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詞人潘牥直言敢諫,卻因溼身受寒而亡

前言

潘牥字庭堅,福州閩人,生於嘉泰三年(1203年),卒於淳祐丙午(1246年),時年43歲。

潘牥原名為公筠,後來夢到有人“持方牛首與之”(齊東野語記載),於是改名為牥。

潘牥是端平二年進士,以敢言著稱,曾經直指宋理宗理虧之處。潘牥的去世也頗為詭異,在一次詩會上“瀑泉灌頂”受了涼,回家後就病亡了。

潘牥傳世詩詞八十多首,其中詞僅有四首半而已。

南宋詞人潘牥直言敢諫,卻因溼身受寒而亡

一、潘牥的直言

潘牥敢言人所不敢言之事,宋史評價說:時對者數百人,庭堅語最直。

宋史中記載,潘牥上書給宋理宗所說之事,可謂膽大包天:

“陛下手足之愛,生榮死哀,反不得視士庶人。此如一門之內,骨肉之間未能親睦,是以僮僕疾視,鄰里生侮。宜厚東海之恩,裂淮南之土,以致人和。”

宋理宗趙昀,初名趙與莒(後改名趙貴誠),他是是宋寧宗趙擴的遠房堂侄。假如不是因為宋寧宗無子繼承皇位,趙昀一生可能僅僅是個平頭百姓而已。

宋寧宗八名親生子都幼年夭折,於是命宰相史彌遠找宗室繼承沂王王位,將來作為皇儲的備胎。機緣巧合之下,幼年喪父的趙與莒被選入宮內,改名趙貴誠,繼承沂王王位。

原本要繼承皇位的沂靖惠王趙竑得罪了權相史彌遠,因此被設計丟了皇位。嘉定十七年(1224年),趙昀即位後,趙竑被進封為濟王。寶慶元年(1225年),湖州人潘壬與他的弟弟潘丙圖謀立趙竑,因此事趙竑受到牽連被賜死。

端平二年,即公元1235年,這年潘牥在進士策中寫下了這段話,告誡皇帝對自己的手足兄弟好一點。其實在端平元年(1234年),宋理宗已經詔令追復趙竑的官爵。趙竑妻吳氏做了比丘尼,賜號為惠淨法空太師,每月供給缽錢。

另外,潘牥還寫道:

“陛下承休上帝,皈德匹夫,何異為人子孫,身荷父母劬勞之賜,乃指豪奴悍婢為恩私之地。欲父母無怒,不可得也。”

當時殿中侍御史正在彈劾方大琮、劉克莊等人,於是誣陷潘牥“姓同逆賊,策語不順“,要因此治罪。

進士及第以後,潘牥先後調鎮南軍節度推官、衢州推官,歷浙西提舉常平司,太學正等職。

後來潘牥受到丞相遊似的欣賞,準備重用他的時候,他竟突然去世了。

南宋詞人潘牥直言敢諫,卻因溼身受寒而亡

二、瀑泉灌頂

潘牥去世的時候,年僅43歲,據周密的《齊東野語》記載,他在一次詩會中逞強,得病而亡:

同社復置酒瀑泉亭。行令曰:“有能以瀑泉灌頂,而吟不絕口者,眾拜之。”庭堅被酒豪甚,竟脫巾髽[zhuā]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纓》之章。眾因謬為驚歎,羅拜以為不可及,且舉詩禪問答以困之,潘氣略不懾,應對如流,然寒氣已深入經絡間矣。歸即臥病而殂。既不得年,又以戲笑作孽,不自貴重,聞者惜之。

潘牥裸身與瀑布之下,與詩友酬答。我們爬山的時候會發現,山泉水非常涼,這個潘牥因此受了寒氣,回家後就得病臥床去世了。

大家對於潘牥的評價是,平時胡鬧慣了,不知道保護自己,都為其感到惋惜。43歲,人在壯年,又受到丞相遊似的賞識,本來前途不可限量,可惜可惜。

南宋詞人潘牥直言敢諫,卻因溼身受寒而亡

三、潘牥詞作

潘牥只有4首詞完整傳下來,其中代表作是這首《南鄉子 題南劍州妓館》:

