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皇帝幾十年都不上朝,是怠政嗎,他不怕大明發生混亂嗎?

隆慶皇帝死後,大明的皇帝就是明神宗萬曆帝,關於萬曆帝,我們熟知的就是他幾十年不肯上朝的壯舉,雖說他的爺爺嘉靖帝已經開創了這一先河,但是幾十年不上朝的皇帝還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大家都知道國家大事一般是在朝廷上解決的,萬曆皇帝如此,難道就不怕國家陷入混亂,就不怕大明垮掉嗎?其實,這只是大家不願意拿現代的行政機構的行政模式和古代行政機構的模式套用一下罷了,我們國家的兩會每年也才開幾次。

萬曆皇帝幾十年都不上朝,是怠政嗎,他不怕大明發生混亂嗎?

皇帝在古代的看法中就是天,讓皇帝直接管理國家,主觀性很強,會導致國家產生一定的僵硬化,不利於國家的管理,因為不是每個皇帝都是朱元璋。上朝未必都是好事,大明的貪官腐敗是很多的,雖然程度不大,明太祖也嚴打,可惜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如果有人在朝廷上當面指出哪個官員貪腐的話,那麼這個舉報的人一定會死,而且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這個時候皇帝就要適當的迴避,不然很容易讓國家產生權力的真空期,使得不懷好意的人控制整個朝政。

萬曆皇帝幾十年都不上朝,是怠政嗎,他不怕大明發生混亂嗎?

上朝畢竟比較正式,很多大臣不敢妄言,即使皇帝就在。所以,國家大事的處理,還是要在幕後進行。不是說每個上朝的皇帝都是演員,但是至少萬曆是。萬曆十歲登基,在太后和張居正的管教下,他肯定會每天都上朝處理政事,然而這是他處理的嗎?十歲的孩童,知道什麼呢?真正處理政事的,還是幕後的太后和張居正兩個人,不然也不會說張居正在萬曆朝前期一手遮天了。後來的滿清,也是一個道理,溥儀三歲登基,他上朝能幹什麼?順治六歲登基,他上朝又能幹什麼?可以說有他們不多沒他們不少,真正處理國家大事的還真的就不是他們。

萬曆皇帝幾十年都不上朝,是怠政嗎,他不怕大明發生混亂嗎?

皇帝小時候,有輔政的大臣或是攝政的太后和親王,這個時候國家進行的可以說有聲有色井井有條,朱元璋使得皇權空前膨脹,道理也就是手底下的大臣們實權不足,好在朱棣建立了內閣,能夠代替皇帝處理一些政事。

萬曆皇帝幾十年都不上朝,是怠政嗎,他不怕大明發生混亂嗎?

萬曆皇帝小的時候有內閣首輔張居正,他長大了之後內閣一樣有首輔,不過這個首輔和張居正不一樣,張居正是帝師,是萬曆忌憚的權臣,後來的首輔不過是萬曆手下的打工的,萬曆很輕易就可以控住他。

萬曆皇帝幾十年都不上朝,是怠政嗎,他不怕大明發生混亂嗎?

因為權力在幕後實行的比較迅速,所以這些大臣們也就比較喜歡在幕後單獨面見皇帝,萬曆雖然幾十年不上朝,但是他怎麼可能不管事?不管事的話大明早就不姓朱了,放權給大臣們讓他們自己去處理反而比皇帝天天上朝處理要更加靈活,大明朝有四個好時代,第一是“洪武之治”,第二是“永樂盛世”,第三是“仁宣之治”,第四就是“萬曆之治”了,萬曆年間,大明帝國還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百廢待興,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即將傾斜的帝國大廈該有的樣子。

萬曆皇帝幾十年都不上朝,是怠政嗎,他不怕大明發生混亂嗎?

對於大明時期的賦稅問題,萬曆皇帝其實也是知道的,他也指出來過,《明神宗實錄》裡面有提到:“神宗指出,錢糧拖欠,都是地方的鄉紳們欺負人民,導致國家國庫虧損。”這種話在朝廷上不好說的,因為官員們喜歡的就是闡述大道理,這種事交給首輔來就在合適不過了,崇禎皇帝最後眾叛親離,也就是因為他上朝的時候和大臣們關係不好。萬曆不上朝,可不是怠政,而是權力的一種運用。

參考資料:《明神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