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謀杜斷"之杜如晦,只當了兩年宰相的他為何有如此高的評價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房謀杜斷”這個詞語,這四個字讚美的是兩個人,也就是輔佐著唐太宗李世民實現了“貞觀之治”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這對組合,還有一句關於他們的話被廣泛流傳,也就是“前有房杜,後有姚宋”,這句話主要說的是大家比較公認的唐朝的四位有名的宰相,陪著唐太宗李世民一路打下天下的房玄齡、杜如晦以及之後的姚崇、宋璟。

"房謀杜斷"之杜如晦,只當了兩年宰相的他為何有如此高的評價

在貞觀二年的時候,杜如晦被任命為檢校侍中兼吏部尚書,從此就正式的進入了宰相班子的行列。一年過去後,也就是貞觀三年那年,杜如晦被升為尚書省右僕射,成為了朝廷次席宰相,權力地位只比左僕射房玄齡稍差一籌。

"房謀杜斷"之杜如晦,只當了兩年宰相的他為何有如此高的評價

但是到了貞觀四年的時候,杜如晦就因為患病而去世了,這時候的他只有四十六歲。另一方面,證明了杜如晦擔任宰相這個職位的時間,最多也不到兩年。那麼杜如晦到底有什麼功績,在唐朝的歷史上,使得他憑藉著只擔任不到兩年時間的宰相,就被大多數人認可為第一等的名相。

"房謀杜斷"之杜如晦,只當了兩年宰相的他為何有如此高的評價

簡單來說,“貞觀之治”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將一個已經完整的政治制度建立成功了,透過一系列的正確的改革,解決了唐初出現的許多問題,也為唐朝以後的繁榮盛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杜如晦當宰相的時候,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政治改革的力度最大的時候。

"房謀杜斷"之杜如晦,只當了兩年宰相的他為何有如此高的評價

換句話說,杜如晦擔任宰相的時候,在改革機構以及精簡官吏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更別說在軍隊管理、官員考核評估和選拔以及中央決策程式等核心的改革了,杜如晦起的完全是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整個貞觀時代能夠名留青史,是離不開杜如晦這幾年的貢獻的。

"房謀杜斷"之杜如晦,只當了兩年宰相的他為何有如此高的評價

總體而言,儘管杜如晦僅僅當了很短一段時間的宰相,但他的政治遺產卻使大唐受益數百年。所以後世人才認為,在唐代的歷史上,除了和杜如晦一個時代的房玄齡以外,也就開元時期的姚崇以及宋璟有資格和杜如晦相比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