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飲食文化:魯菜名饌(三)

德州扒雞

“德州扒雞”原名“德州五香脫骨扒雞”,是山東德州的傳統風味菜餚。德州扒雞源於明代,盛於清末民初,距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著名歷史文學家二月河曾在《乾隆皇帝·風華初露》第一回篇首就描述了德州扒雞在社會民俗中的影響:

“德州扒雞馳名天下,不但山東,就是保定、河南達官貴人請客宴席,也常用驛道快馬傳送,每年秋季還要進貢皇宮御用一千隻。雞好吃全憑一鍋湯,那鍋老湯都是十幾代傳下來的,做雞續水從不停火。做雞人家分家,不重浮財,就看重那鍋滷湯。”

明末清初,大運河漕運繁忙,德州成為京都通達九省的御路,商賈雲集,賈、徐、張三家的燒雞味香形美,流傳於世。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在德州城西門外大街有一個叫賈健才的掌櫃,有一天因有急事外出,便囑咐店夥計王小二壓火,哪知掌櫃前腳走,後腳王小二就在灶前睡著了。等賈掌櫃回來一看,鍋裡的雞已煮過火了,只好把雞撈出來,沒想到把雞拿到門市上一擺,香味四溢,引來不少過路的行人,放到嘴裡嚐嚐,不僅肉爛味香,就連骨頭一嚼也是又酥又香!很快,一鍋雞便賣完了,事後賈掌櫃一琢磨,這個辦法行,就把原來的製作工藝做了改進,即先武(大火煮),後文(小火燜),延長時間,就形成了現在的扒雞(“扒”是一種工藝,在烹飪中即為用文火燜的工藝)。賈家雞有了名氣,便用荷葉包起兩隻剛出鍋的雞,到馬家請馬秀才給起個好名,馬秀才嚐了嚐雞,問了問做法,邊品邊吟,順口哼出:“熱中一抖骨肉分,異香撲鼻競襲人,惹得老夫伸五指,入口齒馨長留津。”吟罷,脫口而出:“好一個五香脫骨扒雞呀!”“五香”中五為全數五香合味之意,其實做雞用的中藥材有20多味。賈健才於第二年(1693年)把扒雞提到元宵燈會上去賣,銷路大開,名聲大振。

康熙南巡期間,有一次住在了德州田雯家。田雯就派專人上街買來了剛出鍋的熱扒雞,端上餐桌,康熙自然十分高興,等放到嘴裡一嚼,那真是香滿口,味滿屋,更增加了食慾,就在老師家隨意地大吃大喝起來,邊吃邊吟,曰:“真乃神州一奇也。”龍顏大悅,即命文房四寶伺候,乘興御筆親書匾額《寒綠堂》賜予田雯書屋。後來,在呂家街就有了“寒綠衚衕”。三百年後,居京的愛新覺羅家族、宣統皇帝之弟溥傑先生在為德州雞題詞時就有了“神州一奇”的讚譽。

中華飲食文化:魯菜名饌(三)

罈子肉

罈子肉是濟南名菜,始於清代。據傳首先創制該菜的是濟南鳳集樓飯店。大約在一百多年前,該店廚師用豬肋條肉加調味和香料,放入瓷壇中慢火煨煮而成,色澤紅潤、湯濃肉爛、肥而不膩、口味清香,人們食後感到非常適口,該菜由此著名。因肉用瓷壇燉成,故名“罈子肉”,山東地區使用瓷壇制肉在清代就很盛行。清代袁枚所著《隨園食單》中就有“瓷壇裝肉,放礱糠中慢煨,方法與前同(指乾鍋蒸肉),總須封口”的記載。

20世紀30年代,濟南鳳集樓飯店關閉後,該店廚師轉到文升園飯店繼續製售此菜並流傳開來,是濟南著名的一款傳統名菜。

當年,賣罈子肉最有名的是後宰門街的同元樓飯莊,它用的是一種黑釉小罈子,是飯店專門定燒的,以木炭微火煨之。

現在館子裡有時也能吃到罈子肉,但已不是用罈子“煨”,而是用大鐵鍋燉上一鍋肉,分裝在一個個比拳頭大點兒的小壇裡,實際上已經缺少了從前的風味。

黃燜濰河甲魚

濰坊的“黃燜濰河甲魚”頗具古代飲食風格。據《濰縣誌》、《安丘縣誌》記載,濰坊所產之甲魚自古負有盛名。

相傳漢初大將韓信曾與楚國大將龍且戰於濰河之濱,當地人出於對韓信的敬重,曾獻濰河甲魚於韓信帳前。韓信感激不盡,命廚師烹而食之,次日擺鼓激戰,大敗龍且。

又據傳,此菜系濰坊人民為感激鄭板橋在濰坊任知縣而創制的。鄭板橋在濰縣任職十年之久,為官清正廉明,一心為民。由於操勞過度,身體虛弱,當地百姓得知後十分擔心。有一年鄭板橋壽日,濰縣人民到河中捕了許多甲魚,送至知縣家為他祝壽。鄭板橋見狀,深受感動,於是命家廚把甲魚全部做成了甲魚湯,與民共享美味佳餚。操廚者本是一技術頗高之人,於是就仿效古代做法,烹製成了一道獨具古代風味的甲魚湯。

此魚實際上是“甲魚湯”,與“黃燜”之法相去甚遠,當地人習慣如此稱謂。此菜以原湯原汁、鮮爽、味醇正見長,尤其對老年人補身健體有益。

未完待續……