佴革龍老寨之戰沙定洲政權的覆亡!

沙定洲,為王弄土司沙源之子,沙源驍勇善戰,在萬曆中後期立下了赫赫戰功,於是朝廷加官進爵,沙氏的勢力在滇東南越來越大,沙源死後,長子沙定海繼承了父親的職位,但是沙定海懦弱無能,不久便被沙定洲驅逐,就這樣,在沙定洲的經營之下,沙氏勢力又強大起來。

佴革龍老寨之戰沙定洲政權的覆亡!

沙定洲之妻萬氏,原為阿迷州土司普名聲之妻,在普名聲死後,先嫁沙定海,後嫁沙定洲,《廣陽雜記》記其名為萬彩雲,按照目前所見的一些明末的雜談筆錄而言,也算是個女中豪傑。但有關於她的史書記載,實際上還是有些模糊的,按照《明季南略》的記載,萬氏(《明季南略》記載為範氏)“美而豔,有奇力、且多智,而不好靜”,這個女的在其夫普名聲死後,是主動接近沙定洲,與之結婚,而《海外慟哭記》的記載就有點意思了“名聲妻,沙源女也;無子,江右賈人萬某有女,故倡也,名聲嬖之,遂娶焉,生子祚遠。已而名聲、祚遠俱死,歸於沙氏,破數家;最後,及妻定洲。定洲之年,與其子祚遠相若也”也就是說,萬氏的年齡比沙定洲恐怕要大上十幾歲,而且其相貌不佳“滇人疑其為夏姬;及獻俘,魋墨奇醜,莫不大笑”,但實際上,也有不少史籍記載萬氏的容貌是相當美麗的。

佴革龍老寨之戰沙定洲政權的覆亡!

綜合史料可以推斷,萬氏在自己的丈夫阿迷洲土司普名聲死後,大概是為了壯大自身的實力以自保,於是轉嫁沙氏,沙定海懦弱無能,很快被其弟沙定洲逐走,於是萬氏又改嫁沙定洲,在普名聲的兒子們相繼亡故之後,萬氏統轄了原普名聲的部屬,正式併入沙定洲的勢力,萬氏本人也成為了沙定洲集團的領導者之一。夫妻二人及其黨羽一同策劃了攻滅沐天波,割據雲南的計劃,但是隨著大西軍的入滇,短命的沙氏政權節節潰敗,割據雲南,稱王稱霸,成了黃粱一夢。到1648年,夫妻二人已是窮途末路。

佴革龍老寨之戰沙定洲政權的覆亡!

佴革龍老寨之戰沙定洲政權的覆亡!

1648年7月,李定國,劉文秀大軍南征沙定洲殘餘勢力,攻打蒙自、阿迷州地區。沙定洲原本的軍事實力相比於大西軍而言,就是比較弱小的,經過一年多的潰敗,軍事實力相比於從前更是大大削弱,此時在李定國,劉文秀大軍的進攻之下,根本毫無招架之力在阿迷州,沙定州僅僅派出了1000多人迎戰大西軍,結果戰敗,萬氏的老窩阿迷州被大西軍一舉攻克,沙定洲殘餘勢力退到沙氏老窩蒙自,結果又沒守住,然後跑到了佴革龍老寨,繼續負隅頑抗,李定國大軍將整個寨子包圍得水洩不通,這一圍就是20多天,此時攻守雙方都出現了缺糧的狀況,但是大西軍的後方是穩固的,李定國劉文秀派人回昆明搬糧,僱傭了大量的民夫搬運糧草,同時封住了山下的水源,沙定州的殘兵敗將陷入了又無糧又無水的窘境,在山上扔下滾木擂石襲擊那些封住水源的大西軍士兵,李定國趁夜在山下修築了簡易公事,擋住了那些滾木擂石。

佴革龍老寨之戰沙定洲政權的覆亡!

李定國又故 技重施,在佴革龍老寨所處的土山下打洞,把佴革龍老寨轟塌了一角,沙定州只得又帶領為數不多的部隊逃入九龍屯,結果又被李、劉大軍包圍,九龍屯裡的水源情況更為糟糕,這裡的水全部儲存於錫池中,本來就是應急所用,這個時候根本不可能滿足守城的需要。但沙定洲依舊滿懷希望,因為在最初謀逆之時,他和土司王灼、李老虎等人結盟,此時希望這幾個人來救他,然後帶領著人馬退往安南。

佴革龍老寨之戰沙定洲政權的覆亡!

然而,王灼等人見大西軍已經基本平定了雲南,各地紛紛脫離沙定洲的統治,,再跟著沙定洲,那就是必死無疑,好漢不吃眼前虧,這些沙定洲昔日的盟友乾脆向李定國、劉文秀投降,這樣,沙定洲政權最後的希望也落空了。

佴革龍老寨之戰沙定洲政權的覆亡!

最終,沙定洲不得不派遣熊一舉、湯嘉賓到李定國營中接洽投降,李定國劉文秀派人和熊、湯等人進入九龍屯招撫沙定州殘部,沙定洲自己到大西軍軍營中磕頭,請求投降,劉、李二人假裝接受了沙定洲投降,李定國命人領著他參觀大西軍軍營,以軍威恫嚇沙定洲,又賜給他蟒袍以及大帽,安撫之,約定一日之後請他以及所有的叛軍頭目吃飯,但暗地裡 又備下了300名士兵,命令他們帶好麻繩埋伏在大營之中,等著他們來赴宴,喝得酩酊大醉之時,300名士兵突然衝出,把沙定洲以下百餘人全部捆得結結實實,同時派兵衝進九龍屯,活捉萬氏以及沙定洲全部的子女,並且將其他的叛軍全部斬盡殺絕。除九龍屯之外,其他附逆的山寨既往不咎,於是,殘餘叛軍紛紛投降,沙定洲短命的政權自此宣告覆滅。

佴革龍老寨之戰沙定洲政權的覆亡!

失敗者的命運是悲慘的,沙定洲、萬氏、湯嘉賓等百餘人被李定國押回昆明,幾十人被五花大綁,跪在甬道之中,孫可望請來沐天波,沐天波喝斥沙定 洲“我待你不薄,為何奪我300年之基業呢?”沙定洲此時自然無言以對,既已失敗,只有等死而已,還有什麼可解釋的呢?沐天波走上前,打了沙定洲一拳,又踢了他一腳,然後向孫可望致謝,孫可望下令把沙定洲、萬氏等人全部以酷刑處死,沙氏土司勢力被大西軍徹底摧毀,從此之後,雲南逐漸進入了孫可望—永曆政權的統治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