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匈奴是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興起的一個北方遊牧部落,融合了林胡部落和樓煩部落等遊牧部落。因為此時的中原進入了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階段,所以匈奴得以安穩發展。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匈奴的第一次崛起

戰國末期,匈奴見中原七國都在忙著爭霸,再加上此時的匈奴已經開始壯大,便自信心膨脹。匈奴首領看上了鄰居趙國,派軍經常滋擾趙國邊境。後來,趙國名將李牧在雁門關用計殲滅10萬餘匈奴騎兵,打的匈奴數十年不敢南下。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匈奴再度崛起

秦始皇忙著吞併六國的時候,匈奴再次崛起,並誕生了第一位單于“頭曼”。

《漢書·匈奴傳》記載:單于姓攣鞮氏,匈奴人稱之為“撐犁孤塗單于”。翻譯過來就是天宇之下的偉大首領,即為“天之子”,好傢伙,喻意為天子,比肩秦始皇。

當時秦始皇剛完成大一統的局面,邊境防禦一時疏忽,頭曼單于率領匈奴大軍趁機佔領河套平原(今內蒙古西部和寧夏)。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秦朝對匈奴的反擊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遣蒙恬率領30萬秦軍進攻河套平原,打得匈奴節節敗退,把匈奴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

此戰之後,秦朝收復河南地,屯兵上郡,為了防止匈奴捲土重來,蒙恬把原來的燕國長城、趙國長城同秦國長城連線一起,修築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至此,秦軍對匈奴的戰爭結束,匈奴也被打的“一夜回到解放前”,還要面臨月氏和東胡的侵擾,畢竟這兩個部落也想征服匈奴。

總結一下,秦朝如此戰勝匈奴的原因:

1、當時的匈奴實力真的還不夠強大。

2、匈奴還沒有徹底統一北方部落,自身還有月氏和東胡的威脅。

3、什麼時候軍隊最強,無疑是經過戰爭洗禮的軍隊,此時秦剛剛滅六國,軍隊還保持著上陣殺敵的氛圍,所以戰鬥力還很強勁。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冒頓單于繼位,匈奴進入巔峰發展時期

公元前209年,頭曼被兒子冒頓所殺,冒頓自立為單于。冒頓繼位後,學習秦朝的軍隊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軍事改革,冒頓初期,匈奴作戰騎兵規模已達30萬餘,於是冒頓開始對外開拓疆土。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首先向東進攻老冤家東胡,打的東胡龜縮在烏桓山地帶;向北擊敗了丁零部落,疆土拓展到貝加爾湖;向西趕走了老鄰居月氏,迫使西域眾多部落和王國俯首稱臣;向南征服了白羊河南王,再次佔領了河套地區。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此時,匈奴已經到頂鼎盛階段,而漢朝呢,剛剛經歷了楚漢之爭,百廢待興,很難和匈奴一決雌雄。再加上在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率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率領32萬大軍鎮壓韓王信叛亂,同時也是出兵匈奴。

結果證明劉邦的軍事能力確實不咋滴,被匈奴大軍圍困在白登山七天,最後採用陳平的謀略才得以脫困。白登之圍後,西漢和匈奴整整67年沒有大規模的戰爭,雙方都修生養息,默默發展國力以備未來發生的戰爭。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那麼,同樣對戰匈奴的漢軍為什麼是艱難取勝呢?

1、作戰計劃不周全

公元前133年,西漢在馬邑策劃對匈奴進行一場誘敵殲滅戰。可誰曾想到,訊息走漏未能完成伏擊,從此拉開了漢匈全面開戰。匈奴經過了李牧、蒙恬等人的失敗教訓後,也逐漸學習戰爭謀略,而漢武帝派遣王恢為指揮官,王恢沒有部署完整的作戰計劃,沒有戰爭經驗,所以註定失敗。

2、分不清匈奴的主力軍在哪

馬邑之謀後,漢武帝派衛青、李廣、公孫賀、公孫敖四路出擊匈奴,此戰效果不怎麼好,除卻衛青龍城勝利,其餘三路大軍紛紛失敗,就像漢武帝在碰運氣,看看他們誰能碰到匈奴的主力軍。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3、找準目標,全力對抗匈奴

公元前127年,漢武帝終於摸清匈奴的主力軍,派衛青、李息兩人領軍進攻河南地的匈奴大本營。此戰算是西漢對戰匈奴第一場勝利的戰爭,隨後幾年漢武帝繼續進攻匈奴,河西之戰剔除了匈奴在西域各國的影響力。

4、漠北之戰後,西漢國庫空虛。

公元前119年,大將軍衛青率和驃騎將軍霍去病運用正面進攻左右包抄策略進攻匈奴主力軍,霍去病部大獲全勝,但匈奴部分主力軍遁逃。漠北之戰後,匈奴再次受重創,但西漢國庫空虛,支撐不了再次出兵匈奴。

秦軍很容易戰勝匈奴,而漢軍則不行,是秦軍太兇猛還是漢軍太弱

冠軍侯霍去病英年早逝,漢武帝起用李廣利,幾次出擊皆以失敗告終。漢武帝也放棄了,有生之年沒能完成消滅匈奴的壯舉。

所以,同樣的對戰匈奴,秦朝時期的匈奴遠遠沒有漢朝時這麼強大,還有就是漢軍部署失當,讓匈奴把戰線拉長,漢軍很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