生怕倚闌干,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還。

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為什麼怕呢?因為耳中聽見的溪水聲音和眼中見到的青山,可以勾起詩人的回憶。當年的山水依舊,佳人如同暮雨朝雲一般去而不還。

舊地重遊,期望與情人重聚,可惜物是人非,佳人不在,這種場景我們在電影中經常可以見到。3天前看過的陳翔六點半閏土的一個短劇不錯,可以體會一下這種感覺,片名《我與你的相遇不只是命中註定》。

況周頤在《惠風詞話續編》中評價說:

“潘紫巖詞,餘最喜《南鄉子》一闋,小令中能轉折,便有盡幅千里之勢。……歇拍尤意境幽瑟。

下片把情人比作為仙女離開,當時的情景在腦海中出現:月下時時整佩環。詩人從想象的虛擬世界回到現實,只有殘更裡霜月之下的梅花相伴。古人有折梅相贈的典故,可是這枝梅花又能贈給誰呢?

應是躡飛鸞,也有悼亡之意,化作仙女離開,或指佳人已經辭世。

宋詞中的這種言情詩,多以悲劇結束。但是現實中的詩人,是不是真得想追回這段感情,有沒有潤土追求愛情的執著呢?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敢於把青樓女子娶回家的,大多數人逢場作戲而已。

南宋詞人潘牥直言敢諫,卻因溼身受寒而亡

潘牥另有三首詞,其中《烏夜啼》寫的閨怨:

無端小雪廉纖,入平簷。金鴨旋添龍餅,莫開簾。尋梅約。開還落。可曾忺。合作一年春恨,上眉尖。

《滿江紅》詠懷,表現歸隱之心:

築室依崖,春風送、一簾山色。沙島外,漁樵而已,別無閒客。醉後和友眠犢背,醒來瀹茗尋泉脈。把心情、分付隴頭雲,溪邊石。

身未老,頭先白。人不見,山空碧。約釣竿共把,自慚鉤直。相蜀吞吳成底事,何如只抱隆中膝。漫長歌、歌罷悄無言,看青壁。

《洞仙歌》寫景懷古:

雕簷綺戶,倚晴空如畫。曾是吳王舊臺榭。自浣紗去後,落日平蕪,行雲斷,幾見花開花謝。淒涼闌干外,一簇江山,多少圖王共爭霸。

莫閒愁、金盃瀲灩,對酒當歌,歡娛地、夢中興亡休話。漸倚遍、西風晚潮生,明月裡、鷺鷀揹人飛下。

吳王舊臺榭,應是指姑蘇臺一帶的建築,姑蘇臺又名姑胥臺,在蘇州的姑蘇山上。據說公元前505年,始建於吳王闔閭,後經夫差續建歷時五年乃成。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滅掉了吳國,將姑蘇臺付之一炬,成了一片廢墟。

姑蘇臺的故事,引起了後代無數詩人的興亡之嘆。

南宋詞人潘牥直言敢諫,卻因溼身受寒而亡

結束語

看完潘牥的故事,不由想起我們這一代人。老街幼年沒有什麼娛樂專案,經常登牆爬樹,鑽洞潛水。有好友因此而喪命,回顧起來自己也曾有性命之災,長大真是不易。

潘牥正值壯年,卻因為遊戲人生得病而亡,實在令人惋惜。

結束時,依照慣例填詞一首為今天作業,《南鄉子》正格為雙調56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不換韻。用龍榆生詞譜:

翹首隔重山,暮色蒼蒼獨倚欄。夢裡秦雲兼楚雨,悽然。欲問秋鴻信不還。

霜月幾嬋娟,曾約吹簫跨玉鸞。秋易魂傷春易老,經年。瘦盡燈花夜夜看。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