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無援兵可求,內部混亂難平”,面對奧斯曼人拜占庭已走投無路

因此君士坦丁十一世,便向曾經向自己下黑手,甚至是下死手的羅馬教皇求助,希望能夠得到西歐十字軍和天主教會勢力的支援,以便解決燃眉之急。

君士坦丁十一世為了能夠說服羅馬教皇,甚至不惜放棄整個拜占庭人的宗教信仰。我們要知道中世紀的西歐,和拜占庭帝國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雖然其信仰的都屬於基督教發展演變後的教會,但是還是有一些不同的,西歐人信仰天主教,拜占庭人信仰希臘正教。

而君士坦丁十一世隨意代表拜占庭人,向羅馬教皇卑躬屈膝,甚至犧牲自己信仰的做法,讓拜占庭人以及希臘正教人士深感不滿。

“外無援兵可求,內部混亂難平”,面對奧斯曼人拜占庭已走投無路

對此,整個君士坦丁堡,可以說是亂成了一鍋粥,雖然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由於其採取了激起民憤的不當舉措,便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

直至君士坦丁堡陷落之時,拜占庭人還在為宗教信仰爭論不休,沒有人去顧忌帝國的存亡,君士坦丁堡的存在。

君士坦丁十一世無奈之下,只得選擇再次向羅馬教皇尋求幫助,但是此時的西歐世界,已經和此前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期的西歐世界,有了很大的變化。

“外無援兵可求,內部混亂難平”,面對奧斯曼人拜占庭已走投無路

最為明顯的就是公元1453年,或者說公元15世紀的西歐,已經基本上走出了中世紀,其中一個明顯的標誌,便是天主教會勢力已經走向衰落,不再具備此前的那種絕對統治力,羅馬教皇的號召力也不再那樣強力和有效。

此外,從當時西歐的局勢發展來看,其封建主勢力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拯救拜占庭帝國。英法百年戰爭剛剛結束不久,法國雖然能夠贏得此次戰爭,但是對於自身消耗過大,無法東顧。

英國由於戰爭失敗,內部統治集團矛盾激化,正處於新一輪的玫瑰戰爭的前夜,因此也不可能出兵援助。

而德意志此前雖然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但是由於封建勢力的崛起,天主教會也失去了絕對的統治力。

“外無援兵可求,內部混亂難平”,面對奧斯曼人拜占庭已走投無路

此時的德意志正處於,各諸侯分裂割據的混亂時期,因此也不能出兵去幫助拜占庭。就這樣整個天主教會以及西歐封建主勢力,都無法提供支援,獨木難支的君士坦丁十一世,也只好去面對奧斯曼人的猛烈進攻了。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種沒有支援的情況,讓拜占庭陷入到了無窮無盡的黑暗當中,君士坦丁堡這座華麗的城市,自然也就面對其應有的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