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春秋左傳 隱公八年(其二)

慢讀春秋左傳 隱公八年(其二)

(傳)四月甲辰,鄭公子忽如陳逆婦媯。辛亥,以媯氏歸。甲寅,入於鄭。陳針子送女。先配而後祖。針子曰:“是不為夫婦。誣其祖矣,非禮也,何以能育?”

譯:四月甲辰(六日),鄭國的公子忽到陳國迎娶他未來的夫人,這個夫人姓媯。

四月辛亥(十三日),帶著未婚妻離開了陳國。

四月甲寅(十六日),帶著未婚妻回到了鄭國國都。

陳國的大夫針子送親,陪同鄭忽一同入鄭。看到了鄭忽和他未婚妻,先同居了,之後在去報告祖宗說他們要成婚了。陳鋮子就說了:這怎麼可以稱之為夫妻呢?他們欺騙了祖先,這是不合禮法的,恐怕他們不能好好的養育後代了。

注:在隱公七年鄭忽就訂婚了,今年到陳國迎娶新娘。

依春秋時的禮法,國君或卿大夫在娶妻時,都要占卜和報告祖先的。而鄭忽應該是從周王室直接到了陳國,然後從陳國返回鄭國。一回國都就猴急的同居了,同居了之後才去報告祖宗,娶了一個陳國媯姓的女子。這是順序顛倒的事兒,違反了當時禮制。

齊人卒平宋、衛於鄭。秋,會於溫,盟於瓦屋,以釋東門之役,禮也。八月丙戌,鄭伯以齊人朝王,禮也。公及莒人盟於浮來,以成紀好也。冬,齊侯使來告成三國。公使眾仲對曰:“君釋三國之圖以鳩其民,君之惠也。寡君聞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齊人完成了宋、衛跟鄭國和談。今年秋天,三國在溫地會盟,在瓦屋結盟,拋棄了東門戰役的仇嫌,這是合乎於禮的。八月丙戌,鄭莊公帶著齊人朝見周天王,這也合乎於禮。隱公跟莒國人在浮來會盟,是為成全跟紀國的友好關係。

冬天,齊國國君派使者來報告說調解三個國家仇恨的事完成了。隱公讓眾仲回答使者說:  “貴國國君調解了三個國家的仇恨。讓這三個國家能夠聚養他們的百姓。這是貴國國君的恩惠啊,寡君聽到了這事,豈敢不承受貴國國君的美德!”

注:為什麼和莒國結盟是因為紀國呢?是因為莒國隱公二年,以一個可笑的理由滅掉了向國。這個理由是,我老婆跑回孃家了,我生氣了,於是我把我老婆的孃家給滅了。這個可憐的孃家就是向國,而這個向國是魯國的小弟,於是魯國不高興了。而剛好莒國和紀國關係好,而紀國又是魯國的姻親,於是紀國就想調和魯、莒關係,遂有隱公二年的密之盟。到了今年魯國看在紀國的面子上,放下了對莒國的仇恨,和莒國會盟了。前因詳見隱公二年。

在說一下今年的齊國,今年的齊國顯示出了方伯霸主之資,調節了三個中原重要諸侯國的矛盾。這本應該是周天子乾的事,現在由齊國來做了。權力下移的徵兆出現了,天子該乾的事,諸侯幹了,那這個天子也就沒什麼用了。

隱公八年還剩一小段,但是那小段,我想講的詳細點,所以說下次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