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倒在黎明前才是真正天意,一生悲劇來源心比天高志大才疏

灑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流落在此關西。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道君因蓋萬歲山,差一般十個制使去太湖邊搬運花石綱,赴京交納。不想灑家時乖運蹇,押著那花石綱,來到黃河裡,遭風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綱,不能回京赴任,逃去他處避難。

這是楊志出場的自我介紹,楊志的一生,也都在這句話裡面了。

我翻譯一下:心比天高,志大才疏。

都說楊志的命不好,但是我不這樣認為。

他是楊門之後,出生就頂著將N代的光環,20歲中了武舉,做上了殿司制使官,這在古代絕對應該算得上少年成名了,連落魄秀才王倫進京趕考的時候,都聽過他的名頭。

王倫道:“制使,小可數年前到東京應舉時,便聞制使大名。今日幸得相見,如何教你空去!且請到山寨少敘片時,並無他意。”

這是楊志人生的第一個高點。

楊志倒在黎明前才是真正天意,一生悲劇來源心比天高志大才疏

然而之後發生了什麼?10個人去押運花石綱,9個都完命歸來,就他一個“黃河遇風”失陷。你要說兩三個人一起幹活,一個遇到意外還能理解,這10中1的命中率,比蝸殼47中17還慘,難道楊志本人就沒有問題麼?出門在外,看風向天氣不是最基本的麼?

花石綱出了問題,他立馬潛逃,等到大赦,又收拾了一擔金銀去打點。

如今赦了俺們罪犯,灑家今來收的一擔兒錢物,待回東京去樞密院使用,再理會本身的勾當,打從這裡經過,顧倩莊家挑那擔兒,不想被你們奪了。

這裡的問題在於,“他流落在關西”,而他當官是在東京,那麼這一擔金銀是從哪裡來的?

我合理推測,此時的他不甘為盜,這些金銀是找楊家老宅想的辦法,也就是說,他是賣著臉面從家族收到這一擔金銀。

這不是一筆小錢,要知道梁中書尋十擔金銀綱也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以他戴罪之身搞到這麼多錢,真是全村的希望了。

這是楊志人生的第二個高點。

楊志倒在黎明前才是真正天意,一生悲劇來源心比天高志大才疏

按照潛規則,回到東京,上下打點,洗去罪身,他可以做回制使。

然而他對潛規則實在是一知半解。

過數日,央人來樞密院打點,理會本等的勾當,將出那擔兒內金銀財物,買上告下,再要補殿司府制使職役。把許多東西都使盡了,方才得申文書,引去見殿帥高太尉。

看出來問題在哪了麼?這一筆大錢,全部用在高俅下面的“小鬼”身上,等到去見高俅的時候,錢是一點不剩,只有一角文書。

好傢伙,錢給他們收了,好人他們做了,就讓老子簽字辦事,合著我高太尉就一個工具人?

楊志出了門,還怪高太尉“毒害刻薄”,送禮都送不明白,職場情商相當感人。

更可悲的細節是,他之前是殿司制使官,本來就是殿帥府官員,回來找門路應該熟人滿地,然而大家都忙著收錢,就是沒人指點一下這個小白,領導是什麼心思,門路應該怎麼走,看樣子楊志之前的官也當得蠻失敗的。

下面就是賣刀誤殺牛二,然後被髮配大名府,被梁中書看上,火箭提拔,從囚徒一路青雲直上做到了提轄。

大名府演武場,是全書中著墨最多的個人武力描寫情節,這一章從頭打到尾,完全就是在梁中書的默許下,完成楊志的單場個人solo秀,楊志一路馳騁,踩著梁中書手下老人的名頭,一直打到通關。

這是楊志人生的第三個高點。

楊志倒在黎明前才是真正天意,一生悲劇來源心比天高志大才疏

然後就是老少皆知的“智取生辰綱”。智取生辰綱本身漏洞多多,完全不是吳用的計策有多高明,真的是楊志自己一路作出來的。

楊志在酷暑天氣頂著大太陽趕路,在明知自己不得信任的情況下以老大自居,對關鍵話事人老都管毫不尊重,對下面的廂兵刻薄狠毒,人際關係一團糟,可以說,就算把生辰綱成功送到蔡京手上,有老都管在,楊志的仕途也差不多到頭了。

果不其然,被吳用七人一頓忽悠,生辰綱全部被搶,轉手被老都管賣了個乾淨。

對楊志來說,江湖經驗淺薄,團隊管理稀爛,出問題是必然,不出問題才是偶然。由此再看他的“花石綱”,我更確信是他自己的問題。

楊志三起三落,到了這個節點,感覺自己一身本事,卻成為上天的棄子,但卻並沒有認識到自己能力的缺陷。

回身再看那十四個人時,只是眼睜睜地看著楊志,沒個掙扎得起。楊志指著罵道:“都是你這廝們不聽我言語,因此做將出來,連累了灑家。”

在楊志看來,一切責任都是客觀的、外在的、別人的,唯獨跟自己沒關係。

三次站在人生的高點,又一次次被踹到谷底,在楊志視角里,現在仕途沒了,老家也沒臉回去,親友指望不上,家國也無望,但這都是上天懲罰或者別人拖累。

那一刻他一定認為是命運的捉弄。

楊志倒在黎明前才是真正天意,一生悲劇來源心比天高志大才疏

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看,要是我自己問題我還能改,但這都是天意啊,我不死又能怎麼樣呢?

這就是楊志一生悲劇的來源,也就是開頭所說的:心比天高,志大才疏。

他後來上了梁山,招安之前戰功平平,招安後在北征的時候屢屢建功,然而在最關鍵的徵方臘的時候,自己卻病亡在大勝之前,所有的他夢寐以求的功名、封賞、風光,他一個都沒等到。

在丟官之後去東京走後門被高太尉趕出來的時候,他說:

只為灑家清白姓字,不肯將父母遺體來玷汙了。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也與祖宗爭口氣;不想又吃這一閃。

這句話放其實在這裡更合適,這一回,楊志倒在黎明前,可能才是真正的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