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是哪天,為什麼這一天要吃冷食?寒食和清明又有什麼關係?

寒食節又叫禁菸節,一般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或者前兩天,從冬至開始算,冬至後第105天就是寒食節。在寒食節和清明節這幾天,按照習俗是要吃冷食的,家裡不可以生火做飯。

寒食節是哪天,為什麼這一天要吃冷食?寒食和清明又有什麼關係?

這個節日本來歷史悠久,但是,從元代開始,它就已經慢慢地淡出了我們的生活,逐漸和清明節合併到了一起。

清代富察敦崇在《京燕歲時記》中寫道:清明即寒食,又名禁菸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知道,在清代,人們已經不過寒食這個節日了。

寒食節曾經是我國古時候十分重要的節日,在漢代、唐代、宋代是和春節、冬至、中秋一樣受重視的隆重的“大節”。

寒食節是哪天,為什麼這一天要吃冷食?寒食和清明又有什麼關係?

寒食節的由來是怎樣的?為什麼後來遠離了我們的生活呢?

據說,寒食節的由來和介子推有關。相傳晉文公重耳在外面流亡的時候,介子推一直在他身邊追隨、陪伴。後來,有一次重耳受了重傷,一行人拼命逃亡,有沒有東西吃。別人尚可堅持,傷勢嚴重的重耳再沒有東西吃就很難堅持下去了。

這時候,忠心耿耿的介子推躲開眾人,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煮了湯,餵給了重耳。就這樣,介子推用自己的肉救活了重耳。

寒食節是哪天,為什麼這一天要吃冷食?寒食和清明又有什麼關係?

後來,重耳回到了自己的國家,當上了國君。他對當年追隨、幫助過自己的人論功行賞,卻唯獨忘掉了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介子推。後來,重耳想起來介子推對自己的恩情,就要封他的官。介子推卻以老母需要奉養為由拒絕了重耳封賞的官位,帶著母親躲進了深山。

重耳著急找到介子推,手下就有人提議,說咱放火燒山吧,一放火,介子推就出來了。介子推是大孝子,總不能看著母親被燒死吧?

寒食節是哪天,為什麼這一天要吃冷食?寒食和清明又有什麼關係?

重耳一聽,覺得很有道理,就叫人燒山。結果,介子推是個倔強的人,寧可和母親一起被燒死,也不肯下山。就這樣,等山火滅了以後,搜尋的人員發現,介子推和母親早就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的下面了。

得知介子推死了,重耳後悔極了,他覺得都是自己的莽撞害死了介子推。為了紀念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重耳就把介子推死的這一天定為一個節日,並且規定,在這一天誰也不許生火做飯,要斷火一天來紀念他。

到了西漢時期,寒食節已經成為民間重要的節日了,過寒食節的人也不再只限於三晉地區。到了唐朝的時候,寒食節已經不僅僅是吃冷食、斷火,還衍生出了很多寒食節的娛樂活動,比如盪鞦韆、鬥雞、插柳等等。

寒食節是哪天,為什麼這一天要吃冷食?寒食和清明又有什麼關係?

再後來,過了唐朝、宋朝,蒙古人統治了中原。由於蒙古族與中原人漢人在文化上有差異,統治者對寒食節這個節日不再重視,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的文化內涵逐漸被淡忘,留下來的都是一些娛樂專案。從蒙元到明朝、清朝,寒食節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很少有人再過寒食節、再提起介子推了。

寒食節的一些節俗,比如說吃冷食、涼糕、青團之類,還有盪鞦韆、鬥雞等娛樂活動,都被整合到清明節這一天去了。

其實,我覺得重耳將介子推的祭日設為節日,讓民間斷火,吃冷食,主要是為了警示自己和當政者,讓自己和後來的當政者記住這個教訓,記住自己的這個錯誤;也是請所有的老百姓幫忙監督當政者,不希望後世再出現介子推的悲劇。這才是寒食節創立的意義。

寒食節作為一個節日,已經淡出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它所包含的文化傳統、文化內涵已經被清明節繼承了下來。我們可以在清明節這一天念祖思遠、祭奠先人;去郊外踏青,吃青團、涼糕,插楊柳,把我們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雖然沒有了寒食節,但是,我們還有融合了寒食節習俗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