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何讓愚鈍的嘉慶顒琰繼位 嘉慶帝事後自述, 看出套路

嘉慶皇帝,清朝入關後的第7位皇帝,父親是乾隆皇帝,母親是乾隆帝孝儀皇后魏佳氏。嘉慶帝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屬龍。嘉慶帝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我們先聽聽他自己的說法。嘉慶帝在他的《清仁宗御製文初集》中這樣說過:“視彼前朝太子,偶一出閣講學片時者,奚啻天壤之分哉。予悟性遲鈍,乙酉年入學,從覺羅奉碩亭先生讀書,至壬辰年而五經粗畢。”

乾隆為何讓愚鈍的嘉慶顒琰繼位 嘉慶帝事後自述, 看出套路

這是嘉慶帝自己的評述,他說自己悟性、反應都很遲鈍。這其實反映了嘉慶帝自謙的性格,也說明嘉慶帝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一是6歲入學,聰慧好學。乾隆三十年,嘉慶帝按照宮中的規矩,6歲準時入學,受教於兵部侍郎奉寬。也正是這一年,當朝皇后烏喇那拉皇后在南巡中被廢黜,她的皇子也隨之失去了爭儲的資格。顒琰學習很刻苦,也很努力。13歲的時候,已經能夠精通五經了。他的老師朱珪這樣評論道:

“窺我皇上生知睿聖,好學敏求,誦讀則過目不忘,勤孜則昕夕不怠,計日課詩,歲不下五百餘首。”

由此可見,嘉慶帝讀書寫作,不但不遲鈍,反而較一般的皇子聰慧而敏捷。

乾隆為何讓愚鈍的嘉慶顒琰繼位 嘉慶帝事後自述, 看出套路

二是《清仁宗實錄》的記載。《清仁宗實錄》是道光朝修訂的一部記載嘉慶帝事蹟的官方典籍。在這部典籍裡面,這樣記載嘉慶帝:“上生而神靈,天表奇偉,隆準豐頤,舉止凝重;神明內蘊,睿慮淵通。”不僅如此,道光皇帝在為嘉慶帝上諡號的時候,也重點強調了一個“睿”字。所以,人們簡稱嘉慶帝為“仁宗睿皇帝”,就是說,嘉慶帝不僅仁愛,而且睿智。當然,這裡面,難免有道光帝對父皇的誇讚之詞,有的甚至脫離實際。但是,總的來說,還是符合史實的。

三是嘉慶帝以書生取勝。顒琰做皇子時,並不引人注意:平凡的排行、平凡的容貌、平凡的母親、平凡的經歷,一切都很平凡。他甚至沒有什麼戰功,沒有給任何人留下什麼難忘的記憶。但是,他是一個書生,他一直很用功地讀書寫詩。他的書生身份引起了乾隆帝的注意,乾隆三十八年冬至日,乾隆帝按照家法,親書顒琰之名,密定其為皇儲。這年,他14歲。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乾隆帝宣佈顒琰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受禪位繼承大統。這就是顒琰的聰明之處,因為他知道父皇很喜歡書生,父皇自詡為“一介書生”,顒琰的勝利其實是書生的勝利。

乾隆為何讓愚鈍的嘉慶顒琰繼位 嘉慶帝事後自述, 看出套路

四是嘉慶帝大智若愚。首先,當乾隆帝宣佈他為皇太子時,顒琰表現很惶恐:“立臣為皇太子,聞命之下,五內戰兢。”這其實是一種策略。其次,是兒皇帝期間,嘉慶帝頭腦很清醒,不與太上皇爭權,表現出謙恭的態度,其實就是一個傀儡。《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記載:“侍坐上皇之側,只視上皇之動靜,而一不轉囑”;“上皇喜則亦喜,笑則亦笑,於此亦有可知者矣”。嘉慶帝瞭解自己的父皇,權力是他的命根子,一定要畢恭畢敬。

五是在處理和珅這個問題上,乾淨利落,聰慧無比。閻崇年先生在《正說清朝十二帝》中誇讚嘉慶帝懲治和珅:“舉措得體,乾淨利落。”概括了他的辦法是:欲擒故縱、調虎離山、突然出擊、製造輿論、懲辦和珅、講求策略。在處死和珅以後,嘉慶帝及時收手,並沒有株連其他,穩住了政局,是一個很聰明的舉措。

由此可見,嘉慶帝並非像他自己所說,是一個“悟性遲鈍”的人,相反,他機智、善謀,是一個很聰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