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古探秘」--"七祖塔"地宮舍利,如今瘞藏於何處?

「尋古探秘」--"七祖塔"地宮舍利,如今瘞藏於何處?

汝州 風穴寺有七祖塔,為方形九級密簷式磚塔,是為供奉唐代貞禪師的舍利所建的塔,建於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貞禪師是西安人,俗姓張,從小學習儒學,後棄儒修佛,住白馬寺,再後來到了汝州開元寺,最後在 風穴寺 結茅而居,在當時影響很大,以至於相國崔日用、吏部尚書李暠等都拜在其門下。貞禪師於開元十三年(725年)示滅於開元精舍,其門人宗本等為其修建了這座九層磚塔供奉。

貞禪師圓寂時,有緱氏縣尉沈興宗為其塔撰寫了塔銘,詳細記錄了相關事宜,塔銘原石雖然不存,但在傳世古籍中對其有所收錄,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汝州郡人任楓編纂的《風穴志略》,為已知的最早記錄。其後成書於嘉慶十年的《金石萃編》卷八十三,及成書於嘉慶十九年的《全唐文》卷三二八,對此塔銘亦有收錄。因此,風穴寺七祖塔安放供奉貞禪師舍利之事,可以說是有明確記載的。

「尋古探秘」--"七祖塔"地宮舍利,如今瘞藏於何處?

本來,高僧舍利建塔安葬後,如果沒有古塔毀壞等原因,應該就這樣一直供奉下去的。但貞禪師舍利卻在後世出現了變化,被從塔裡取了出來。

五代時期, 臨濟宗 四祖匡沼禪師(即延沼)入住風穴寺後,立了一通《風穴七祖千峰白雲禪院記》碑,該碑文由登仕郎、試大理司直、前守臨汝縣令兼殿中侍御史虞希範撰文,碑文記錄了貞禪師舍利的後來軌跡:“開元年,有崔相國、李使君名暠與門人等收舍利數千粒,建塔九層,玄宗諡為七祖塔,見今存焉。大中初(847年),有禪主道源,開拓山門,重光梵剎。十三年(860年)四月一日,塑釋迦像,取捨利安於佛心。”這裡,詳細說明了後人在為貞禪師荼毗後,得到了數千粒舍利,建塔供奉之事。只是虞希範錯把逝於貞禪師之前的崔日用也寫在收舍利之列,這是不應該的。也可能是虞希範覺得崔日用的官位高、影響大,想以此來襯托貞禪師的地位吧。

「尋古探秘」--"七祖塔"地宮舍利,如今瘞藏於何處?

碑文在後面還說:“乾祐二年(949年)夏四月一日,禪師(匡沼)即命僧知表,改塑毗盧佛一尊,左右五事,報夙願也。於古佛心得舍利三千粒,迎於郡城,供養一七日,依舊藏焉。”這裡把舍利說的更明白了,於古佛心得舍利三千粒,這分明就是大中十三年道源在塑釋迦像時從塔裡取出安於佛心的舍利。只是前面籠統說“數千粒”,這裡明確為“三千粒”,估計是此時取出後,進行了詳細的計數。

然而,從此以後,貞禪師舍利就消失在史蹟記錄中,風穴寺有關碑刻文獻,再也沒有有關舍利的記載了。那麼,貞禪師的這三千舍利是什麼時候消失的呢?

「尋古探秘」--"七祖塔"地宮舍利,如今瘞藏於何處?

我們來分析一下,延沼(896—973年)是北宋臨濟宗第一宗匠,因久住汝州風穴寺,後人稱之為風穴延沼。延沼在風穴寺期間,曾經“改易經堂,修創佛殿,川原革故,庭宇鼎新”,使風穴寺面貌煥然一新。延沼逝於973年,當時宋朝已經建立14年,中原地區已經進入太平時期。因此,當時藏舍利的“古佛”即釋迦佛塑像應該會得到很好的保護。延沼之後,他的弟子也一直在風穴寺活動。其後,由於宋代經濟發展良好,風穴寺又處於中原地帶,風穴寺在宋代應該沒有經過什麼戰亂之類影響,也就是說,那尊藏著舍利的釋迦佛像,應該不會被破壞或損壞,舍利也不會有什麼變故。

「尋古探秘」--"七祖塔"地宮舍利,如今瘞藏於何處?

後來,金滅北宋,佔領中原,但金代朝廷普遍信佛,風穴寺在金代還修建了至今仍儲存完好的中佛殿就是證明,因此,這尊釋迦佛像在金代應該也不會遭到損毀破壞。之後,是蒙古滅金,中原曾經經歷過戰爭,由於風穴寺在金元時期資料的缺失,我們無法掌握其時重妝佛像的相關記載。明清時期,明末風穴寺經歷過嚴重匪患,《風穴志略》裡曾寫道:“崇禎癸酉(1633年)以後,燹火頻仍,村落煙斷,寺亦鞠為茂草,蛇盤虎據十餘年無人蹤。”

由此得知,明末風穴寺遭到的匪患幾乎是滅頂之災,如果舍利能儲存到這時,估計也會隨著這次災難而不存。明清時期,寺院曾經多次修復大殿、重妝佛像的記錄,但均沒有提到過安放在佛心的那三千粒舍利。因此,如果說舍利失蹤,最有可能的,一次是蒙古滅金之戰。另一次,就是明末之際,但鑑於明代重修大殿重妝佛像時,已經沒有關於舍利的相關記載,舍利被毀於蒙古滅金是最大的可能了。

「尋古探秘」--"七祖塔"地宮舍利,如今瘞藏於何處?

我們再來梳理一下:唐開元十三年(725年),貞禪師示滅;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宗本等建塔於風穴寺,供奉貞禪師舍利;唐大中十三年(860)四月一日,道源塑釋迦像,取捨利安於佛心;後周乾祐二年(949年)夏四月一日,匡沼命知表改塑毗盧佛,於古佛心得舍利三千粒,迎於郡城,供養七日後仍藏在佛心處。之後,舍利失去蹤影,從此消失……

(王學賓/文 劉佔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