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發現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

陝西發現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

據西安市文物局訊息,2019—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少陵原區域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掘了三座規格巨大、形制特殊、結構完整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出土了土雕建築、壁畫以及彩繪陶俑等,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十六國時期最大的墓葬。

少陵原,是西安市東南方向的一塊黃土沉積臺地,處於滻河以西、潏河以東。海拔高度為470米到630米之間,呈東南—西北走向,東南部狹小,西北部寬大,平面呈楔形。少陵原因漢宣帝葬於此,故又稱杜陵原,宣帝許皇后葬杜陵南,由於其陵較小,稱為小陵,後稱少陵原。近年考古發現的西漢張安世家族墓、唐韓休墓、郭子儀家族墓就位於此原。

陝西發現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

該座十六國墓葬坐北朝南,形制為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兩個過洞、兩個天井、四個壁龕、甬道、前室、東側室、後室組成。總平面呈甲字形。總長80。74米,深11。86米。墓道位於墓室南端,平面呈長方形,開口總長68米,南寬5。1、北寬6。2米。墓道東、西、北各置三層生土臺階。該墓第一天井下東西兩壁各置壁龕,均為土洞結構,未被盜擾,儲存完好。第二天井下亦設東西兩壁龕,惜被盜擾,封門為磚封門。墓室由前室、東側室、後室組成。前室土洞結構,平面呈近方形,頂部及四壁上端已垮塌。地面有紅燒土。東側室平面呈長方形,後室為土洞結構,與前室有甬道相連。後室東西兩側置南北向棺床兩座,東棺床西邊緣有半閉合的磚砌圍屏,南北兩側見墨繪壼門。西棺床緊靠墓壁,南、東、北三面亦有墨繪壼門圖樣。

陝西發現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

該墓葬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其墓道上方有三處土雕建築模型。三座土雕建築均面朝南。體量由南至北逐漸變大、變寬,高度逐漸升高。第一土雕建築呈三層樓閣狀,由上至下呈階梯狀排布,中間紅色板門緊閉,兩側雕出長方形窗欞。第二洞頂土雕建築,呈單層房屋狀,面闊三間,正脊東西向,西側可見鴟尾殘跡。第三土雕建築,呈單層房屋狀,屋頂部分被現代水渠破壞已不存,僅見門框和左右兩側對稱的窗欞。其中,第一天井下的兩處壁龕儲存完好,共計出土文物198件,包括有陶罐、陶井、碓房、陶倉、牛車、虎子、陶雞、陶狗、陶羊、武士俑、鼓吹依仗俑、武士俑、陶馬等。其中陶倉、牛車中含有大量的可觀察到的植物遺存。

陝西發現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

本次發掘的大墓是繼2019年兩座焦村十六國大墓發掘後,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又一次發現的十六國大墓。出土的武士俑、甲騎具裝俑、鼓吹依仗俑、陶牛車、九盤連枝燈等皆具十六國時期的特色。這幾座墓葬規模巨大、形制特殊、結構較為完整,又出土土雕建築模型、巨幅壁畫且皆為兩室以上的大墓,應是十六國時期高等級的墓葬。

陝西發現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 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

十六國時期是在北魏統一北方之前、漢唐之際,重要的民族大融合時期。該批墓葬的發現為進一步探索西安地區北朝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分佈、形制結構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研究這一歷史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是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原標題《陝西西安少陵原發現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十六國時期高等級墓葬》。編輯王一川)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