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晚清時期,陝甘地區因深居西北內陸,交通不便,很少有攝影師踏足這塊土地拍攝照片。不過,1910年(宣統二年)3月,《泰晤士報》記者喬治·沃尼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克服種種困難,深入甘州、涼州、肅州一帶,拍攝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甘州當地的大車。

甘州、涼州、肅州都在今天的甘肅省境內。莫理循的這些照片,讓我們看到了歷史上乾旱、貧瘠的甘肅以及此地生活困苦的居民。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高臺縣的駝隊。

從地理位置上看,上述地區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古絲綢之路南北兩線和“居延古道”交匯點上,歷來為戰略重鎮,兵家必爭、商旅必經之地。千百年來,全副武裝的軍隊和滿載貨物的商隊穿梭往來,不絕如縷。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荒原上廢棄的烽火臺。

上述地區氣候乾旱,年降水量不足百毫米。根據莫理循拍攝的這些照片,觸目所及都是戈壁沙漠,給人以荒蕪、淒涼之感。惡劣的自然條件讓當地百姓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這些照片明確地告訴我們,當地嚴重缺水。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來自涼州的官差。

在甘肅的那一段時間,莫理循看到這樣的景象:傾頹的城牆、人數不多的村莊、荒涼的河谷和大山、塵土淹沒腳踝的道路,以及麻木、遲鈍、辛苦但平和知足的官差、馬伕和農民。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黑泉的村民,那幾個孩子衣不蔽體。

莫理循瞭解到,由於歉收,飢餓在甘肅普遍存在,很多地方已經有三年顆粒無收了。但是,缺糧並非完全因為天氣乾旱,更主要是人為因素。“糧食缺乏是由於大面積種植罌粟而非穀物。”因為貧困,農民想種罌粟多獲利潤,但種罌粟導致缺糧,缺糧導致糧價高漲,所以農民不得不經常忍飢挨餓。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農民的院落。

除了自然風光,莫理循更多地把鏡頭對準社會底層。他的照片記錄下的大多是破敗的村莊以及衣衫襤褸的窮人,很少有衣著體面計程車紳、官僚、商賈。此舉可能有獵奇的意味。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疲倦的旅人。

莫理循這樣描述他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他們骯髒的程度令人吃驚。客棧的院子裡有一口井,井口低於地面,院子裡流出的水有可能流進井內,汲出的水中就可能有地面的汙水。如果是醫生,肯定注意到這裡普遍流行肺病。所有的人都有隨地吐痰的習慣。房屋空氣不流通,忽視排水設施,必然會產生肺病。”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護送莫理循計程車兵。

這名拿著長矛計程車兵,受命從撫彝廳開始護送莫理循西行。據莫理循記載,他只有18歲,但面孔飽經風霜,看上去倒有40歲,艱難的生活給了他滄桑的面孔。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荒涼的村莊。

西北一帶戰亂較多,導致很多村莊變成廢墟,村民或死於戰亂,或四散奔逃。莫理循說:“村莊毀壞是這個省大部分地區的特徵。”

老照片:晚清的貧困能到什麼程度?村莊破敗,百姓穿破衣爛衫

嘉峪關東門樓。

嘉峪關是位於河西走廊上的一處隘口,峽谷穿山,危坡逼道,形勢非常險要。此地也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有邊陲鎖鑰之稱。嘉峪關城池由內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線組成,與長城連為一體,壁壘森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