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放大後,我看到了北宋亡國的預言!

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據著光輝閃耀的地位。它突破了唐代以後人物畫主要以宗教和貴族生活為主的侷限,描繪城市和市井小民生活場面,再現了12世紀超級大城市開封的風貌,成為中國繪畫史上的豐碑。

西方人讚譽《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風俗畫長卷”,該畫成功描繪出清明時節,汴京城內和城外社會各階層的生活景象。乍一看,畫中呈現出的是一幅繁榮忙碌的場景,好似盛世的景象,然而仔細觀察,才會發現,作者還蘊藏著更深的意圖。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我看到了北宋亡國的預言!

《清明上河圖》成畫於北宋末年,當時的北宋處於宋徽宗統治時期,此人任用奸佞,為了自己的奢華生活,縱容臣子盤剝百姓,農民起義不斷。而北宋外部,強盛的金國虎視眈眈,在這種情況下,北宋皇朝其實已經有大廈將傾之勢。而從《清明上河圖》中,放大後仔細看,我們能夠從很多地方,感受到畫家張擇端的憂患意識,看到了北宋亡國的預言。

《清明上河圖》開卷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奇特的樹,為什麼奇特呢?是因為這棵樹至少有五六處地方,樹幹齊根而斷,而斷掉的主幹,如一把利劍般,指向京城。開篇位置就畫著這樣一棵樹,不得不讓人猜測畫家意有所指。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我看到了北宋亡國的預言!

如果你說這是巧合,自然界什麼樹都有,畫家也只是在寫生而已,那麼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樣的樹不止一顆。就在畫卷的虹橋附近,一家店鋪的院內,有顆枯死了的樹,如同白骨般矗立在那,而它的主幹同樣折斷,樹幹也如同利劍,指向汴梁城。

兩棵樹色調一樣,甚至形狀也幾乎相同,這就很讓人不懷疑,這是畫家的刻意為之了。而作者把無頭之樹放在卷首位置,無疑是想引起人的注意。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我看到了北宋亡國的預言!

若說斷樹指京城,其中的深意還只是猜測,那麼《清明上河圖》上描繪的富人與窮人的生活狀態,則是明確表明了,這一片繁榮下的深深隱憂。

畫卷中,有一處地方非常有對比意義。在那一處畫面的右上方,是一支踏青歸來的隊伍,貴人坐轎而行,前呼後擁,好不愜意。然而就在畫面下面部分,是一行五人正在趕路,他們包裹得嚴嚴實實,好似在寒風凜凜中艱難前行,與踏青隊伍中人短衣短褲的打扮形成了鮮明對比。更有意思的是,兩支隊伍被一牆隔開,可謂冰火兩重天,這正是當時貧富分化,階級矛盾激烈的生動體現。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我看到了北宋亡國的預言!

畫中另一處地方,更是能直接看到貧富的分化明顯,一個衣衫襤褸的小乞丐,正在向一群欣賞汴河景色的人乞討,那些人衣著講究,面對小乞丐的哀求,卻揮手讓他走開。如此畫面,在繁榮的景象下可以說極不和諧。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我看到了北宋亡國的預言!

百姓為生活掙扎,北宋的官員卻在明目張膽的受賄。畫中有一處地方,門前牌匾上寫著“趙太丞家”,在這位高官門前,有兩個送禮的人,一個剛剛到來,肩上扛著一袋禮物,手上還提著一個盒子,另一個坐在門前,腳邊也是沉重的袋子。兩人的禮物的價值,顯然不輕。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我看到了北宋亡國的預言!

《清明上河圖》中,畫家不僅畫出了市井小民的掙扎,官員的腐敗,也畫出了北宋統治者的荒淫奢靡。在畫中有一處神秘的宅院,很多人認為是官衙,不過仔細觀察,卻能看出蹊蹺。

衙署是官府辦公的地方,而這處地方門前,則是隻能容一騎一轎透過的小橋,而且此處地處偏僻,分明是一處隱秘的私人宅院。門前有幾個官兵,似乎在等人,他們神色疲憊,說明在這裡待了很久。而在宅院門邊,立著一柄華蓋,從這個能推斷出,官兵們等待的人,可能是徽宗皇帝。歷史記載中,就說宋徽宗經常到李師師家中,與其幽會,這在當時也不是奇聞,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畫家能知道此事也很正常。

《清明上河圖》放大後,我看到了北宋亡國的預言!

民眾為了生活而掙扎,官員卻貪汙腐敗,以權謀私,皇帝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這樣看來,《清明上河圖》不只是一幅描繪北宋風情風俗畫,也是一幅盛世危言圖。該圖成畫不久,北宋就在金軍鐵蹄下滅亡,這已經不能用巧合來形容了,似乎印證了作者的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