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進入正文之前,先來個腦筋急轉彎:李白姓啥?腦子裡蹦出“李”字來的,仔細看下圖。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玉階怨唐李白

對,李白姓唐,課本上也是這麼寫的:唐李白。

好了,進入正題。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詩不離口酒不離手的“詩仙”李白

李白,被人稱作“詩仙”,本身是浪漫主義詩人,又生活在“富有浪漫色彩”的唐代,可謂極致中的極致。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古人

中國古代詩人很多,戰國的屈原,三國的曹氏父子,初唐的陳子昂、盧照鄰,盛唐的李白、杜甫,晚唐的李商隱、杜牧,宋代的蘇軾、黃庭堅……這個名單列下去會很長很長。但唐代是公認的中國詩歌中成就最高的一個時代,盛唐又是唐代的高峰,可以說,李白就是站在高山之巔最巔峰的那個詩人。

這種評價足以說明他的文學水準。詩寫得好,文采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李白一生幾乎與仕途無緣,這一點讓很多人不理解。按說以他的文采參加科舉考試,不說狀元,進士不是個很大的問題吧?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就非常欣賞李白的才華,賀知章跟李白一樣,從小就作詩,而且質量很高,都是以詩文知名。賀知章比李白大42歲,妥妥的前輩,而且賀知章是武則天正聖元年乙未科狀元,要地位有地位,要名聲有名聲,這樣一位賢達的讚揚含金量不是一般的高。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正聖元年乙未科狀元賀知章

賀知章讚揚李白不是我們理解中的“小夥子,不錯啊!”這種恭維的場面話,而是在看了他的《蜀道難》和《烏棲曲》兩首詩之後,被李白的才華所折服,開口就是: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他稱李白為謫仙人,愛慕之情溢於言表。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科舉一榜三甲

那李白為什麼沒有像賀知章那樣透過科舉走出自己仕途的康莊大道呢?

有人說因為不屑,中國古代確實有一些清高而不願入仕的隱士,但基本都是先入世後遁世,正是入世期間積攢的聲譽最終成就了他們遁世後瀟灑的神情。倘若一開始就籍籍無名,怎麼會流傳到後世呢?

縱觀李白的一生,34歲之前都在遊歷結交,結合他“安社稷,濟蒼生”的理想和“事君榮親”的觀念,他應該是有著強烈的入世為官的思想。因此“為人清高,不屑入仕”的說法並不足信。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隋唐科舉大事記

唐代是中國古代政治體系的轉折點,貴族政治逐漸向官僚政治轉變。科舉制已經開啟,但並不像宋元明清時代那樣廣泛。先秦時期的“父子相傳和兄終弟及”是鐵飯碗;秦漢魏晉時期的“舉孝廉”都是貴族間相互推薦,本質上都是貴族政治。到了隋唐始開科舉,至於到底是隋朝還是唐朝開創的科舉制度有爭議,但隋唐本質上都是關隴貴族統治,只不過換了個姓,其他基本都沒變。在李白所處的盛唐,入仕的途徑大致就兩條:要麼科舉,要麼推舉。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李白仗劍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古代科舉政審

科舉之路跟現在考公務員有些相似,比如要過政審。李白年輕時據傳曾鬥雞殺人,總之應該是犯過事,李白的父親生平也很模糊,很多學者傾向於“獲罪”說,這種情況過政審應該是存在困難。所以,34歲之前的李白之所以到處遊歷,除了要歷練學識,廣泛結交也是重要的目的之一。看他一路上都結交了些什麼人,看李白的遊歷歷程,能激發很多年輕人出遊的熱情。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李白遊歷路線圖

開元十二年(724年),二十四歲的李白離開故鄉而踏上征途。他先去了成都、峨眉山,隨後又乘舟東下渝州,也就是今天的重慶。

開元十四年(726年),二十六歲的李白春往揚州,冬遊汝州,途經陳州結識了李邕和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大一旬,早年有志入仕,40歲時,遊長安,應進士舉不第,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選擇修道歸隱。孟浩然仕途雖然困頓,但文采很高光:“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李邕是“”少年成名,博學多才“,是唐代書法家,而且是北海太守,屬於達官貴人。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沒有貴人的漫漫科舉之路

開元十五年(727年),朝廷頒佈了詔令:“民間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薦”,那一年王昌齡進士及第;李白呢?他沒有去考科舉,而是忙著結婚,他的妻子是曾經的宰相許圉師的孫女。他是如何結識了前宰相的孫女我們不得而知,總之二十七歲的李白又朝著達官貴人的圈子又邁進了一步。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有了前面的鋪墊,李白能有機會給皇帝獻賦了,他在東都洛陽作了一篇《明堂賦》獻給了玄宗,既盛讚明堂之宏大壯麗,寫盡開元盛世的雄偉氣象,又把自己滿腔的政治抱負展現給皇帝,滿心期望,卻石沉大海。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不甘心的李白趁玄宗狩獵,乘機獻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在賦中他誇耀唐遠勝漢,他得知玄宗崇尚道教,特意在結尾宣講道教的玄理。再一次滿心期望,又一回卻石沉大海。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李白的貴人玉真公主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李白的貴人仕途平順的賀知章

這一年,李白結識了他命運中的兩個貴人:唐玄宗的同母妹玉真公主和時任工部侍郎的工部侍郎。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唐玄宗和楊玉環

有了這兩人的引薦,李白於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見到了唐玄宗。可見,光有才華是不行的,得有人引薦才行!李白進宮的場面很讓人期待,“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這些待遇都讓李白一下子覺得自己是遇到明君了,接下來就要宏圖大展了。

玄宗對於李白的這份讚賞形式遠大於內容,僅僅恩賜了一個供奉翰林的閒散官職。這是一個什麼官呢?皇帝宴請和郊遊,李白侍從左右,賦詩紀實,詩文娛樂。就是這樣一個沒有實權的職位,還遭受嫉妒,最終落得個“賜金放還”的下場。

才華橫溢科舉無門,薦舉入仕難展宏圖,詩仙李白的困頓一生

詩仙李白

至此,李白的入仕宣告終結,以後的流浪遊歷或道或仙,只是再與仕途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