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遺留下來的銅錢,新任皇帝們是如何處理的

歷史上,每一位登基的皇帝基本都會施行新一輪朝政決策,進行改朝換代,彰顯自己的威風。而事關天下民生的錢幣則備受廣大關注。大家知道我國古代的貨幣有很多,大部分皇帝都會採用自己的錢幣當流通錢,那麼對於前朝遺留下來的銅錢等,新任皇帝們會如何處理呢?

前朝遺留下來的銅錢,新任皇帝們是如何處理的

由於技術水平問題,很多朝代都沒發展有紙質錢幣,多是以銅錢、銀、金等替代。那麼銅錢本身就是金屬,不像紙一樣容易腐朽無用,其存在一定的用途價值,甚至可以回爐重鑄,用於其他方面。例如,漢代時,君主命錢幣工坊大量鑄造五銖錢來融入社會流通,此類貨幣備受歡迎,之後數代帝王們亦為之接納,願意繼續沿用舊朝的五銖錢,故而就不下令處理,任由天下百姓繼續使用。

前朝遺留下來的銅錢,新任皇帝們是如何處理的

直到唐朝,中原大地的老百姓還時而慣用五銖錢。當時百姓的見解,可能只要錢幣品質好不容損壞,體量厚重的話,都會繼續當錢來花。特別是在大部分時間裡,朝廷沒有強令施行相關的新錢幣制度,故而沿用了下去。

有些帝王也推行自己的錢幣,可品質堪憂,傳入民間,老百姓用著不習慣,故此新幣流通度沒有舊朝錢幣高。五銖錢大約在我國曆代王朝流通近五百年,唐朝初期,百姓還樂於使用五銖錢,隨著唐朝出現輝煌盛世,各種文化大爆炸,擁有了自己的唐朝銅錢,唐高祖時期,推行過大型錢幣改革措施,律令廢除五銖錢,這時漢朝的五銖錢才慢慢被取代,可民間百姓還是依舊保留著自己的五銖錢。

宋朝之後,一些帝王沒有牽制唐朝舊幣,使得唐代銅錢多在宋朝通用。從客觀角度看,大部分帝王對於前朝的錢幣銅錢等大多是任由發展,並沒有進行一滅到底的處理措施。

前朝遺留下來的銅錢,新任皇帝們是如何處理的

根據資料,到了明朝,民間百姓所使用的銅錢有八成是唐宋兩代傳留下來的銅錢,五銖錢逐漸退出舞臺,有的是被回收重新鑄造了。這種由官府回收前朝銅錢的做法,早在唐代就出現,當時唐朝天寶年間,朝廷出資近三十萬貫新銅錢換取京都居民手上的“惡錢”,有記載道:“宜令所司即出錢三數十萬貫餘,分於兩市,百姓閒應交易所用,不堪久行用者,官為換取,仍限一月時日內使荊庶單貧無患,商旅必通。其過限後輒敢違犯者,則一事以上,並作條件處分”。

所以舊朝銅錢,在唐宋兩代亦有過回收現象。元朝後,由於蒙古人執政,前幾朝的銅錢舊幣被大量“限制”,元朝人開始使用紙鈔貨幣,使得這些舊銅錢在元朝一無是處,沒人使用。

前朝遺留下來的銅錢,新任皇帝們是如何處理的

元朝製造大量的元鈔發行給百姓使用,到了末期天下大亂,通貨膨脹經濟崩塌,元朝建立的紙鈔體系被完全拉垮,特別是紙不值錢,不像銅錢可以回爐重鑄,故此明朝建立後,沒回收元朝紙幣。元朝皇帝採用的處理方式是,直接禁用元朝的紙幣,導致許多人哭不出聲。

後來明朝滅亡,清兵入關成立清朝。這時的統治者,可能對中原還不太熟悉,各種制度不完善,故此部分沿用了明朝的制度以及貨幣,這措施使得明朝銅錢得以保持流通。可當清朝根基發展鞏固後,帝王們就下令禁用明朝銅錢以及往朝的各類舊錢幣。

前朝遺留下來的銅錢,新任皇帝們是如何處理的

清朝鑄造有屬於自己的特色錢幣,名為清錢。由於前朝的各種錢幣早已融入民間,清政府專門成立舊幣兌換機構,百姓們可以用舊朝錢幣兌換清錢,當然兌換比例差距是挺大的。尤其是在清朝管制下的兩廣地區,當地居民喜用唐代開元通寶,門把手、窗戶等都會釘串幾個,以求吉利。

故此該兩地區的開元通寶回收量很大,清朝迫不得已,特別批准當地人可以用開元通寶兌換雍正通寶。以此看出,清朝期間,前朝銅錢貨幣以這種方式實現了新舊朝的互透過渡。

前朝遺留下來的銅錢,新任皇帝們是如何處理的

從資料和出土的文物上看,清朝每一代帝王都會鑄造屬於自己的銅幣,多為印刻上自己執政的年號,如崇德通寶、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等等。那麼遺落在民間的前朝銅錢,基於是銅元素的原因,清朝會使用回收政策來進行重鑄,然後再製造出自己年號的通寶。

可清朝皇帝的通寶並非是純銅鑄造的,康熙通寶摻雜著一半鋁,使得成為一枚半鋁半銅的貨幣,輪價值自然比不上前朝銅錢。當然這不是因為康熙摳門,主要是因清朝的奸商作亂,當時按照官府規定的兌換比例,一兩銀子能換2000銅錢,真交易起來其實就只能換750枚銅錢,因為交稅的時候,官府只要銀兩,一些奸商人就把收來的銅錢拿到自己的私下工坊回爐,選擇鑄造各種銅器,然後高價出售,倒騰幾番就賺到了30倍以上的利潤,之後越來越多人跟風。

前朝遺留下來的銅錢,新任皇帝們是如何處理的

綜上所述,我國曆代皇帝多少都有鑄造自己年號銅幣的做法,對於舊朝錢幣,一則是容納,任其流通,二則是下令禁止,然後回收重鑄。如果遇到在搞“大統一”的皇帝,多以禁令舊朝貨幣流通為主,然後廢品利用,回收再鑄。如今,代表各朝代的銅錢通寶,多以被重鑄消失,有的隨主人埋入墳墓,用的成為了愛好者的收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