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芝麻官的父親,培養出一位朝廷的宰相

一個芝麻官的父親,培養出一位朝廷的宰相,這裡說的是王安石父親的故事。

一個芝麻官的父親,培養出一位朝廷的宰相

身世悠悠何足問

贛江,江西省一條美麗富饒的江。贛江下游,有一座市鎮叫做臨江鎮。北宋時已是水陸交通發達,物產豐富,是江西商賈雲集重鎮。

北宋名相王安石和他的父親王益就生活在這裡,祖先沒有出過什麼大人物,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地主家庭。

為縣官排憂解難

王益,王安石的父親,22歲那一年,被派往福建省建安縣(建甌縣)任副縣官,九品芝麻官。剛剛上任,衙門上下都沒人看得起他。

一天,縣官在衙門的花園裡遇見了王益,說,最近府裡在催著向國庫上交租稅,可是縣裡就是無法完成任務,昨天又被府裡的領導狠狠地批評了,幾天來都無心上堂理政了。

王益聽了,很是詫異,心想,建安縣是遠近聞名的富饒之地,竟然國庫租稅無法上交,簡直就是不可思議呀!

縣官訴苦:我們縣裡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根本就沒有田地,只是靠著租用地主的土地耕種,每年上交了地主的租稅後,所剩無幾。而那些大地主家後臺硬,他們就是不交糧稅我們還真沒辦法啊!

王益越聽越不是滋味,其實他在建安縣上任途中早有聽聞,沒料想竟有如此糟糕。

畢竟是年輕氣盛,王益竟然主動請纓,向縣官表態,“此事包在我身上,一定完成任務”。

當即,王益開始展開調查,發現正如縣官所言:當地那些有錢有勢的地主歷年都不上交租稅,衙門卻強逼著窮苦的老百姓交。

據衙門上的小吏反映,當地的“望族”土豪,家纏萬貫,他們仗著兒子在府裡當差,氣焰囂張,有的還放出狠話:

叫我交租稅,恐怕大宋王朝還沒這個規矩。你們縣大爺的烏紗帽還捏在我兒子的手裡呢!實話實說,錢、糧有的是,就是不想交給你們。

解決問題就先分享問題,王益心想,這樣的情況好解決,“擒賊先擒王”,先拿下望族土豪,一切即可解決。王益一不做二不休,先吩咐衙役們拿下老土豪,上鐵鏈,戴木枷,拉到衙門,不聞不問,先打大板,往“死”裡打。結果老土豪扛不住,當即表態,我有錢有糧,我交稅,我要交稅……

此事一傳開,土豪惡霸們慌亂了手腳,乖乖地都交齊了稅租。王益漂亮地給縣官完成了任務,這樣的手段,在當時還是奏效的。縣官對王益的工作更是另眼相待,當初看不起王益的都暗暗佩服。

仕途上被排擠

後來,王益調到江西臨江軍任職,頂頭上司是個欺軟怕硬的貪官,平日裡夥同當地的大土豪、貪官汙吏盡幹不法的勾當。

有一年,當地發生洪澇災害,稻米顆粒無收,災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是,官吏們為了討好賑災的大官,大肆揮霍民財,鋪張浪費,甚至為了一條不符合他們的魚而不惜動用數十名民工再去捕撈。王益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忍無可忍。於是,便把實況傳達給賑災的長官,結果賓主不歡而散。從此,王益成了貪官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合夥起來,買通了路(省級的)裡的長官,結果王益被排擠了。

可是王益不管上級、同僚怎樣的排擠,打擊,還是改不了嫉惡如仇的性子。

一個芝麻官的父親,培養出一位朝廷的宰相

37歲時,升了官,來到了韶關

王益37歲那一年,來到了廣東韶州(今為韶關市)當州官。韶關當時下管六個縣,韶關下屬的一個縣,翁源縣,這裡有茂密的深林,山野里老虎成群結隊,常常跑到村裡吃牲畜,傷人無數,威脅到了群眾。

王益為了保護當地老百姓的正常生產、生活,下令組織獵人進山大虎。有位縣官為了討好王益,把獵人們打死的五隻老虎砍下頭顱,裝在大車拉到州里,附上一篇文章,上面寫著:

聽聞王大人來次州府,上蒼甚是感動,感於王大人廉潔奉公、一心為民……,此處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細民知書達理,一派風和景明。近日大人下令捕虎,五虎畏大人之威嚴,自行了斷,此乃天意,只因王大人之品德高尚,感動上蒼……

新來乍到,竟有如此荒唐事,王益大怒,扯碎了荒唐透頂的文章,把縣官派來人全趕跑了。

一個芝麻官的父親,培養出一位朝廷的宰相

身患重病,寄語兒子,發奮讀書,為國效力

王益46歲那一年,身患重病,把王安仁、王安石、王安國叫到榻下,教育三個兒子,要發奮讀書,他日若可入仕,謹記為父“兩袖清風,為民做主”之遺願。王益說:“父親一生清貧,沒有什麼積蓄,唯一給你們的是我一生收集的書籍,希望你們好好讀書,他日報效國家,下孝老母,我便可瞑目了”。

“安石啊,你雖然是次子,但你的哥哥安仁,生性懦弱,你的弟弟安國年齡尚幼,將來全家的重擔就全部落在你的肩上了”。

王益是一位好父親,王安石也沒有辜負父親的重託,發奮讀書,才華橫溢,後來假如沒有皇帝為了壓一壓他的銳氣,其實他就是當年的狀元。即便如此,王安石也繼承了父親不驕不躁的作風,全力以赴,為國效力。這和王益當年的教導是分不開的。

而王益一生,做的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地方官,沒有深厚的政治背景,沒有顯赫的社會地位。假如沒有王安石的變法和大宋宰相的身份,或許沒有人去留意一位平凡的大宋小官。

值得肯定的是,王益和千千萬萬計程車大夫們一樣,有著“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優良傳統。

“以天下為己任”、“為民請命”便是王益一生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