都沒有記載,請大人指教。”

剛剛被沈一石捧起來的高翰文,尚未從高處下來,又有一位驚為天人的女子稱其遠勝曲譜記載,這接二連三的吹捧,但凡意志稍微有點不堅定的人,肯定會立馬淪陷。

看到了驚為天人的芸娘,呆愣之後,高翰文突然意識到自己失態了,趕緊將偷偷走出房間的沈一石叫了回來。

我們再來看下沈一石的巔峰操作——他拿來一份賬冊,然後給出了“廣陵散,只能一人彈、一人聽”的解釋。

手裡拿著東西,用以證明自己剛才離開房間並非刻意讓兩人獨處,而是去拿東西了,打消高翰文的疑慮。給出廣陵散只能一人聽的解釋,既能讓高翰文了解自己對音律的精通,進一步拉近兩人的關係;又能再次給出自己離開房間的解釋,併為高翰文後來會單獨留下指點芸娘奠定了基礎。

大明王朝,一招美人計,徹底降服高翰文,沈一石確實是大才

聽到沈一石對音律如此精通,高翰文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能冒昧問一句嗎?你在織造局當什麼差事?”

來看沈一石的回答:

“平時和織師們琢磨一些花紋圖案,主要還是和外埠商人談談生意!”

注意,沈一石並沒有欺騙,他的工作本就如此,只不過,他省略了最為關鍵的部分,那就是浙江首富的名頭。

只是,如果這個名頭亮出來,高翰文立馬就會將其認定了“兼併土地”的有錢大戶,這出計劃周密的“美人計”也就會立馬泡湯。

聽到沈一石是如此身份,高翰文再次給出了“可惜”的感嘆,意思很明確,如此天人,竟為一個這樣人擁有,實在可惜。

好了,高翰文上套了,沈一石接下來該為兩人鋪設在一起的可能性了:

“職下失禮了,我的親侄女,長兄長嫂早年亡故,我只好把她接過來帶在身邊,教她樂曲琴藝,心養高了,不願嫁人,等閒的我又不好委屈她。暮去朝來,二十了,竟成了在下的一塊心病。”

沈一石的這段話就只有一個意思:大人,別誤會,她是我親侄女,而且尚未婚嫁,正想著找個非等閒之人嫁出去呢!

大明王朝,一招美人計,徹底降服高翰文,沈一石確實是大才

再來看高翰文的反應——給出了“難得”感嘆,然後立馬回過神,說道:

“野有餓殍,豈是雅談之時,我們還是談談織造局絲綢的事吧!”

從“可惜”到“難得”,高大人明顯動心了!而且,高翰文開始遮掩自己的慌亂心思,開始給出解釋了,而解釋就是掩飾,沈一石的“美人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