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位大明的能臣名將,為首的太監,才是明朝真正的功臣!

鄭和是我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軍事家。1371年,生於雲南省晉寧縣昆陽鎮,12歲淨身入宮,34歲率領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七次出使西洋,歷時28年,比西方著名航海家哥倫布、麥哲倫航海早半個多世紀,開創了我國通往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

鄭和(1371-1433),原叫馬和,小名三寶, 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軍隊進攻雲南,馬和僅十歲,被明軍副統帥藍玉掠走至南京,閹割成太監之後,進入朱棣的燕王府。

這幾位大明的能臣名將,為首的太監,才是明朝真正的功臣!

踏入政壇的于謙很快顯出了自己的不一般,他每天總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別人喝茶、看小說,而他卻潛心鑽研業務,認真揣摩公文的寫作技巧,兢兢業業地協助領導做好一切行政事務。機遇總是偏愛勤奮的人,1426年,因為在查辦朱高煦叛亂的大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于謙得到了剛即位不久的宣宗的充分肯定,立刻被任命為御史,並巡按江西,不久又被越級提拔為兵部右侍郎,同時兼任山西和湖南的巡撫。

這幾位大明的能臣名將,為首的太監,才是明朝真正的功臣!

孫承宗(1563~1638),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府高陽縣(今屬河北省保定市)西莊村人。在明代後期黑暗腐敗的社會環境與日益窘迫的邊境危機中,孫承宗依靠自身的超人膽略和才識,曾多次有力地穩定了局面,使形勢出現好的轉機。但最終,仍迫於奸佞的暗中搗亂而辭官歸裡。在清軍攻破家鄉之時,他拒不屈服,從容赴義,成為明代歷史上最後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

這幾位大明的能臣名將,為首的太監,才是明朝真正的功臣!

明代初期有三個楊姓名臣,史稱三楊輔國。其中之一便是楊士奇,明代後期大哲學家李贄稱讚其為“玉質金相,通達國體”的賢相。這位傳奇文臣活躍於四朝,掌控朝政,功勳不朽,風光無限。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著名盛世之一——仁宣盛世的第一締造者,恐怕還輪不到仁宣兩位皇帝,此榮譽實非楊士奇莫屬,因為如果沒有他,明仁宗(皇帝代號)會是誰都很難說。

楊士奇的人生起點很低,低到不能更低,完全是憑藉自身努力才得以改變命運。1365年,楊士奇出生在江西袁州(吉安市泰和縣),當年正是朱元璋鬧革命的時候,各地都兵慌馬亂,民不聊生,為了躲避饑荒,楊士奇的父母帶著他四處奔走,日子過得很苦。在楊士奇一歲半的時候,他的父親在亂世中去世了。

這幾位大明的能臣名將,為首的太監,才是明朝真正的功臣!

吳三桂1631年升任遼東總兵官,從此常駐山海關,長期處於抗擊後金(滿清)的第一線。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 ,崇禎帝飛檄加封他為平西伯,令其放棄寧遠(今遼寧興城)入衛京師,起用吳襄提督京營。吳三桂奉旨入援京師,十六日抵山海關,一路上“遷延不急行,簡閱步騎”,二十日抵達河北豐潤時,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已進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吳三桂撤兵退保山海關。李自成後曾多次招他歸降,吳三桂再三猶豫,因其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將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書清睿親王多爾袞,請清兵入關滅賊。李自成聞知此訊,4月13日,親率大軍十萬號稱二十萬,奔赴山海關攻討吳三桂。22日山海關之戰,吳軍初敗,吳三桂求救於清攝政王多爾袞,清兵入關。吳三桂與清軍在一片石戰役中聯合大敗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

這幾位大明的能臣名將,為首的太監,才是明朝真正的功臣!

老師,我知道你是要忍,忍嚴嵩,那你這麼忍,你要忍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後來徐階確實忍了十幾年,最後又說,老師您這樣, “進則為龍為光,退則為鴻為冥,豈不綽有餘裕哉”,就是說,老師您在官場上進退自如,官運將來肯定不得了,其實這就是諷刺,這就是反話,挖苦,意思就是老師你這麼忍,不過就是怕了嚴嵩而已,你之所以怕嚴嵩,不過還是為你的仕途考慮而已,你不過是個官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