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趙匡胤“升職”太容易,他在一點徵兆都沒有的情況下,兵不血刃地篡奪了後周江山。朝中武將只有韓通表示“抗議”,結果被借走吃飯的傢伙事;文官以範質、王溥、魏仁浦為首,象徵性地開出幾條皇室優待條款後,就忙不迭地向老趙行三叩九拜。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其餘的官員,無論文武一概忙著給老趙捧臭腳。這種速度連王莽都要哭了:還是你們武將狠!

皇帝蒙難,宗室靖安,龍椅是維護皇家子弟的法器,柴家人怎麼就眼睜睜地看著金燦燦的龍椅被趙匡胤奪走,卻一言不發呢?

三股家族勢力的悲歌

柴榮是五代最偉大的君王,沒有之一,他登基後製定了“二十年規劃”,即十年平定天下,十年重振山河。只可惜天妒英才,他只當了五年皇帝,就被“收歸天庭”,享年38歲。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即位的柴宗訓只有7歲,小太后符氏垂簾聽政。雖說子幼母寡,但這種局面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只要有強大的擁護勢力,還是來日可期的。但柴宗訓只當了6個月的皇帝,就被老趙踢下了龍椅。

按照西漢以來的“畫風”,柴宗訓應該不缺護法金剛,比如柴氏、劉氏和符氏,都應該扮演擋刀的大神,他們哪兒涼快去了呢?

柴家被“降格”,沒有宗室的權勢

我們一個勁叫“柴榮”,其實那都是老趙的小花招,當時人們都稱他為“郭榮”,而不是“柴榮”,因為柴榮被過繼給了郭威為子。趙匡胤將他改回柴榮,暗示他本不具備繼承郭威的法理,用以迷惑世人。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柴榮的姑媽柴氏是郭威的嫡妻,但卻沒有生子,於是將哥哥柴守禮的兒子柴榮過繼到自己名下。按照宗法制規定,柴榮既然過繼給郭威了,柴家反而成了他的外家,柴守禮從爸爸變成了舅舅。

因此柴家人沒資格成為後周王朝的宗室,充其量算作是外戚。柴榮即位後封柴守禮為檢校司空,連個爵位都沒有封。柴氏子弟有沒有得到提拔重用呢?對不起,沒有記載,即使有所提拔,也很不顯眼,更不可能形成勢力。

郭家被“修剪”,沒有屏藩的勢力

柴家是外戚,郭家呢?他們總該是宗室勢力了吧?怎麼也不見他們發生呢?很不幸,劉家被前朝“剃頭”了,且寸草不生。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郭威原本是後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手下大將,因戰功一步步掌握了大權。可惜劉知遠才登基一年就匆匆遠行,新即位的漢隱帝劉承祐忌憚郭威,他很無腦地殺光了郭威全家,成功逼反郭威。

郭威雖然幹掉了劉承祐,建立了後周,但後繼無人,所以皇位才便宜了柴榮。

柴宗訓原本有三個哥哥,也都被劉承祐殺了,否則後周江山怎會落到小把戲手上?所以,柴宗訓登基後可謂舉目無親,他唯一的希望只有放在另一支力量身上——符氏家族。

符家被“掛起”,沒有掰手腕的資本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符皇后的父親符彥卿,是繼“天下第一岳父”獨孤信之後,又一個三個女兒當皇后的牛人。符彥卿的兩個女兒嫁給郭威,先後當了皇后,三女兒嫁給趙光義,後來也當了皇后。

符彥卿是久戰名將,歷任天雄軍節度使、侍中、太尉,封魏王,尊貴得走路都帶風,他為何在外孫蒙難時,連扯嗓子喊兩聲的勇氣都沒有呢?

其實很簡單,如果你看到一個人的官越升越高,往往標誌著他的權力卻越來越小,這就是“中國智慧”之一——明升暗降。

正因為符彥卿太厲害,從劉知遠開始,他就數次被召入朝中為官,丟掉了兵權。柴榮即位後,符彥卿成了人人膜拜的泥塑木雕,手上根本就沒有兵權了。也就是說,柴榮給自己挖了個坑!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柴榮給自己挖了個大坑

三股勢力,柴家被降格,劉家被修建,符家被掛起,而趙匡胤正是利用了柴宗訓的“防守空虛”。

一方面,他利用袍澤之情,將朝中的重要將領一一拉攏收買,比如張永德、慕容彥超、王審琦、韓令坤、石守信等人,他們結成了“義社十兄弟”。後周的軍權,怎麼也跑不掉落在這些人手上。

另一方面,趙匡胤編造謊言,以契丹入侵為名,不動聲色地將禁軍的兵符掐在自己手上。軍權在手,又有軍中大佬們的支援,即便柴榮活過來又能如何?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你可能要問,各地節度使呢?他們手上不是有邊軍嗎?

確實有,後來的李筠不就是靠邊軍跟趙匡胤掰了掰手腕嘛,但節度使們的兵力太弱了,根本無法抗衡禁軍。

你可能又要問,不會啊,唐朝時期節度使們牛得一塌糊塗,大唐都被他們搞垮了,如今怎麼玩不過皇家保安部隊了呢?這就要說到柴榮給自己挖的大坑。

正是鑑於唐朝藩鎮勢力對帝國的危害,從五代開始,梁唐晉漢周都開始有意識地遏制藩鎮力量,擴大中央禁軍的實力。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柴榮在位期間,透過高平之戰一舉樹立個人權威,並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軍制改革,打造一支令人膽寒的中央禁軍,扭轉了弱幹強枝的局面,並將兵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種軍制確實有效解除了軍頭對皇權的威脅,但它有一個前提條件——皇帝要足夠英明。可惜的是柴宗訓只有7歲,輔政大臣又是不懂兵法的三位書呆子,被趙匡胤一個雕蟲小技就矇騙了。

更可怕的是,這種制度下沒有人能夠起到抗衡的作用,尤其是軍頭們已經結成了“兄弟”的情況下,柴世宗只能投降。

原來都是歷史惹的禍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其實也不能怪柴榮的軍制改革,因為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們更不能幻想靠宗室為皇權保駕護航,因為它早已經被歷史扔進了垃圾堆。

宗室勢力的黃金期在春秋戰國,西漢初期曾經短暫輝煌,西晉又再度復甦,甚至到明朝初年又沉渣再起,可每一次宗室勢力的崛起,必然有一場動亂緊緊相隨。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役等災難的發生,已經明白無誤地告訴後人,宗室靠不住!

唐朝的滅亡代表豪門政治時代的終結,五代是一個庶族階級走上政治中心的時代,它不可能再允許宗室、外戚這種豪門政治模式的復辟,這種格局進而催生了北宋這個庶民政治時代的到來。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即便柴氏、劉氏家族想開歷史倒車也不具備條件,因為庶族出身的他們,其家族勢力太單薄,根本不能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不光是後周沒有強大的宗室勢力,五代十國絕大多數割據勢力都是如此,且這個傾向越來越明顯。

生物學上有個物競天擇,宗室勢力的退出,就是歷史規律的物競天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