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閣序》水平如何?百年後,杜甫吐露真情

王勃《滕王閣序》水平如何?百年後,杜甫吐露真情

1400年前的南昌,李世民弟弟李元嬰修建的滕王閣上,閻都督正在為女婿孟學士“作秀”。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後。閻都督命書童託著筆墨、紙硯,輪流請賓客們為滕王閣作序。

一個個圓滑世故的人精,看著一旁拿著精心修改後書稿的孟學士,無一人願意當場作序。

就在閻都督滿意一笑時,一個20多歲的小青年,從書童手中接過了筆墨紙硯。全場賓客詫異的目光中,孟學士臉色鐵青,閻都督拂袖而去。

王勃不緊不慢研起了墨料,而後拿起酒壺豪飲一通,接著倒地思索片刻,提筆而成《滕王閣序》。

屏障後的閻都督,從書童處得知,王勃第一句是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時,不屑地說了句:老生常談。聽到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時,已經默不作聲地品味了起來。

一字一句的文字魅力,逐漸讓閻都督憤怒的心情平復了下來。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由書童之口複述而出時。閻都督一下就站了起來,感嘆道:

“此真天才,當垂不朽”!

那麼26歲的王勃,在沒有精細思索的情況下,提筆而就的《滕王閣序》水平究竟如何呢?

100年後,“詩聖”杜甫對王勃的才思,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戲為六絕句·其二》。杜甫

行內人杜甫,毫不客氣地說道: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開創初唐一代詩風、文體,只有學識淺薄的人才會對他們譏笑不休。

王勃《滕王閣序》水平如何?百年後,杜甫吐露真情

哪怕等到爾等化為塵土時,也不妨礙他們如滾滾江水一般萬古流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這就是杜甫對“

初唐四傑

”之首王勃才華的評價。

在被譽為“千古第一駢文”的《滕王閣序》中:王勃憑藉短短773個字,化用了46個典故、名句,並且還原創了29個成語。

其語言運用水平,以及知識儲備廣度,已經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並且這樣大的資訊密度下,《滕王閣序》整體結構也沒受絲毫影響,比如: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滕王閣的美景,在王勃筆下,就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畫卷。沒有任何形容美的詞彙,但只要你讀起《滕王閣序》,那種美的感覺根本不需要體味,悄無聲息間便沁透了心靈。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夠精彩豔豔了吧!但你細品後兩句,又比這個千古名句差多少?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漁歌唱晚”不僅變了成語,也是後世古詩再無法超越的一個巔峰。

自王勃之後,千年詩詞大家,要麼引用“漁歌唱晚”,要麼就是不如“漁歌唱晚”。

其中最接近者,就是范仲淹的“漁歌互答”,但與王勃相比終歸差上一點意境。

此外,人生哲理方面,《滕王閣序》表現也是不凡: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於海曲,豈乏明時?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萍水相逢”、“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老當益壯”、“青雲之志”,26歲的王勃一字一句,觸動了多少人的心?如果說描寫景色的妙語,是《滕王閣序》的亮點;那人生哲理的描寫,就是《滕王閣序》的神思。

《滕王閣序》是駢文,而且語句比任何一篇駢文都要凝練、唯美;但它不是徒有其表的駢文,它的意境神思不比任何一篇文章要差!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王勃,在26歲的年紀臨場發揮,寫下了不遜色任何人的《滕王閣序》!一天、一月、一年,乃至 窮極一生,你換任何一個人來,也再不可能寫出比王勃更精妙的《滕王閣序》!

王勃的即興駢文,正如李白醉酒寫唐詩一般,都是一種文體獨一位的天才型名家。或許你可以找到與他們一樣,在一個領域做到極致的人;但你再也找不到,一個像他們一樣輕鬆做到極致的人。

所以,“詩聖”杜甫會稱讚李白——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也會讚揚王勃——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王勃的《滕王閣序》如何?王勃又如何?駢文中的極致,輕鬆做到極致的獨一檔人物。以下就是王勃光芒萬丈,而又天妒英才的一生:

6歲作詩文,成為王氏家族傑出人物;

9歲熟讀《漢書》,並公開發表《指瑕》一書,糾正前輩在《漢書》註解中的各項錯誤;

10時通讀六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博學之士;

12歲開始學《黃帝內經》、《易經》,習岐黃之術;

14歲向宰相劉祥道,上書大唐弊政,宰相稱讚“真神童也”;

15歲向唐高宗李治,進獻《乾元殿頌》,李治驚歎“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也”;

16歲應幽素科試及第,成為大唐最年輕的朝廷命官,同時成為“初唐四傑”之首;

17歲作皇子李賢的博士,教導皇子學習經史子集;

同年,王勃在李賢與英王李顯鬥雞時,嬉鬧間寫下《檄英王雞文》。其中不乏

“兩雄不堪並立,一啄何敢自妄”

這類名句。

但此時距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不過數十年而已。

王勃代一個王爺,寫另一個王爺檄文的舉動,觸動了唐高宗對皇室廝殺的憂心。

拿著洋洋灑灑的《檄英王雞文》,李治再無半點喜悅,他怒氣衝衝地大罵:

“歪才!歪才!二王相爭,身為博士不加勸解,反而作檄文。將他給我趕出王府去”!

大唐最年輕的朝廷命官,自此罷職免官。直到3年後,王勃才被重新啟用,出任虢州參軍。不久後,又被人陷害藏匿、殘殺罪犯曹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還連累父親流放交趾。

一年後,出獄的王勃,南下交趾見父,於南昌寫下《滕王閣序》。與父親短暫重逢後,王勃再次北上。

歸途之中,南海風急浪高,26歲的王勃溺水身亡,《滕王閣序》成為駢文絕響。

版權宣告:

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原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