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這是史說星語的第272篇原創文章

話說,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之間上演了一出精彩絕倫的爭霸戰,然而晉國最初是處於被動局面,結果晉文公力挽狂瀾,扭轉乾坤。他是怎麼做到的?

先來看城濮之戰的誘因,宋成公見晉文公勤王之後,威望日高,國勢日強,遂於周襄王十八年(前634年)叛楚而與晉通好。楚成王對此事極為惱怒。當時恰值齊、魯兩國交戰,魯向楚求援、楚軍正出軍援魯伐齊之際,遂移一部兵力圍宋之緡邑(今山東金鄉)。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宋成公仍不肯屈服,楚成王遂自率楚、陳、蔡、鄭、許五國聯軍攻宋,包圍了宋都睢陽。宋成公派大司馬公孫固到晉國求援。晉文公雄心勃勃,正欲爭霸中原,這是極好的機會。但晉國剛剛恢復不過四年,而楚國軍力強盛,又已控制了中原各國,在這種形勢下,是否援宋不得不慎重考慮。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如不出兵救援,則不僅失去宋國,也將失去其他小國對晉國的信賴,晉、楚之間的廣大中間地區,必將牢固地為楚所控制,楚國的鋒芒,將直接威脅晉國。如出兵救宋,則從兵力對比來說,楚國實力較晉為強;從地理形勢來說,晉距宋遠,且有曹、衛兩個楚國的盟國隔於中間,勞師遠征,困難甚大。因而,晉文公有些猶豫,定不下決心。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晉將先軫從當時的戰略形勢出發,認為必須出兵援宋,因為這關係到晉國爭霸的前途。他向晉文公分析援宋的重要意義:報答宋國在晉文公流亡時所施的恩惠,解救其於危難之中,樹立晉國在諸侯心目中的威信,奠定晉國建立中原霸權的基礎,全部在此一舉。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接著狐偃針對遠道救宋的不利情況想出了攻其必救、調動楚軍北上、從而改變主客形勢的辦法,說“楚始得曹,而新昏(婚)於衛,若伐曹、衛,楚必救之,則宋免矣”。晉文公採納了這個調動敵人、變被動為主動的作戰指導,決心援宋。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正月,晉文公集中兵力於晉、衛邊境,藉口在流亡時曹共公對他無禮,興兵問罪,向衛國借道。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衛成公不允,晉軍於是秘密撤回,繞道從南河(今河南汲縣南黃河渡口)渡過黃河,突然襲佔衛國五鹿(今河南清封西北),以此為前進基地向齊軍靠攏,以威脅不久前佔領了齊榖邑的楚軍側背。這一行動,不僅爭取到了齊昭公與晉文公在斂盂(今河南濮陽南)會盟,而且迫使魯國不敢出兵助楚,保持中立,使晉軍避免了兩面作戰的危險,得以集中兵力進攻曹、衛。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衛成公見齊、晉同盟聲勢浩大,也請求加盟,未得答允,只得向楚告急。衛人起來驅逐了衛成公,晉國不戰而佔領了衛國。這時晉國中軍元帥郤轂病死,晉文公因先軫在戰爭初期的表現確如趙衰所贊“先軫有謀”,遂升他為中軍元帥,指揮全軍。先軫任統帥後,攻破曹都陶丘(今山東定陶南),俘虜了曹共公。晉攻曹、衛,本來的目的是調動楚軍北上,以解宋都之圍。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但楚軍並不受調動。宋再次向晉告急。當時齊、秦雖與晉先後訂立了盟約,表示支援但並未實際出兵,仍意圖觀望。晉文公因之有所顧慮,認為“宋人告急,舍之則絕。告楚不許,我欲戰矣,齊、秦未可,若之何?”先軫認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應採用外交手段,促使齊、秦改變觀望態度。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他向晉文公建議:讓宋國準備送晉的重禮分送秦、齊,請他們出面調解,勸楚撤兵,但仍扣留曹共公不放,並將曹、衛部分土地割送給宋。曹為楚新得盟國,衛與楚又有親戚關係,楚因此必然不肯同意撤兵。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秦、齊國君,既喜宋之財物,又怒楚國之拒絕,自然將與我們合作共同擊楚。晉文公採納了先軫的建議,秦、齊兩國果然均在調解被拒之後出兵助晉,使總的戰略形勢轉化為對晉有利。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楚國的戰線甚長,最北的在齊的榖邑,主力在睢陽,後方較為空虛。齊、晉、秦、宋聯合,如果秦軍由紫荊關進攻申邑,則楚軍將腹背受敵。楚成王深知晉文公之才能,見齊、秦、晉已經結盟,戰略形勢對己極為不利,惟恐秦軍進攻申邑,於是決定撤宋之圍退兵,以避免與晉進行決戰。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他下令包圍宋都的主將子玉撤去宋圍率軍返國,又怕子玉性情剛烈,告誡他說:“無從晉師(不要受晉國的引誘而與之決戰),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險阻艱難,備嘗之矣,民之情偽,盡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豈可廢乎?《軍志》曰‘允當則歸’,又曰‘知難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敵’,此三志者,晉之謂矣。”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同時令申公叔侯撤齊榖城之戍,將該地交還齊國。楚成王自己率軍退至申邑。子玉驕傲自負,企圖打一個勝仗以提高他在國內的威望與地位,不肯退兵,並請求楚王允許他與晉軍決一死戰。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楚成王極為不滿,但並未再次下達必須撤軍的命令,也不肯為子玉多留兵力,僅將西廣(楚王的親隨部隊)、東宮(太子衛隊)和若敖六率(子玉的私屬族兵600人)前往應援。子玉得到援兵後,企圖調動晉軍南下,以便以逸待勞,在有利於自己的戰場上與晉決戰,詐稱願意和解,派使者帶著晉國絕不可能同意的條件前去晉營談判。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要求首先“復衛國而封曹”,然後他們就“釋宋之圍”。晉如同意楚的條件,等於將已吞併的戰果——曹、衛兩國重新吐出,而楚只不過放棄一個根本沒有得到的戰果——宋。何況這樣的政治後果是:曹、衛將更加懼楚而恨晉,宋國也會因晉軍不援和退出土地而不滿於晉。即使從軍事角度看,今後也未必再有秦、齊共同出兵助晉的有利戰機。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所以晉國君臣都不同意接受楚的條件。狐偃提出機不可失、就此進戰的建議。先軫將計就計,以詭對詐,一面針對曹、衛急於復國的心理,秘密允許他們復國,但要求他們與楚斷交;一方面針對子玉驕傲自負的性格,故意扣留前來談判的使臣,激其發怒輕戰,一俟楚撤宋之圍,尋找決戰時,再根據發展的情況,採取對策,相機將其殲滅。

晉楚城濮之戰爆發前夕,晉文公如何力挽狂瀾,扭轉乾坤

晉文公十分讚賞先軫之謀,於是依計施行。一切都按照先軫的估計發展,子玉在接到曹、衛告絕及使臣被扣的訊息後,果然大怒,立即撤宋都之圍,率聯軍北上進攻晉軍。

下一篇筆者帶著你重點分析一下城濮之戰的經過,又將展現出哪些驚心動魄的時刻!

你如何看待晉楚爭霸

評論區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