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奉天是瀋陽的舊稱,位於東北地區南部,外國人稱之為“Mukden”。奉天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發展史的古城,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的美譽。

本組圖片拍攝於1904年,為西方人所拍攝。這些古老而生動的畫面,將把我們帶回100多年前的清末時期,共同回望這座國家歷史名城當年的人文景象。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明洪武21年(1388年),遼東都指揮使司指揮閔忠督建瀋陽城。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並修建皇宮。圖為一名男子站在北城牆上向東邊的城外眺望,城牆之下的街市和民居盡收眼底。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皇太極執政之後,對明代城牆進行了改造,改原來的四座城門為八座,並修建鐘鼓樓。圖中的奉天鐘樓建於清崇德二年(1638年),雖已歷經二百多年的風吹雨打,依舊聳立在城市中心位置。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站在鐘樓上向西眺望,寬闊平坦的街道上,廂式馬車和大車往來不斷,街邊是高低錯落的商鋪,門前豎著高大的沖天柱。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從鐘樓向東北看奉天的街道,路邊沖天柱造型精美無比。這些沖天柱是當時奉天的標誌性物品,上面寫著商鋪出售的各種商鋪,起到了廣告的作用。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院落裡的一群男子,他們都戴著腳枷跪在地上,原圖注中說旁邊躺著的那個人是因為酷刑剛剛死去。一開始小編對這種描述還心存疑惑,仔細想想應該真的是死去了,因為實施刑罰的人絕不會允許有人舒舒服服在地上躺著的。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這名男子可能是這些人的頭目,很年輕,蓬頭垢面地被綁在十字架上,更加殘忍的是在他的雙膝下放著一些鐵鏈,以增加身體痛苦的程度。看所在地的周邊房屋,像一座民居的後院,而他們是被私刑懲戒的家奴。如果不是拍攝者標註得很清楚,很難想象這種事情並不是發生在原始部落,而是在當時便已經比較發達的奉天。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這是另一位被懲罰者,綁在院子中間。和上圖一樣,他的頭部被帶子固定,保持著一種令人難以忍受的姿勢,膝蓋下同樣放著鐵鏈。身後不遠處有幾位看熱鬧的人,其中好像還有孩子。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攝影師在走訪奉天監獄拍攝時,一名犯人突然從木柵門後探出腦袋,並伸出半個舌頭做出一副具有威脅性質的鬼臉,同監的囚犯也對著鏡頭露出笑容。很難想象這是死囚的監牢,或許當時的人們因為生活過於艱辛,早已將生死看淡了。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清昭陵位於瀋陽故宮的北面,人們習慣稱之為北陵。圖中的老人站在正紅門前,一手扶著石柱,一手拄著柺杖,正在扭頭向後觀望,不遠處是一座精美的石牌坊。這裡是清昭陵的入口附近,周邊樹木蔥翠,地上長滿荒草,情景頗為荒涼。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陵墓始建於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順治八年(1651年)完成,前後歷時八年。圖中的男子穿著典型的明末服飾,正專注地看著眼前的石馬。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一名男子坐在地上,痴痴望著眼前的石象,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尊已經有著兩百多年曆史的舊物,凝望之時的他不知他在想些什麼。或許一如正在讀圖的你我,面對百年前的故人,感慨萬千。

老照片1904年的遼寧瀋陽,死囚犯生死看淡,清昭陵一片荒涼

一列橫跨西伯利亞的火車停靠在奉天火車站。這座車站於1899年11月建成並開站,位於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鐵路——東清鐵路的南支線上。東清鐵路是東北地區最早的鐵路,是當時的沙俄為方便掠奪和侵略中國而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