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時局,德國賺大發了

《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地圖,德國賺了

公元1918年11月對於一戰中的德國人而言,無疑是悲催的一個月!

11月3日,親密戰友奧匈帝國投降,11月4日,基爾軍港海軍水兵起義,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罷工並起義。就在柏林罷工起義發生的那一天,內外交困的威廉二世終於選擇認輸並退位,次日逃亡荷蘭。

《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時局,德國賺大發了

失去了皇帝的德國,失去了繼續戰鬥的主心骨。

11月11日,德國代表在巴黎北部康邊森林福煦將軍行軍火車上,簽署了屬於德國的停戰協定。恩,記住這個協議的字首,是停戰而不是投降!

這定義的差別,雖然在後續給了德國無數屈辱,卻也讓德國迎來了最好的機遇,唯一可惜的是,德國人數十年後用錯了方向。

當然,那是後話!

對當時的世界而言,這場導致860萬軍人陣亡,1000多萬人重傷,2122萬人受傷的噩夢終於結束了。戰爭耗費了全世界各國3380億美元。

《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時局,德國賺大發了

這樣的嚴重後果,是之前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情況,也對後續的戰爭賠償問題提出了不一樣的挑戰。事情卻也如此,之前的歐陸爭霸,往往是小規模組團戰爭,或者說是一對一的單挑戰爭,從未有波及如此之廣的情況出現。

因此一戰前戰爭,交戰各國可以秉持耗費多少,損失多少,想賺多少的原則,提索賠訴求。

但是一戰的規模和量級,讓原來的方式出現了問題。

可當時協約國中的很多國家,特別是法國並不這麼像。

對他們而言,當務之急就是用德國的肉,補自己的身體。不說收割戰爭紅利吧,至少要用德國的賠償恢復原有的經濟狀況,順帶把欠款給還了。

《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時局,德國賺大發了

於是,對於德國戰爭賠款初開始的目標大體上是兩個。

第一:訴求戰爭賠償,用大量賠款懲罰德國,拿著德國的賠款,恢復各國經濟,同時償還在戰爭中欠下的外債。(主要是欠美國的)

第二:透過各種約束條件,限制德國重新武裝,甚至再次崛起的可能。

這兩大目標,第一個關乎錢,第二個關乎未來的安全。

一個是現實利益,一個是長遠利益,兩者息息相關,相輔相成,但是又互相矛盾。

原因很簡單,協約國胃口太大,而德國給不了。

我們不妨看看相關資料!

第一:一戰過程中,交戰雙方損失了總計3380億美元,即便協約國算一半不到,也有近千億美元之巨。

第二:協約國欠下的美國債務有多少?答案是200億美元。

這兩項合計就是120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索賠期望值,必定會加強對戰敗方的處罰力度,導致戰後賠償問題複雜化。

《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時局,德國賺大發了

真要如此高的索賠要求,無疑是讓德國人從此做牛做馬,永世不得翻身。

可殺雞取卵,往往意味雞飛蛋打,更何況德國是一個擁有大國雄心的國度,他們又如何會讓這一切成真?

於是,一個議題擺上了德國外交人員的檯面。

如果想讓德國重新崛起,或者說繼續存續,就必須在戰爭賠款問題上爭取主動權。

那麼這個主動權如何爭取?答案是,藉助大國博弈,還有借力打力,設定新的戰爭賠償遊戲規則,避免被訛詐的命運。

致力於尋找漏洞的德國人,真就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漏洞。

那就是屬於協約國集團各方,內心深處的小九九。

法國:深受德國之苦的法國,要求極力削弱德國以雪普法戰爭之恥,他們既要領土又要錢。

英國:主張有限度削弱德國,以免法國在歐陸獨大,構成新的威脅,採取了扶德抑法政策。

美國:是德國最為鮮明的支持者,不主張過分削弱德國經濟和工業能力,在美國看來,德國有契機成為美國在歐洲的重要基地。

《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時局,德國賺大發了

那一刻的英美協同,讓德國躲過了最大的劫難。

協約國內部的利益訴求不同,給了德國外交人員做工作的契機,也讓一戰後的德國賠償問題,不斷髮生變化。

經過六個月的巴黎和談之後,1919年6月28日,《凡爾賽和約》簽署。

這份合約中的戰爭賠償規定與以往合約中的賠償規定相比,有很多截然不同的地方:

首先:追責的物件不同。

在賠償條款中,將原本只追究戰敗的責任變成了追究德國及其盟國的開戰責任,這意味著排除了根據唯一的強權法則,將賠款強加於戰敗國的舊有原則,代之以普通法律裡的侵權責任原則。詞意差別,讓法理效應變化極大。

其次:將原有的“傳統戰爭賠償”原則,變更為“補償所造成損失”這樣相對簡單的原則,模糊了補償的概念。

再次:透過將賠償範圍明確限定在由侵略造成的物質損失之內,在賠償訴求條目中,排除了戰爭費用的賠償(軍費)。

最後:賠償的範圍比之前的賠償條約,有了更為具體的規定。

這四層定義的出爐,讓法國無限制要求德國賠償,失去了法理依據,也讓法國失去了獅子大開口的機會。

《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時局,德國賺大發了

戰敗國德國,看似在《凡爾賽和約》中需要賠償1320億金馬克(1921年最終確定數額),相當於9。6萬噸黃金,可分期付款條款和可以用金馬克支付的方式,都給了德國可乘之機,也給了德國在戰後賠償問題上,和協約國不斷談判的條件。

看似任人宰割的德國,成功演繹了一段弱國也可以談判的戲碼。

大大減少戰爭賠償不說,還修改了之前的戰爭賠償規則,給後續無數賴賬之舉找到漏洞。

除此之外,當我們真正會看地圖,就會發現,曾經地緣政治危機四伏的德國,其實在一戰後地緣政治危機大為緩解。

第一:東部的強鄰奧匈帝國煙消雲散,方便了德國在二戰時的強勢吞併。

第二:龐大的土耳其也被解體,讓德國東南方向的威脅徹底削弱。

第三:俄國發生了變革,動盪中的俄國力大打折扣,數十年不成德國的威脅。

第四:波蘭獨立,給了德國和蘇聯間一個很好的緩衝區域,這個緩衝區域還有英法的幫扶。

第五:法國在一戰時受到了巨大損失,對德國的威脅變少了。

第六:德國的暫時衰弱,讓致力於歐陸平衡政策的英國,將法國視作了威脅,英法鬧矛盾,反而成全了德國。

《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時局,德國賺大發了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是,作為戰勝國的美國,成了全歐洲的債主,美國的崛起,給了德國一個值得依靠的後盾,也在後續成了德國重新崛起的最大助力。

在歐洲內部分裂,矛盾不斷的時候,美國的態度,影響了歐洲的格局,也讓德國不僅在夾縫中求生,還獲得了寶貴的戰略機遇和地緣優勢,以及海量的鉅額資金扶持。

至於這優勢如何使用?那就要引出下一個人物了。

他不是希特勒,因為希特勒還沒到登場的時候。

下一篇:二戰綏靖政策背後,美國乾坤大挪移,用德國賠款綁架整個歐洲

《凡爾賽和約》德國代價慘重?深讀協議再看時局,德國賺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