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代齊”國號不改,為何後世改朝換代都改國號?

1234年,宋朝名將孟珙殺入蔡州,金哀宗(完顏守緒)在幽蘭軒自縊而死,僅僅繼位一小時的末代帝王完顏承麟戰死沙場。宋軍、蒙軍入城後,將尚未焚燒完的金哀宗分成兩半,分別運回杭州、草原。南宋皇帝將其祭祀太廟,一雪“靖康之恥”,告慰徽宗、欽宗皇帝。

蔡州陷落之際,完顏守緒對群臣說:“自古沒有不亡之國,朕不願做亡國之君,而亡國之君往往遭受凌辱,這是我所不願意的。”完顏守緒這話沒錯,中華古代歷史五千餘年,“鐵打的帝王,流水的江山”,沒有誰能哪個王朝不會滅亡,不會被別人取代。對此,朱元璋也曾說:“天更其運祚者,非一帝爾。”改朝換代就是家常便飯,見怪不怪。

“田氏代齊”國號不改,為何後世改朝換代都改國號?

一般而言,改換朝代之後,帝王都會將“國號”更改,連衣服款式、顏色,髮型都要改變,讓民眾認同新政權。南北朝時期,晉、宋、齊、梁、陳等打著“禪讓制”立國的政權,無一不更改國號。隋朝取代北周,唐朝取代隋朝,北宋取代後周,也效仿古人的智慧,搞“禪讓制”奪權,然後更改國號。

宋、元、明、清就更加不用說,還沒取代前任王朝就自立國號,然後參與逐鹿中原,建立大一統帝國。如此看來,一旦改朝換代就應該更改國號,讓民眾從舊政權中解脫出來,增強對新政權的認同感,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田氏代齊”。

前391年,田和逼迫齊康公退位,自立為齊侯。如此,姜子牙系的“呂氏齊國”被田和系的“田氏齊國”取代,這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之一。無論呂氏,還是田氏,國號都是“齊”,這點沒有變。姜子牙,姜姓,呂氏。

“田氏代齊”國號不改,為何後世改朝換代都改國號?

同樣是奪取政權,“田氏代齊”國號沒有改變,依然是“齊國”,而後世改朝換代都要更改國名,這又是為何呢?筆者認為,時代背景以及自身實力是關鍵,田和放逐齊康公時,並未取得絕對的統治大權,不敢輕舉妄動。而後世改朝換代,曹丕、司馬炎、劉裕、楊堅、李淵、趙匡胤等玩“禪讓制”的高手,都是牢牢控制大權。

從時代背景來看,田和並沒有具備改“國號”的條件。春秋戰國時期,雖說禮崩樂壞,出現“禮樂征伐出諸侯,禮樂征伐出大夫”之局面,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周天子依然是諸侯國名義上的“君王”,是天下的最高主宰。換句話說,天下還是周王的,齊國只是周的一部分而已。齊國,周朝的分封諸侯國,若要除去國號,也要周王形式上確認才行。

那麼,田和是否具備挑戰周王的絕對實力呢?答案是否定的,周天子雖然沒有實力,但畢竟還是諸侯國的“君王”,這在宗法制下就是你們的“大宗”,不能不對他敬畏三分。要知道,西周分封的眾多諸侯國,到春秋時期雖說囂張跋扈,也很少有人敢於“稱王”,宗法制原則還依然具有某種約束力。

“田氏代齊”國號不改,為何後世改朝換代都改國號?

若是單挑,田和可以壓著周王吊打,但問題沒那麼簡單。田和要是改國號,其他強國也許會聯合出兵干涉,以此為藉口攻打齊國,這是田和所不願意看到的。再則,田氏出自媯姓陳國,是上古帝王舜的後裔;田和祖先田完,因陳國的迫害而到齊國尋求避難。

此時,陳國早已滅亡,田和難不成還要恢復“陳國”,跟自己的祖宗田完過不去嗎?沒有齊國,就沒有田完,沒有田完就不會有田和。此外,齊國的大家族,如鮑氏、晏氏、高氏、欒氏等依然具有影響力,田和未必敢輕舉妄動。

無論是時代背景還是自身實力,田和都沒有更改國號的條件,他只能繼續打著“齊”國號,以此來凝聚人心,從而鞏固自己的統治。“田氏代齊”,並非齊國不得人心導致,而是春秋禮崩樂壞,公家勢力衰落,私家(大夫)崛起的結果。

“田氏代齊”國號不改,為何後世改朝換代都改國號?

相對“田氏代齊”而言,後世無論是“禪讓制”實現政權更迭,還是武力征伐進行改朝換代,最高統治者幾乎都是大權獨攬,且前朝已經失去民心,氣數已盡。因此,他們不但具備更改國號的社會環境,也擁有了碾壓其他反對派的實力。

例如,李淵搞“禪讓制”取代隋朝,更改國號為“唐”。此時,李淵控制關中,麾下兵馬眾多,且得到關隴世家大族擁戴,取代隋朝是必然的。要知道,隋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導致天下痛恨,國內到處是農民起義軍,隋朝大廈搖搖欲墜。至於趙匡胤搞“禪讓制”取代後周,壓根就不會有人反對。五代十國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爾”,誰拳頭硬誰就是皇帝,六十年不到,皇帝都換了11個姓。

綜上所述,“田氏代齊”時,田和不具備更改國號的社會環境和與之相對應的實力,田和自立為齊侯,並不意味著就能大權獨攬,得到天下擁戴。此時,天下名義上還是周朝,周王在法理上是“大宗”,諸侯國君主就算囂張跋扈,也不得不在形式上認可週王。

“田氏代齊”國號不改,為何後世改朝換代都改國號?

後世朝代更迭則不一樣,無論是“禪讓制”奪權,還是武力征伐換代,帝王都是大權在握,且具備相應的民意基礎,更改國號是必然的。要知道,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來,君王就牢牢控制大權,沒人能挑戰權威。

參考書目:《史記》、《中國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