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夕!

現在人們對中國史比較熟悉,對西歐史略知一二,對拜占庭史則陌生的居多。因此,我們雖然在聊正史,但如果文章中反覆出現伊薩克二世、阿歷克賽三世、阿歷克塞四世、五世等稱呼,又十分容易使讀者覺得頭昏腦脹。讀史關鍵是要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而不是一個人具體叫什麼,或者一個城市具體叫什麼。因此咱們在敘述這段既混亂又有趣的歷史過程中,能用簡稱的用簡稱,能用更容易理解的通俗化表達的儘量不用學名。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夕!

拜占庭帝國是古羅馬帝國的延續,只不過在1000多年裡領土越做越小罷了。帝國末期有一個王朝叫安傑洛斯王朝,由於其他王朝沒有一個是“安”字打頭的,所以你也可以把它記成安王朝。這個安王朝一點兒都不“安”,經歷了六個皇帝,總共也才十九年,你就知道它裡面亂到什麼程度了。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夕!

正是因為亂,假如我們平行敘述,你也會跟著覺得亂,那和你平時看普通的史書也就沒啥區別了。咱們要想抽出一條清晰、明確的歷史脈絡,就要挑一個主角出來。這個主王朝的主角,無疑就是阿歷克塞三世,歷史上的他是沒有外號的,為了方便記憶,也為了總結其一生軌跡,我覺得稱呼其為“流竄者”比較合適,至於為啥這麼叫,故事展開你就明白了。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夕!

話說這個安王朝的前面,有一個堪稱拜占庭復興的王朝,名叫科穆寧王朝。這個科穆寧王朝裡的皇帝之所以能夠復興,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他們請來了西方的十字軍。十字軍東征可以說是讓拜占庭人即依靠又憎恨,因為假如沒有他們,拜占庭帝國可能會被塞爾柱人提前滅亡,同時也是因為有了他們,君士坦丁堡在陷落於突厥之前,率先陷落於十字軍。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夕!

正是由於民眾對於科穆寧王朝幾任皇帝親西方的政策不滿,而導致了連續爆發的君士坦丁堡大暴亂。在那段日子裡,有兩個貴族出身的親兄弟,一個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流竄者”,另一個是他的弟弟伊薩克。兄弟倆都致力於推翻親西的科穆寧王朝,流竄者首先嶄露頭角,被發現並被迫流亡。他曾在拜占庭周邊的許多國家流竄多年,比如塞爾柱人的王宮、阿拉伯人的王宮等他都住過。雖然被人看不起,但由於其貴族身份和立場,保住了一條命。弟弟伊薩克倒是沒暴露,並在關鍵時刻成為了君士坦丁堡暴動的領袖,科穆寧王朝最後一個皇帝被暴動推翻後,伊薩克被推舉為新的皇帝,他也就成了這個安王朝的開朝皇帝。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夕!

伊薩克是個還不錯且很務實的皇帝,從兩點就能看得出來。其一,他登基後把哥哥流竄者接回君士坦丁堡,並給他奉上了“至尊”的頭銜,也就是除皇帝以外貴族頭領的意思,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二務實則體現在推翻科穆寧王朝後,伊薩克並沒有實現他當初所喊出的遠離西方的口號,而是在明確分析周邊外來入侵勢力、權衡利弊後深刻的明白,拜占庭如果不利用十字軍的力量,很難繼續存續下去。於是他決定,允許西方的騎士們,合法地透過拜占庭帝國的小亞細亞領土。

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夕!

本來這一政策是為了方便十字軍去幫自己打突厥,結果自己的都城將面臨毀滅。歡迎關注,下期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